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郑商所总经理张凡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证监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的战略决策,大力推进期货市场改革和发展,认真落实期货市场监管和发展的各项重点工作。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呈现出健康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姜洋表示,粮油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国内期货市场上市的粮油类期货包括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小麦、菜籽油和早籼稻期货等10个品种。今年前8个月成交量合计达到1.37亿手,成交金额8.21万亿元,分别占全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总量和成交总额的21.1%和13.2%,已经成为我国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粮油类商品是农村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和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农产品价格波动性增强的背景下,粮油类期货品种在方便涉及企业管理现货风险、稳定生产经营,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显现。
姜洋最后指出,近年来,郑州商品交易所结合地域特点和自身品种特色,不断探索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新模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郑州商品交易所主办的这次论坛为期货行业和粮油类现货企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各方能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不断探索期货现货市场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努力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升级的目标贡献力量。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李克表示,作为全国第一家期货试点单位,郑州商品交易所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发展方向,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发挥市场功能,持续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市场规模在改革发展中稳步扩大,在加快粮食基地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和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作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和现代农业基地的战略地位将更加重要,优势进一步凸显,这将为包括粮油在内的农产品行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农业部党组成员张玉香女士表示,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品种以粮油等农产品为主。自成立以来,交易所始终把发挥农产品期货基本功能,为农业服务作为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宣传期货知识,完善相关业务基础,目前一大批农户和涉农企业从自身需要出发,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利用郑州期货市场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她同时表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仍然处在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期货品种覆盖面偏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进一步拓展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深度和广度,希望郑商所不断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品种结构,以及强化期货市场参与主题的培育,为农业产业发展多做贡献。
郑商所总经理张凡在致辞中说,郑商所举办此次农产品期货论坛,是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推进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发展”要求的积极体现,是对落实中国证监会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提出的积极探索期货市场服务农业产业发展新机制工作部署的具体落实。
张凡表示,郑商所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三公”原则,在做精做细现有品种基础上,积极推进能源类、化工类、建材类等新品种上市,争取在更广泛的领域、在更高层面上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期货服务。深入研究期货期权,努力创新交易方式和完善期货市场避险体系。
与会代表们认为,此次论坛邀请了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出席,邀请了知名学者、期货现货专家及实体企业就有关专题进行精彩演讲,还邀请了粮油企业等机构高层管理者进行圆桌对话。论坛不仅详细解析了“十二五”粮油产业发展政策、国内外粮油市场的形势等,还全面分析宏观经济走势和产业发展趋势,深度解读粮油市场形势和风险管理策略,为所有参会企业提供多元化信息,在规避市场风险,实现稳健经营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还有不少与会代表表示,在2010年9月10日成功举办了“郑州农产品期货(棉花)高峰论坛”之后,郑商所于2011年5月20日主办了首届“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30人论坛”。而此次召开的“郑州农产品(粮油)期货论坛”,围绕全球农产品粮油市场发展动态和热点问题,汇集权威、专业、及时的全方位市场信息,为广大农业产业链企业、期货行业和市场各方主体又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高端平台。近两年来,郑商所成功地主办了“郑州农产品期货论坛”和“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30人论坛”。希望交易所能够再接再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