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市场:产量下降 需求强劲 价格飚升
一、棉花生产、供应、加工、进口方面的情况
1.2003/2004年度棉花播种面积及产量
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据今年5月份农业部农情调查统计,今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为7400万亩
左右,比上年度增加了1100万亩,增长17%。增加面积较多的省(区)为山东、河北、湖北、河南、新疆、安徽、江苏,上述7省(区)共增加面积940万亩,占全部增加面积的85%。
棉花灾情比较严重。一是洪涝灾害严重。今年6月下旬以后,淮河流域发生了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这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农作物受灾面积大,损失严重。据统计,棉花受灾面积为900多万亩,其中绝收259万亩。如安徽省棉花受灾面积为412万亩,成灾面积为299万亩,其中绝收128万亩,占棉花播种面积的19%。二是棉花病害,主要是枯、黄萎病发生严重。据了解,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枯、黄萎病发生面积占棉花总面积的50%以上。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消息显示,9月中旬以后的农田实际测产,今年黄河流域棉花减产幅度最大,绝对量超过了1992年。
2.棉花收购与加工
近几年我国轧花厂快速增加,截至去年年底,我国轧花厂超过了8800家,年加工能力超过了2000万吨,而2002年全年的产棉量仅为492万吨。据我国农业部预测,今年国内棉花总产量为520万吨,缺口之大可见一斑。遍地开花的轧花厂为激烈争夺有限的棉花资源,这对棉价的上涨有推波助澜作用,并导致棉价飞速上涨。
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我国棉花市场自由化的加强,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棉花传统购销体制已发生了较大改变,棉花生产、价格、收购、储存、进口,出口、分配已均由市场来完成,这些环节存在的风险已转嫁给棉花市场上的所有参与者。今年棉价上涨以后,目前已收购的棉花70%左右还掌握在中间商手中,如各地棉麻公司、经销商等。
今年是我国棉花产业流通体制改革的第3个年头。由于一些产棉区出现洪涝灾害,棉花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在市场出现逆转的情况下,宏观调控显得有些无力。例如:新疆地区今年发生了棉花收购价格大战,虽然这是棉花市场放开以后所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但其持续时间之长、波动范围之大、影响领域之广则超出人们的预料,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在棉花收购市场放开以后,国家还需要掌控一些必要的调控手段,这样才能避免棉花市场出现大起大落的走势。新疆地区发展棉花加工企业有地域优势,但由于部分地方受利益驱动大力上马轧花企业,造成棉花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同时,各加工企业抢购棉花资源也加剧了棉价的上扬。这样以来,既挤占了棉花资源,也影响了棉花市场的秩序,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棉花加工质量下降。
棉花加工企业的融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在政策性资金逐步退出的情况下,众多商业银行和民营资本积极介入棉花收购领域,棉花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这暂时使得棉花收购所需的巨额资金得到了落实。商业银行和民营资本之所以加入到棉花收购当中来,是因为他们看到这是有丰厚利润的领域,而一旦市场上出现棉花过剩的情况,这些机构则无法为农民排忧解难。因此,政策性资金仍是农民的“保险绳”。业内人士提出,政府金融机构应拓宽贷款领域,并对管理先进、信誉好、抗风险能力强的民营企业给予一定的信贷支持。
有关专家指出,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尽快建立棉花期货市场,让广大从事棉花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和个人,通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的功能来回避市场风险,指导生产和经营决策,并引导农民大量种植适用于纺织需求的高质量棉花。
目前,为化解棉花价格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矛盾,部分纺织企业已开始在缺棉限产的同时加大使用了化纤产品,并开发了一些多种纤维组合的产品、差别化纤维产品,以此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根据入世承诺,我国将于2005年全面放开棉花进口市场。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我国完全有条件提前将棉花进口全部放开,并取消配额限制,使棉花经营企业真正走向市场化,直接从国际市场上采购棉花。这样有利于规范和稳定国内棉花市场秩序,有利于使所有纺织企业在公平基础上参与国际竞争,更有利于平衡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3.棉花进口
