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将2010年美国大豆产量预测数据下调了7500万蒲式耳,为34.08亿蒲式耳。全国平均单产数据下调了0.3蒲式耳,为44.4蒲式耳/英亩,而收获面积数据下调了120万英亩,为7680万英亩。强劲的销售形势促使美国农业部将2010/11年度大豆出口数据上调了3500万蒲式耳,达到创纪录的15.2亿蒲式耳。产量和用量数据的调整导致2010/11年度大豆期末库存数据下调到了2.65亿蒲式耳。由于期末库存下滑,玉米价格强劲,因而2010/11年度大豆平均价格预估上调了85美分,为每蒲式耳10.00-11.50美元。
对于2010/11年度,巴西大豆播种面积预计为2410万公顷,比上月的预测上调了6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6%。大豆播种面积提高使得大豆产量数据从上月的6500万吨上调到了6700万吨。大豆增产,来自阿根廷的竞争减弱,因而2010/11年度巴西大豆出口数据上调了100万吨,为3140万吨。
国内展望
美国大豆单产年比增长,抵消了播种面积的下滑
十月初的冰点温度可能结束中西部北部地区的大豆生长季节,由于大豆作物提前成熟,因而冰点温度不会伤害大豆作物。截止到10月3日,大豆落叶率为88%。大部分地区的大豆播种工作进展良好,全国完成了37%,相比之下,五年平均水平28%。在东部玉米种植带,大豆收获步伐加快,当地天气晴朗干燥。相比之下,西部玉米种植带九月底出现了暴雨,放慢了当地的收获,尤其是明尼苏达州南部和北达科他州。
美国农业部本月将大豆产量数据下调了7500万蒲式耳,为34.08亿蒲式耳。全国大豆平均单产从上月的44.7蒲式耳下调到了44.4蒲式耳,不过仍要高于上年创纪录的44蒲式耳。一些地区的大豆单产改善,不过其它地区的单产和种植面积下滑。长达一个月的干燥天气对东南部地区的大豆单产潜力造成了影响,因而大豆播种面积和收获面积数据分别下调了120万英亩,为7770万公顷和7680万英亩。在西部玉米种植带一些地区,农户减少了大豆播种面积,部分耕地转播上了玉米,或者降雨过量,农户无法及时种上大豆。其中密苏里州减少了32万英亩,衣阿华州减少30万英亩,内布拉斯加州减少25万英亩,伊利诺斯州减少20万英亩。
上月出台的谷物库存报告显示,九月一日大豆库存为1.511亿蒲式耳,相比之下,上月的预测为1.5亿蒲式耳。四季度大豆出口需求放慢,导致2009/10年度大豆期末库存数据略高于上年同期的1.382亿蒲式耳。加上产量、进口以及大豆期末库存,2010/11年度大豆供应总量将达到35.69亿蒲式耳,比上年增长5700万蒲式耳。
出口需求旺盛,但国内需求放慢
2010/11年度美国大豆需求可能无法保持上年创纪录的步伐,不过大豆出口同样强劲。美国农业部本月将2010/11年度大豆出口数据上调了3500万蒲式耳,为15.2亿蒲式耳。如果属实,那么将刷新上年的创纪录水平14.98亿蒲式耳。近来出口需求可能从巴西销售耽搁受到提振。市场有些担心巴西大豆产区天气干燥,可能耽搁土壤墒情补充。因而巴西大豆出口价格开始高于美湾地区的水平,随着美国大豆收获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两个地区的价差可能进一步拉大。截止到9月30日,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总量为8.17亿蒲式耳,是全年预期水平的一半,也比上年同期高出8%左右。中国是最大的进口国,不过印尼、韩国、埃及和墨西哥等国家的进口同样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但是今年国内大豆需求可能下滑。2010/11年度国内大豆加工量可能减少5%,为16.65亿蒲式耳,因为豆粕出口放慢,国内需求低迷不振。美国牲畜及家禽产量增幅偏低,加上今年替代蛋白饲料供应大幅提高,因而将会导致美国豆粕消费降幅创下最低。美国农业部预计2010/11年度国内豆粕用量为3060万短吨,相比之下,上年为3050万短吨。
因而,国内大豆用量下滑,加上供应提高,这可能导致期末库存增长75%,达到2.65亿蒲式耳。
虽然美国大豆供需日益失衡,但是大豆价格并未受到下跌压力。事实上,大豆价格可能进一步走强,上探创纪录的高点。本月美国农业部将2010/11年度大豆平均价格预估上调了85美分,为每蒲式耳10.00-11.50美元。大豆价格受到其它农产品市场的有力支撑,特别是玉米市场。今年玉米单产低于预期,引发玉米飙升。目前美国农业部预计2010/11年度玉米期末库存将创下十四年来的最低水平。
豆粕价格也受到其它饲粮价格高企的支持,因而2010/11年度豆粕平均价格预估上调了20美元,为每短吨290-330美元,相比之下,上年为311美元。即使如此高的水平,豆粕价格也低于饲料玉米成本。
对于豆油来说,美国八月份豆油库存减少了2.61亿磅,为32.84亿磅。八月和九月出口装运庞大,开始导致豆油库存下滑,并支持豆油价格。由于其他植物油产量不足,全球进口商可能更加依赖豆油。不过南美供应可能受到生物燃料用量提高的制约,这已经反映在2010/11年度初期美国豆油出口销售步伐强劲上面,尤其对华的出口。美国农业部将2010/11年度豆油出口数据上调了4亿磅,为25亿磅。因而,虽然期末库存庞大,豆油减产,需求提高,这将会导致2010/11年度豆油期末库存降至23.71亿磅。
产量提高,美国油菜籽和葵花籽出口数据上调
2010/11年度美国油籽产量将增长4.7%,达到1.028亿吨。有趣的是,大豆只占到油籽总产量增幅的130万吨,即34%。由于棉籽产量增长了200万吨,因而占到油籽总产量增幅的过半。油菜籽和花生产量占到了剩余的增幅。中西部北部地区土壤墒情充足,提振了当地油籽作物生长。油菜籽和葵花籽单产均超过了平均水平。不过持续降雨导致农户无法及时种上油籽,因而油菜籽和葵花籽播种面积和收获面积均出现下滑。八月份期间温度超过了平均水平,有助于油籽作物生长。
