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农业农村部:围绕种养循环模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构建完善种养循环产业体系


来源: 农业农村部   作者:    时间: 2024-08-27

近日,农业农村部针对“关于支持发展水牛养殖,加快推进南方稻区绿色种养循环产业体系建设的建议”,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建立水牛地方品种国家级保种场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水牛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一是强化资源普查收集。2021年启动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利用3年时间,查明了我国水牛地方品种的种类数量、区域分布和特征特性,采集制作了滨湖水牛、上海水牛等12个水牛地方品种的冷冻精液、体细胞等遗传材料2万余份。二是开展濒危资源抢救性保护。2022年印发了濒危畜禽品种抢救性保护工作方案,对普查反馈存栏数量较少的上海水牛和贵州白水牛分别制定了“一品一策”抢救性保护措施,压实了省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责任、市县政府的属地责任和保护单位的主体责任,构建了以活体保护为主、遗传材料保存为辅,多措并举快速扩群的抢救性保护新格局。三是推动构建保护体系。2021年以来,先后以农业农村部第453号、631号、720号公告确定了227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实现159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活体保护全覆盖,其中包含3个国家级水牛保护品种。同时,各省份建立省级保种场(区、库)671个。基本形成了国家和省两级管理、分级负责、有机衔接的保护机制。四是加大资源保护支持力度。从2021年开始,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累计安排1000多万元加强对温州水牛、海子水牛、槟榔江水牛等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的保护支持,重点用于防疫、饲料等方面的补助支出。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持续加大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的支持力度,用好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成果,推动修订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充分考虑水牛资源保护实际并予以适当倾斜,确保濒危资源不丢失、不灭绝。


二、关于支持水稻−水牛绿色种养循环产业体系关键技术研究


“十四五”以来,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布局“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与“资源高效水稻新品种设计与培育”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智能化农机装备、水稻新品种等绿色种养循环产业体系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促进农业绿色种养循环发展。秸秆饲料化利用方面,部署了“主要饲草饲料生产全程智能化作业装备创制与应用”项目,重点研发适合种植、收获、储运等主要生产环节高效高质作业的智能装备,构建饲草饲料生产全程智能化装备作业体系,助力秸秆高效收集、打捆、青贮、黄贮等技术突破。畜禽养殖方面,部署了“肉牛规模化智能养殖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重点围绕肉牛高效育种、精准饲喂、健康巡检、粪污清运等方面开展智能化装备研发,打造肉牛“育、健、饲、作、管”一体的工厂化圈养模式,助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化肥减量增效。稻田化肥减施方面,部署了“资源高效水稻新品种设计与培育”项目,综合运用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前沿育种技术,培育氮、磷、钾等养分高效利用水稻新品种,构建养分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提高水稻利用化肥的效率,减少化肥施用量。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的部署安排,支持围绕种养循环模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逐步构建完善种养循环产业体系。


来源:农业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