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观点 » 正文

需求疲软郑棉涨势难续 欧债危机仍是潜在利空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01-18  
     收储期内,国内棉价有政策支撑,收储结束后,需求将是核心因素。考虑到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收储结束后的棉花需求及棉花价格仍不容乐观。

    美国农业部1月份供需报告数据调整较大,尽管印度棉产量大幅调低,但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仍高达53.05%,较去年12月份51.79%的预测值进一步调高。报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中国棉花消费量的大幅缩减,二是中国期末库存的增加,这两点调整使得2011/2012年度中国棉花库存消费比大幅提高至38.71%。

    中国棉花消费量大减并不意外

    成本方面,劳动力、原料、融资成本增加使得纺织企业综合成本上升,压力前所未有。需求方面,目前缺乏强有力的全球行动来解决世界面临的经济问题,特别是欧债的问题,发达国家不具备经济强劲复苏的基础。出口机会的减少,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非常不利,纺织行业无法幸免。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在通胀压力与经济放缓之间艰难选择,2011年中国GDP以及出口增速逐季回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持续下滑。棉花消费量的大减只是社会总需求减少在纺织行业的表现。

    中国棉花期末库存的增加与中国收储及中国政府进口外棉有直接关系。面对低迷需求和棉价风险,大多数棉花进口国努力降低原料库存水平,而中国则恰好相反,收储与政府进口使中国的期末库存增幅占到全球的40%。截至1月中旬,本年度中国的国产棉收储量约250万吨,外棉入储量约100万吨,为中国政府今后调控棉价准备了充足的资源。

     滑准税将缩小内外棉价差

    中国的“收储”与“配额”是影响当前国内甚至国际棉价的两大产业政策。在棉花收储期,收储无疑是最重要的政策,当前皮棉现货价格正在回升,收储功不可没。随着收储的进行,市场上可流通的高等级棉资源逐步减少,为保证纺织企业用棉需求,国家近期已陆续发放89.4万吨的1%关税配额,而滑准税配额何时发放是近期棉花市场的热点。据中国棉花信息网报道,2012年第一批滑准税配额已获批复,近期将下发到企业。若果真如此,则对修复内外棉价差、降低纺企原料成本、减轻纺企转型期之痛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国内现货棉价也将受外棉影响而失去继续上涨的动力。

    欧债危机仍是潜在利空

    1月16日,穆迪确认法国3A主权信用评级,但仍将评估是否维持对其的“稳定”展望。此前三天,标普剥夺了法国顶级主权信用,并继续置EFSF为信用负面。标普在声明中称,在下调了法国和奥地利信用等级后,EFSF降级不可避免,因为这两个国家是EFSF的主要担保人。值得关注的是,欧盟领导人将在1月30日举行峰会,预计将讨论欧洲的就业和增长,以及关于永久救助基金ESM的生效。2012年1—4月份,欧元区国家有大量到期债务,这有可能成为短期欧债危机升温的触发因素,我们不能忽视其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潜在利空影响。

    综上所述,需求仍然是主导棉价沉浮的主要因素。在收储期,国内棉价有政策支撑,在收储期结束后,需求将是核心因素。考虑到国内、国际的经济环境,收储结束后的棉花需求及棉花价格不容乐观。短期来看,USDA报告的利空对期棉价格的继续反弹非常不利。中线来看,郑棉上涨的形态并未打破,逢回调至重要支撑位买入中线持有是风险较低的策略。长线来看,收储结束前后棉价有较大不确定性,相关企业应关注卖出保值机会。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