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2月毛棕榈油合约收低0.9%,报收3212令吉/吨;3月合约下跌29令吉,报收3211令吉/吨。
BMD收盘时,CBOT12月豆油合约下跌0.6%。格林尼治时间10点10分,ICE一月交货的轻质原油合约下跌1.2%,成交在110.53美元/桶。
知名分析师James Fry下午发布的预估利空,也给毛棕榈油市场构成了压力。
他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表示,原油供应提高将会导致ICE原油价格到明年六月份跌至79美元/桶,这可能拖累毛棕榈油价格跌至850美元,约合2677令吉/吨。
不过并不是所有分析师都看跌棕榈油市场。
另外一位知名分析师Dorab Mistry近日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表示,由于毛棕榈油产量增长速度放慢,需求依然旺盛,因而到明年一月份毛棕榈油价格可能涨至3300令吉,到明年六月份涨至4000令吉。
一位吉隆坡交易商称,拉尼娜现象形成可能意味着未来几周马来半岛油棕榈主产区将出现更大的暴雨,可能耽搁油棕榈收获。
他表示,十一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可能降至190万吨,比上月减少9.5%,因为出口依然旺盛。十二月底的库存可能进一步降至180万吨,这将对毛棕榈油价格利好。
这位分析师称,未来几周BMD毛棕榈油市场的强支持位在3100令吉,明年一季度大盘可能上探3500令吉。
周四,棕榈油市场成交量估计为48,741手,相比之下,周三为41,159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