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广东省现代畜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来源:    作者:    时间: 2022-06-13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期。为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广东省现代畜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主要目标

以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促发展“三保一促”为基本目标,围绕建设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定位,到2025年,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长足发展,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质量安全基础更加扎实。

1高质量保供给

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到2025年,全省猪肉、禽肉产量分别保持在245万吨以上、140万吨以上,禽蛋产量达到40万吨以上,生猪出栏量达到3300万头以上,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家禽出栏量达到10亿羽以上。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端、特色差异化产品供给持续增加。

2高标准保安全

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全面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有力,重大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高。全省畜禽规模养殖比例达到80%以上,生产经营集约化、设施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养殖投入品监管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兽药饲料产品合格率进一步提升,兽药产品可追溯。进一步建成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动物防疫体系,重大疫病和主要人畜共患病得到有效控制,防范动物疫病传入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3高水平保生态

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基本匹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稳定在97%以上,形成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4高要求促发展

加快发展畜产品加工储运、兽药、饲料、生物科技、动物诊疗、废弃物综合利用、畜牧业装备制造等关联产业,培育畜牧业休闲观光体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促进畜牧业、种植业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养殖、屠宰、加工、配送全产业链示范企业,加强冷鲜肉品消费宣传引导,提高冷鲜猪肉消费比重。到2025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以上。

重点任务

(一)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

1.推进标准化规模化

因地制宜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引导养殖场(户)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扩大养殖规模,提升标准化水平。积极推进生猪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工作。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与其他新型经营主体紧密合作,通过统一生产、统一服务、统一营销、技术共享、品牌共创等方式,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加强对中小养殖户的指导帮扶,支持龙头企业与中小养殖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中小养殖户专业化生产。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村企合作,统一规划建设标准化畜禽栏舍,统一饲养技术规范、动物疫病防控和粪污处理利用措施,建设高效安全、绿色环保的标准化集中养殖小区。

2.推进设施化智能化

3.推进生态化循环化

加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持续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支持推广清洁生产养殖和粪污全量收集处理利用技术模式,扶持发展第三方服务业和有机肥产业,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促进农牧结合循环发展。推进种养结合、草畜联动,破除种养分离壁垒,畅通农业内部资源循环,推行液体粪肥机械化施用,培育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试点示范,总结提炼沼液肥、堆沤肥、商品肥施用技术模式,因地制宜推广经济实用的施肥机械,提高粪肥还田效率。继续开展养殖环节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推广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模式,积极探索使用兽用抗菌药替代品,逐步减少兽用抗菌药使用品种和使用量。

4.推进产业化园区化

支持建设养殖、屠宰、加工、配送全产业链示范企业,优化屠宰产业布局,合理控制全省屠宰厂(场)数量,引导屠宰企业从销区向产区转移,实现畜禽就近屠宰加工园区化。完善“两证两章一报告”制度,推动屠宰加工和养殖生产配套布局,引导屠宰产能向养殖集中区域转移,推动畜禽就地屠宰,减少活畜禽长距离运输,完善畜禽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体系。优化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产业链,提高畜禽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动畜禽加工产业化发展,支持发展肉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发展特色畜产品加工,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优化产品结构。建设一批畜禽现代化产业园、产业集群,构建畜禽产业链集群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积极创建“粤字号”畜牧品牌,打造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畜禽生产加工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农业品牌,充分利用“12221”市场体系,强化产销对接,延伸产业链,促进“优质优价”,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完善现代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

1.加强科技创新研究

引导科研机构和企业深化合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重点龙头企业加强合作和资源整合,发展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畜牧业科技创新联盟,构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协同攻关能力的技术集成创新平台。重点围绕畜禽良种选育开发、饲料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养殖节水减排与粪污综合利用、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疫病防控、智能化数字化设施创制等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努力突破重大技术瓶颈,提升畜禽业科技创新能力。

2.加强科技培训推广

充分发挥各级推广机构、产业协会、创新团队的作用,加强畜牧业科技人员和养殖户的能力培训,促进行业技术、方法、信息的传播和推广。以提高科技人员创新能力和农民吸纳应用科技能力为目标,以畜禽繁育、饲料开发、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等集成技术为重点,实行岗位培养、集中面授、现场辅导、基地实习、远程教育、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广泛组织开展畜牧业从业人员能力培训。增强科技人员对新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应用能力,提高农民吸纳科技的意识、动力和能力,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畜禽养殖业新型农民。

(三)强化现代畜牧业质量安全保障

1.加强畜牧业投入品管控

优化饲料产业布局,提高饲料原料保障能力,促进饲料加工提质增效,推广安全环保饲料产品。优化兽药产业和产品结构,提升兽药供应保障能力,加强安全新型兽药和新工艺研发。

2.加强行业质量安全监管

加大畜产品抽检力度,确保畜产品绿色安全。实施产地检疫、运输车辆、指定通道、屠宰检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全链条风险管控,建立检疫闭环管理机制,推行养殖、市场、屠宰动物检疫追踪核查制度。建设畜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监管平台,完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3.扎实推进动物疫病防控

建立健全上下联动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加强疫病防治队伍建设,提升养殖主体防控能力,强化监测与预警预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构建高水平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四)完善现代畜牧业服务体系

1.提高畜牧业信息服务水平

全面推进畜牧业向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建立健全从养殖到屠宰和无害化处理的监测监管信息指标体系,推动育种、养殖、流通、屠宰等产业链的大数据互联互通,推进畜牧业监测监管一体化闭环管理和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促进技术、营销和金融等社会化服务与产业融合发展。

2.增强畜禽种业服务能力

依托省种畜禽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全省现代化种畜禽质量检测和种质数据管理体系,重点建设国内领先的种猪、家禽和奶牛质量检测实验室;建立全省畜禽种质资源数据中心,组织开展畜禽遗传资源调查、鉴定、保护和产业化开发利用,开展畜禽良种登记,建立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地方畜禽品种种质特性评估与分析,挖掘优良特性和优异基因;建立华南畜禽遗传评估中心,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指导育种企业科学开展选种选配。

3.发展畜牧业社会化服务

大力推动现代畜牧服务业发展,为畜牧业生产提供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提高养殖场户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推进畜牧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创新行业协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行业协会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