今年年初棉价开始走高以后,国家发改委等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对此进行了密切关注,并采取抛售库存棉等一些措施来缓解纺织用棉企业的压力。截至8月31日,国内棉花期末库存已经降至160万吨左右,处于历史低位。同时,受新年度棉花减产等因素影响,今年我国棉花进口关税配额和使用量均大幅上升,85.625万吨的配额总量几乎消化殆尽,但市场供应仍然紧张。为此,国家将对今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做出单方面调整,在原来确定配额额度的基础上追加50万吨。
从国际市场上的情况来看,今年是美国棉花的丰产年,棉花质量较为理想,预计该国棉花产量将达到380万吨,其中140万吨用于美国国内生产,其他部分可供出口。2002年8月份至今年7月份,美国共向中国出口了40万吨棉花。在以往年度,美国棉花在中国进口棉中一直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估计今后美国棉花仍然会保持其优势地位,预计今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棉花将进一步增加。
从今年前一阶段棉花进口情况以及预测情况分析,高等级棉是中国进口棉的主要对象。由于今年中国主产棉区遭受不良气候,高等级棉产量大幅减少,国内企业不得不在国际市场上寻求货源。
受国内棉花供求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影响,尤其是进入10月份以后,由于国内新棉上市时间大大推迟,棉花价格大幅上涨,因此,用棉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进口棉。同时,中国大量进口棉花,使得国际棉价自9月中旬以来大幅攀升。
目前,中国对棉花的强劲需求已经成为一部马力十足的发动机,牵引着整个国际市场棉价迅速走高。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统计师在11月初召开的“2003年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指出,中国已成为决定国际棉花价格的关键。而根据中美入世双边协议承诺,2004年年底,中国将取消进口棉花配额。在世贸组织框架下,中国进口棉花关税仅为1%。因此,在目前棉价高扬的“利好”形势下,业内人士担心棉价过高将导致我国棉纺业大量转用外棉,甚至改用化纤,从而将抑制国内棉花市场的长期发展。
二、棉花消费、交易价格方面的情况
1.纺织行业快速增长
近几年,随着我国棉纺织品出口快速上涨,有效拉动了国内纺织品的需求,进而带动了纺纱能力的急剧膨胀,今年1~8月份,我国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约100%,社会产能急剧扩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费国,占世界棉花消费总量的33.33%。同时,我国也是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国内产棉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8%。后期中国还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进口国。
国内棉纺织能力快速增加,市场对棉花需求量加大,而棉花产量却在减少,这些矛盾的存在加速了棉价的全面上扬。本年度我国的棉花收购工作是在棉价的一片“涨”声中展开的。近期,棉花价格已从9月初的13200~13500元/吨上涨至18500~19000元/吨,涨幅达到了43%。收购工作随着价格上涨进行得异常艰难。
需求决定价格。现阶段拉动国内棉花需求增加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增加过多,已经将近1万家,生产能力超过实际需要3倍以上,这使棉花收购环节发生抢购现象成为必然;另一方面是纺纱能力发展快速,2002/2003年度我国纱产量比2001/2002年度增长17%,这使用棉量增加很多。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同时也拉动了我国棉花价格的上涨。
受棉花销售价格上涨影响,众多棉花加工、经营企业竞相提价,纺织企业也直接收购参与争夺相对有限的棉花资源,这导致棉花经营成本大大增加,一些地方的棉花收购成本超过16000元/吨,再加上加工费用、贷款利息、保管费用等,其成本达到了约17500元/吨。
2.棉价上涨的影响
专家预计,棉价上涨1000元/吨,我国纺织行业将提高成本55亿元左右,相当于2002年全行业利润总额的16%。同时,虽然我国纺织业今年上半年通过提前囤积棉花存货、远期交易锁定棉价等手段在一定时间内得以免受棉价上涨的冲击。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棉花存货大部分将消耗殆尽、远期交易也已交割完毕,所以,后期我国纺织企业将不得不直面居高不下的棉价。
今年10月中旬,在广交会上我国纺织服装成交情况不够理想。同时,由于对棉花等原料价格走势没有把握,许多纺织企业不敢下订单。高昂的原料价格和清淡的订单情况,使得各地织布厂观望心理加重,再加上居民衣着类消费品价格指数下滑趋势没有明显改变,纺织厂限产、转产和停产的情况较多。可以确定的是,在棉价的严峻考验面前,纺织企业的优劣分化将更加明显。而产品结构调整则成为纺织企业内部应对棉价上涨的最主要的办法。
棉花产量下降带动棉价快速上涨,棉纺织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棉纺织工业是我国纺织工业的基础性行业,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尽快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今年由于棉花资源当年平衡有较大缺口,目前的价格又一时不会跌到棉纺织企业所希望的水平,因此,后期我国棉纺织行业将面临严峻考验。