今年美国油菜籽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53.5万吨,比2005年创下的前期历史纪录高出60%。全国油菜籽平均单产预计为每英亩1786磅,创下历史次高纪录,也远远高于五年平均水平1459磅。收获面积预测数据从149.2万英亩下调到了141.8万英亩。北达科他州占到了油菜籽总产量增幅的89%。俄克拉荷马州油菜籽产量同样大幅提高,从上年的4810万磅增至8800万磅。
2010/11年度美国油菜籽增产将会缓解加拿大油菜籽减产造成的影响。美国油菜籽进口将低于平均水平,为11亿磅加拿大加工产能过剩,将会使得美国油菜籽出口提高到7亿磅,比上年增长超过50%。美国油菜籽加工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7.65亿磅。与此同时,其他多功能油籽加工商也可能提高油菜籽加工量,即使如此,美国油菜籽期末库存依然充足。
虽然国内油菜籽加工前景明朗,但是美国菜籽油进口将继续提高。在加拿大,期末库存异常偏高导致2010/11年度供应增加,因而提高了油菜籽加工以及菜籽油出口潜力。美国2010/11年度菜籽油进口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5.5亿磅,相比之下,上年为23亿磅。
葵花籽产量数据略微下调到了29.06亿磅,低于上月的水平,因为收获面积数据下调了14.1万英亩。降幅主要集中在南达科他州,当地五月份出现了洪水,七月份降雨过量,制约了当地种植。油用葵花籽单产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提振了所有葵花籽单产达到了1552磅/英亩,仅略低于上年创纪录的水平。葵花籽收割工作刚刚开始。截止到10月3日,葵花籽收获进度与五年平均水平相一致,达到了4%。
非油用葵花籽产量(糖果生产)预计为6.92亿磅,比上年增长超过50%,因为播种面积增长了47%,单产达到创纪录的水平。2010/11年度供应充足,将使得国内用量从上年的1.84亿磅增至3.54亿磅。
花生单产数据下调,但仍是第四高的水平
2010/11年度美国花生产量预计为39.16亿磅,比上月的预测下调了4.2%,因为南部和西部地区土壤墒情糟糕,导致单产下降。今年花生播种时土壤墒情正常,但是到了七月份阿拉巴马州和密西西比州部分地区的土壤墒情比正常低了20到40%,并且继续恶化。八月份温度远远高于正常水平,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干旱。九月份降雨匮乏,帮助了花生收获。截止到10月3日,花生收获完成了24%,相比之下,五年平均水平19%。尽管如此,今年花生平均单产将达到3106磅/英亩,仍是历史第四高的水平。由于花生需求稳定改善,因而2010/11年度花生期末库存将降至三年来的最低水平,约为15.64亿磅。
国际展望
2010/11年度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将小幅提高
受玉米丰产的影响,巴西玉米价格已经走软。大豆价格同样并不高企,因为国际大豆价格上涨被巴西雷亚尔汇率走强所抵消。尽管如此,巴西南部地区的农户可能将部分玉米耕地转播上大豆,因为大豆种植效益要高于玉米。2010/11年度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将达到2410万公顷,比上月的预测上调了6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6%。
巴西大豆产量可能低于上年理想的水平,当时降雨充足提振了大豆单产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不过大豆播种面积提高,使得2010/11年度大豆产量数据从上月的6500万吨上调到了6700万吨。巴西大豆播种工作已经开始,但是非常缓慢,截止到10月8日,大豆播种只完成了3%。巴西中西部地区的农户通常率先种植大豆,但是近来的降雨耽搁了播种工作。相比之下,巴西南部地区土壤墒情良好,有利于大豆播种。即使在九月份降雨良好的情况下(正如去年),截止到十月中旬,大豆播种工作也只完成了12%。中西部地区大豆播种耽搁最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制约玉米和棉花种植。农户通常在大豆收获后一月份左右马上种植上玉米和棉花。
巴西大豆增产将有助于向国际市场稳定供应大豆。2010/11年度巴西大豆出口数据上调了100万吨,为3140万吨。这抵消了阿根廷大豆出口降幅。2010/11年度阿根廷大豆出口预计从上年的1350万吨减少到1200万吨。由于大豆用量强劲,因而2010/11年度阿根廷大豆期末库存可能下滑。
印度大豆增产将帮助恢复豆粕出口竞争力
印度季风降雨已经开始从北部和西部地区减弱,不过季风已经给夏季油籽作物带来了充足的雨水。今年印度大豆单产有望恢复。虽然上季大豆期末库存充足,棉花种植效益良好,但是印度农户并未大幅减少大豆播种面积。2010年印度大豆播种面积达到了950万公顷,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900万公顷,上年为960万公顷。因而,2010/11年度大豆产量数据上调了40万吨,为920万吨。由于大豆供应充足,因而2010/11年度印度大豆加工量将从上年的710万吨提高到790万吨。新豆上市供应已经刺激农户出售陈季大豆。在过去三个月里,印度豆粕出口表现出异常强劲的态势。2010/11年度印度豆粕出口量有望从上年的295万吨增至32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