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棉花生产和市场情况报告概要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1-04
    中棉所和全国优质棉基地科技服务项目组专家9月至10月上旬对湘、鄂、皖、苏、冀、鲁、豫和新疆进行了现场调查,走访了定点样本县市50多个,访问了100多位棉农,几十家棉种繁殖基地与收购企业,发布2004年全国棉花生产和当前市场情况报告,以下是报告主要内容:

    

    一. 总产增加,低于预期,资源短缺有所缓和

    

    一是棉花播种面积扩大,今年面积达到8626.0万亩(中棉所修正数),比去年增961万亩,增幅12.5%。

    

    二是棉花生产开局良好,今年前中期呈早发丰产的势头强劲,中后期单产提高的势头被严重削减,单产低于预期,为68.8千克/亩,低于前3年平均71.8千克/亩的水平,比2003年63.4千克/亩增5.4千克/亩,增幅8.5%。

    

    三是总产增加,今年总产达到593.8万吨,比2003年486.0万吨增107.8万吨,增幅22.2%,但低于早期630万吨的期望水平。

    

    四是棉花早熟性好,纤维色泽洁白,霜前优质棉比例增加10个百分点。

    

    据项目组全程监测,今年棉花总体形势好于去年,差于常年,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 2004年年均为119,比2003年增19%,而2003的CCGI年均为84,比2002年减26%。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棉花总产增加,早熟性好,这将大大缓解棉花资源的短缺,满足“高等级”棉的需要,并对纺织品后配额时代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 “卖棉难”、“打白条”和“棉贱伤农”的风险显现

    

    今年新棉市场很冷淡,收购起点时间推后,收购量极为有限,个别主要产区10月中旬才开秤,交售零散,历史罕见,全国收购热潮迟迟不能到来,籽棉收购量占总量不足20%,交售数量不足常年的1/5。

    

    1. 当前棉价低于国际1200-1400元/吨,一些产区已经出现“打白条”现象

    

    今年新棉收购的起点价低,短时走高,10月中旬以来继续走低,当前价格价低于国际价1200-1400元/吨,长江中游一些产区已经出现了“打白条”现象。8月下旬至9月初,开秤价2.2-2.3元/斤,同比2003年回落18%-20%上下;9月中旬价格走高,达到2.5-2.6元/斤,山东市场达到2.7-2.8元/斤;10月中旬再次走低,当前收购价回落到2.2-2.3元/斤。实际收购价与棉农期望价2.7-2.8元/斤的差距越来越大,交售与收购都在观望。

    

    2.棉花价格下降,而粮食和肥料价格却在上涨,涨幅20%-50%

    

    由于石油涨价与粮食提价,化肥农药等农资也大幅度上涨。据调查,棉区尿素价格涨到1500-1800元/吨,零售价涨到2000元/吨,旺季最高涨幅50%。地膜12000元/吨,旺季涨幅50%。粮食价格也上涨了许多,长江中稻收购价涨到0.8元/斤,涨幅50%-60%。黄河小麦涨到0.78-0.8元/斤,涨幅47%;玉米涨到0.6元/斤,涨幅20%以上。

    

    3.“三个鲜明的反差”是今年生产和当前市场的真实写照

    

    棉花丰收棉农却在发愁,新的“卖棉难”、“打白条”和“棉贱伤农”风险已经显现。一是今年棉花早熟丰产与去年晚熟减产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二是当前棉花收购市场冷淡、观望、籽棉交售迟迟未进高潮与上一年度的抢购、热销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三是新棉价格大幅度下降与粮价上涨、肥价上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4. 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分析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资金短缺困饶整个棉花产业链条。二是粮棉比价不合理,棉农不愿卖,卖了植棉效益就受损,这是棉农观望的主要原因。三是收购企业慎收,后市看不准,担心收棉要赔本。如果长期下去,植棉利益无法保障,还会引发一系列的新问题,并对明年棉花生产产生严重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