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ICE期棉破位下跌,一度跌破90美分关口,内外棉价差明显扩大,外棉对国产棉的冲击力度有增无减。
全球棉花供需宽松
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供需宽松的形势已无需多言。本年度美国棉农显然不如上一年度走运,不仅棉花产量降低,价格也大不如上一年度。当前美国棉花出口形势与上一年度相比显然少了些霸气,因为其出口在一定程度上被巴西棉与澳棉取代。印度棉的产量、消费量与出口量均居全球第二位。2011/2012年度印度棉花所面临的问题是新花产量增加与国内消费疲弱之间的矛盾。在全球重要经济体对棉纺织品终端需求缩减的大背景下,印度国内纺织形势同中国一样低迷,消费前景堪忧。作为棉花净出口国,增加出口显然是解决该矛盾的合理途径。实际上,印度政府已经允许新销售年度不受任何限制地出口棉花。鉴于其国内低迷的纺织形势不见好转,本年度消费量很可能继续被调减,这意味着印度棉可供出口量将进一步增多。近日,印度棉花咨询委员会(CAB)将本年度印度棉产量和出口量预测分别上调至605.2万吨和136万吨,高于美国农业部预测的598.7万吨和114.3万吨。
内外棉市价差扩大
据海关总署统计,本年度以来我国棉花月均进口量保持在25万吨以上,10月份进口量达到25.2万吨,同比增长162.6%。其中,印度棉进口量高达10.5万吨,环比增加5万吨,而去年同期仅0.3万吨;澳棉和巴西棉进口量分别达到5.5万吨和3.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5倍和1.3倍。
近日ICE期棉一度跌破90美分关口,受此影响外棉报价大幅下滑,11月25日,反映进口棉花到我国主要港口综合报价水平的进口棉价格指数FCindex M为105.88美分/磅,按1%关税计算,折人民币成本17177元/吨,较CCIndex328低1910元/吨;按滑准税计算,折合人民币进口成本17653元/吨,较CCindex328低1434元/吨。这一价差已较前期明显扩大,外棉对国产棉的冲击力度有增无减。
国储托市效果初显
在下游需求疲弱难改及低价外棉竞争的交互影响下,当前国产棉竞争力下降,地产籽棉收购市场一片僵持,皮棉现货市场几近停滞。200型加工企业无可奈何,而400型加工企业大多选择了“交储”这个唯一能获利的销售渠道。从收储政策执行来看,政府保护棉农利益、稳定市场的态度坚决;国家财力有保障;棉花库容充裕。加之收储时间跨度大,无限量收储将从本质上改变市场供求状况。在进口棉的冲击下,预计交储成交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活跃,预计到11月末储备棉成交量将达到100万吨左右。以目前每日4万吨左右成交量计算,每月可成交80万吨,如果该日均成交量能保持3个月,到二月末,国产棉入储量将达到350万吨,再加上国储采购的100万吨进口棉,国储棉采购总量达到45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在当前中国收储时国内市场遭到低价外棉的抢占,控制配额发放数量或调整棉花进口滑准税政策有可能成为政策调控外棉的有效手段。
2011年9至10月份中国共进口棉花50万吨,预计年末两个月进口量约50万—60万吨,到年末本棉花年度总进口量100万吨。明年1%关税配额89.4万吨,加上明年二月底延期的配额,估计可用1%配额总量约120万吨。如果明年9月份前不发放滑准税配额,2011/2012棉花年度可用进口棉约220万吨。本年度国产棉产量约750万吨。可见不发滑准税配额,国内棉花基本够用。所以2012年9月份前滑准税配额有少发或不发的可能。
综合上述分析,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供需宽松,国内棉纺织对皮棉需求疲弱难改,进口棉较国产棉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对国产棉有较大冲击,但国内收储托市有力,或成为促使国内棉价企稳的最“靠谱”的因素,所以,国内棉价企稳还需收储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