笔者认为,由于过去我国棉花市场长期实行计划收购体制,现阶段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现有管理体制出现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包括如何根据国内国际市场变化及时采取对策、对国内各部门的协调等。我们认为,表面上来看是气候原因造成了我国今年棉花减产,导致棉花缺口加大,使棉价上涨,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还没有真正与国际接轨,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这些都是导致今年棉花行情暴涨的深层原因。
三、棉花市场后市展望
经过近几年的消化,国内棉花库存目前已降至近年来的最低水平,其对市场价格潜在的调控能力已大为减弱。棉花进出口方面,随着国内棉花库存量的逐年下降,我国棉花进出口贸易对国内和国际棉价走势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内外棉价走势相关性越来越高,预计本年度进口棉对国内棉花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调节国内棉花资源的数量和结构方面的矛盾。
目前,影响我国棉花进口数量的因素一方面是国家对配额的管理政策,另一方面是市场的需求。随着国家对棉花进口配额的逐步放宽直至取消,这一方面的影响将逐渐减小。从需求上来分析,本年度棉花进口数量较去年有一定的增量,同时,后期我国对高等级棉花的需求增加,进口棉花的比重可能会进一步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前8个月我国消费品物价指数上升了0.6%,显示我国经济已经逐步走出微幅紧缩的局面,但纺织品价格指数同比却下降了1.9%左右。分析其原因,这与目前我国纺织行业整体格局有直接的关系。目前,在世界纺织品生产能力总体上处于产能过剩状态的情况下,我国纺织生产能力快速增长,纺织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低端纺织产品充斥市场,而高端市场则被进口纺织品占据。激烈竞争的结果不仅表现在纺织品价格走弱方面,还表现在纺织企业对棉花资源的竞争方面。
纺织行业更加激烈竞争对棉花资源消费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从总量上看,纺织生产能力的增加,使其对资源的潜在需求量也相应增长。在潜在需求向实际消费转换的过程中,就是用棉企业对棉花资源的竞争过程,这个竞争过程将是新年度棉价上涨的有力支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目前的生产企业都在调整产品结构,并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产品低等级、低价格的产品结构正在向高级化转变,用棉的等级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预计国内棉花消费结构中高等级棉的消耗量将逐步增加,对棉花资源的消费结构也将向高级化发展。这对于新年度棉花价格保持上扬走势特别是高等级棉价进一步走高又有着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较快的增长是纺织生产快速增长的最大贡献因素,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对外依存度约在30%左右,因此,未来外贸环境的变化将是影响新年度我国用棉需求的重要因素。具体来看,我国外贸政策诸如出口退税率、人民币汇率以及美国对我国三大纺织成品出口设限等因素,后期将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棉花消费量及棉花价格走势产生影响,这也是未来我国棉花市场存在变数的原因之一。
从全球范围内棉花的供求关系来看,全球棉花市场总体供求基本平衡,棉花库存消费比在新年度将进一步下降,国际棉价的上升方向已确立。新年度国内外棉花资源的供求关系将趋向一致,相互之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新年度国内外棉花价格的走势也将越来越紧密,因此,在新年度国内棉花供求偏紧的情况将通过棉花及纺织品的进出口传导到国际市场,国内棉花资源的供求关系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但由于配额的限制,短期内我国棉花进出口贸易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会居于主要地位。
综合新年度我国棉花供求两方面的特点和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在不考虑突发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从供给方面来分析,新年度我国棉花的均衡价格将会上移,而且,虽然进口棉花能够缓解价格上涨的压力,但不会对价格走势产生本质影响,新年度棉花价格高价位运行将是不争的事实,其向上拓展的空间可能也比较大,因此,棉花价格在高位振荡运行将是2004年度棉花价格走势的一个基本特征。
一周热点
- 2021-03-02上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增长,对我国装运五船玉米
- 2021-03-02美国玉米酒糟粕周报:天气改善,产量恢复,玉米酒糟粕价格下跌
- 2021-03-022021年3月1日世界主要期货收盘价格一览表
- 2021-03-02美国农业部:上周美国对中国大陆装运33.4万吨大豆
- 2021-03-02上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增长,比去年同期提高49%
- 2021-03-02AgRural:截至2月25日,巴西大豆收获完成25%,产量上调
- 2021-03-02美国玉米现货市场述评:现货玉米市场下跌
- 2021-03-02玉米缘何强势上涨?资金釜底抽薪,牛市究竟能走多远?
- 2021-03-01截至2021年2月26日当周国际粮油期货涨跌一览表
- 2021-03-01美国农业部报告可能显示1月份大豆压榨量为1.952亿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