菜油期货高位振荡,言顶尚早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8-03-07
     最近,受原油顽强破百、美元指数不断低走以及春节前后我国南方的雪灾对油菜造成的严重损害等利多消息刺激,春节后国内外食用植物油期、现货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国内菜油、豆油和棕榈油期货最高涨幅均超过30%,上涨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但过快的上涨不免使投资者产生了恐高情绪,即便是一点利空传言也轻而易举地成了摧毁了多头的利剑。本周二、周三、周四连续三天,郑州菜油期货在内外盘植物油期货的下跌影响下,大幅回调,最低下跌近2000点。于是部分盲目追涨的投资者转而杀跌,试图抓住所谓的大顶。但笔者认为,目前菜油的基本面形势仍然利多,并不支持盘面走熊,高位振荡整理后继续上扬潜力仍在。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引起这一波恐慌性下跌的利空传言。据传,为在两会召开期间平抑暴涨的国内食用油价格,国家有关部门指示油厂、现货商应及时销售现有植物油库存,市场投放量可能在60万吨左右,大约是市场一个星期的用量。这令投资者预测政府可能会出台更严厉的针对食用油市场的调控措施,从而对过高的油价产生担心。笔者认为,从政府立场讲,其当然希望植物油价格下跌,以便使降低CPI的目标早日实现,但目前的食用油市场走势不是政府所能左右的。过高的对外依存度使得政府在食用油的调控上影响力偏小,相对较低的食用油储备数量使得政府继续大量抛售食用油的能力不足。人为因素也许会影响一时的市场走势,但对于市场中长期趋势作用不大。

    那么,决定国内外植物油市场的主要因素变化了吗?至少目前看,仍然没有。

    首先,能源生物化愈演愈烈,食用植物油工业需求迅猛增加。较高的植物油价格,偏低的燃油价格使得目前在国内用植物油制作生物柴油可能性不大,但在欧盟和美国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政府的免税等优惠政策鼓励下,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欧盟的生物柴油产量增长了10倍以上,而美国的新能源法案以立法鼓励能源生物化。当然,原油站稳百元关口以上,更使得豆油、菜油制作生物柴油有利可图。棕榈油的主产地——马来西亚和印尼,也在积极开展棕榈油制作生物柴油。食用植物油的工业需求的迅猛增长,将使得世界传统的植物油供需发生根本性、长远性变化。在供应没有大幅增加前,在价格没有涨到足够抑制植物油的工业消费前,我们似乎不能指望国际食用植物油供大于求,甚至供需平衡。

    其次,植物油进口国需求增加速度快、持续时间长。最突出的就是世界上两个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发展,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对油脂、肉类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目前我国的年人均食用油消费量在16公斤左右。这一数字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后期增幅潜力巨大,而且我国人口基数大,平均值的增加会带来更大的消费需求。当然,另一个潜在的消费大国印度也有可能在将来同中国抢夺稀缺的食用植物油资源。

    再次,生产的不确定性使供应不会“刚性”增加。同需求增加的“不可逆转性”相比,植物油生产的增加却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土地是有限的,其他农作物价格的上涨使得同豆类等油类作物的争地战旷日持久,豆类等播种面积存在不确定性。当然还有天气,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极端天气频发,脆弱的农业生产会受到较大影响。

    最后,菜油可能逐渐走出独立走势。近几年来,我国油菜籽播种面积逐年下降,产量不断降低,随着大豆、豆油、棕榈油进口量的不断增加,菜籽油的市场占有份额逐年减少。物以稀为贵,虽然豆油和棕榈油在消费上能够替代菜油,但由于长期存在的消费习惯,部分地区消费者还是宁愿食用价格偏高的菜油。所以我们看到目前现货市场上同级别菜油高于豆油的情况。随着菜油的进一步小品种化,菜油走出独立走势的那天不会遥远。从这个角度来看,菜油期货具有比其他油脂更高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