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雪山皑皑;近观,棉田锦绣。
晴空下,天上的白云和盛开的棉絮交相辉映。云,是大朵的棉;棉,是小块的云。
然而,在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开外孜力克村村长热合曼·玉努斯的眼里,新疆棉花的美,却另有所在。
铁路运棉的硬指标
棉花吐絮,似乎就在一夜之间。铁路为新疆棉农服务,却是一年四季。
棉农们算出的 “成本账”是:铁路运输棉花比公路运输成本降低50%。
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开外孜力克村村民艾力·亚生家里共5口人,今年种植了22亩棉花,已卖了6.2万元。艾力·亚生高兴地说: “是铁路把我家的棉花及时运到祖国各地,我才敢大面积地种植棉花。铁路就是我种棉花的靠山!”
新疆每年出产的棉花80%以上运往东南沿海纺织工业发达的地区销售。这些棉花占据着中国工业用棉的半壁江山。
新疆棉花运输,关系到全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关系到新疆广大棉农的切身利益。
铁道部党组为确保新疆棉花运输,多年来不计成本地积极组织实施 “南车北调”工作,每月多次发布调度命令,组织棚车从上海、成都铁路局和广州铁路 (集团)公司等向乌鲁木齐铁路局排空。仅以2010年至2011年新棉运输的年份为例,有关铁路局共组织向乌鲁木齐局排空棚车90521辆,同比增加6%。同时,铁路部门对棉花运输能力紧张的限制方向实行重点倾斜,保证了新疆棉花向南方各省的及时调运。
棉花是新疆的重点物资。 “乌鲁木齐局把外运新疆棉花当做一项硬指标。”乌鲁木齐局运输处处长陆洲如是说。新疆棉花外调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统一协调,并在每个月的铁路、地方联席会议上提出棉花调运的月度安排意见,优先安排棉花运输,加强对棉花调运的适时调控。
与此同时,乌鲁木齐局建立了铁路与棉花企业沟通协调机制,定期组织人员到棉花企业了解棉花库存、销售、流向、装卸能力等信息,动态掌握运输供需变化,增强运输组织的预见性,实现货源与运力的密切衔接,形成了市场预测、运力配置、调度指挥、沟通协调、分析考核等方面的运输组织管理措施,提高了棉花的运输保障能力。
新疆种棉的硬道理
新疆棉花的昨天,年产仅0.51万吨,难有称道之处;今天,新疆棉花的产量已举国关注,名声赫赫。
长绒棉因纤维较长而得名,原产于南美洲,后传入北美洲的东南沿海岛屿,又称海岛棉。
世界上以埃及的长绒棉最为有名,其纤维最长可达35毫米以上。纤维横断面接近圆形,漫射能力强,用它做成的织物丝光好,染色效果也好。我国则以新疆长绒棉最佳,其柔软度、光泽度、亲肤度、透气性、弹力等均远超普通棉。
解放后,我国从国外引进长绒棉种植在气候干燥、沙质土壤、日照良好的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都获得了成功。
20世纪80年代,为提高我国棉花生产水平,农业部牵头实施了优质棉基地建设项目。由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开始大规模发展棉花产业。2001年8月,新疆 “十五”优质棉基地建设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
世界棉花形势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2011年全球棉花产量预计达2660万吨。2011年中国棉花产量预计达728万吨。新疆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2700万亩,预计产量达342.5万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贸易处副处长庞晓玲,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介绍了新疆棉花及棉纺织行业生产情况。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充分利用丰富的光、水、土等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和稳步发展棉花产业。新疆棉花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稳定内地粮食种植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棉纺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棉花生产成为各族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35%来自卖棉收入。
“种植棉花增加收入才是硬道理。”如今,种植棉花已成为新疆农村的首选产业,全疆86个县 (市)中有60个县 (市)种植棉花,而大部分棉田都分布在兰新铁路、南疆铁路、喀和铁路两侧。
有些农民把 “棉花经济”这个词汇用一句大实话说出来: “要想发,种棉花。”
服务棉农的硬措施
天时、地利、人和,对新疆发展 “棉花经济”来说缺一不可。
多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区成立了棉花生产领导小组,各县成立了棉花生产办公室,对棉花生产、经营等进行决策、调控、指导和协调,涌现出了一批 “棉花书记” “棉花县长” “棉花乡长”。
多年来,巴楚县气象局科学制作巴楚县棉花播种期天气预报,为全县棉花播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成为棉农种植、管理棉花的依据之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麻公司巴楚棉麻站与南疆铁路库尔勒至喀什段相伴而生。1999年12月南疆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巴楚棉麻站则于同年11月建成投入使用。该棉麻站设计年吞吐棉花30万吨,担负着南疆棉花的仓储、中转发运任务。2010年,该棉麻站棉花中转发运量突破25万吨大关。
10月26日,记者在该棉麻站采访时看到,相关棉检人员正在认真地检查每份国家储备棉合同的执行、监管情况。这是对新疆棉花声誉负责,更是对棉农的利益负责。
同样,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巴楚棉花储运公司的铁路专用线上,巴楚站货运员闫道允手里拿着回潮率检测仪,对堆码在站台上的棉花包进行回潮率抽检,并依次检查棉花包的批次、批号、包装。
在往棚车里装棉花包之前,装卸工要在棚车的地板上铺满防火、防潮的瓦楞纸,然后再把棉花包码放整齐。3个小时后,11辆棚车装满了棉花包。在关闭车厢门之前,装卸工又用沙袋条封堵门缝,以防运输途中外来火源进入车厢。
万顷棉田旁,又一列满载着棉花的专列急驰而去。
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热合曼·玉努斯村长的脸上充满了自信:带领已经脱贫致富的乡亲们,去创造明天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