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间隙,当投资者被国际金价1300美元/盎司的天价吸引的时候,或许他们还没有注意到,久违的棉花价格也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地步。昨日郑棉1105合约收于22185元/吨,再次刷新上市以来高点,涨幅2.68%,成交量约125.6万手。而在过去两个月,郑州期棉指数已经飙升了约30%。现货方面,9月28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 328)收于21836元/吨,较前一日上涨581元/吨,再次刷新十年新高。
有业内人士称,棉价的剧烈上涨,市场对灾害天气的炒作难脱其责。农业部种植司副司长马淑萍曾在首届“郑州农产品期货(棉花)高峰论坛”上谈到,今年棉花由于在播种期间遭遇了低温、阴雨,整个生长期都向后推迟,长势不如往年,今年全国的棉花收成将取决于9、10月不出现天气灾害。在9月27日召开的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亦强调,目前棉花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国内棉花离大量上市还有一段时间,未来天气尚不确定,这些都容易引发市场投机炒作和价格异常波动。受天气影响,新棉大量上市要到10月中旬,比常年推迟10~20天。如后期气候正常,棉花全年总产量将比上年略减。
就连美盘棉花也来凑热闹。截至发稿,ICE棉花期货12月合约价格已涨至105.55美分/磅。该棉花合约过去两个月已加速拉升了约40%,其收盘价格在最近的一周时间里多次刷新纪录高位。
面对内外盘的汹涌涨势,今年8月10日起,国储启动了“开仓放棉”,即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拍卖国家储备棉60万吨,以稳定国内棉价。9月27日,相关部门又正式公布了增加国家储备棉40万吨出库销售的计划,此举旨在缓解因天气原因所导致的新棉上市推迟而带来的市场紧缺。
然而,从期货盘面观察,投机资金对抛储政策的反应似乎有些麻木,更看不出资金大规模撤离棉花期货的影子。尽管距离国庆长假还有两个交易日,昨日郑棉期货主力1105合约的成交量也只是较前日176万手的天量略有下降,持仓量却小幅增加至38万手。这一成绩还是建立在诸多期货公司提高客户保证金水平的基础上,据记者从上海多家期货公司客服部门处了解,截至9月28日结算时起,棉花期货的客户交易保证金从15%大幅上调至24%。
更离奇的是,自8月10日中储棉“开仓放棉”首日至9月27日,国储棉拍卖的加权平均成交价却从18208元/吨猛涨至21776元/吨(折合328级棉花价格为22374元/吨)。
“大宗原材料‘越抛越涨’其实十分常见,棉花抛储也不例外。”上海中期分析师见惊雷表示。
据其介绍,棉花的抛储并不是以最低价抛售,而是采取竞拍方式,最终价高者得。他同时指出,国内棉花的抛储量也较少,难以对期现价格起到实际的抑制作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国内抛储政策不断推出,但棉价上涨的关键原因可能还是全球棉花供需存在缺口,国内政策难掩全球缺棉的窘境,这才造成棉价“越抛越涨”的假象。
据美国农业部评估,世界棉花消费量自2005/2006年就一直大于产量,导致全球棉花库存紧张。2009/2010年产量-消费量缺口扩大到1600万包(一包约为170公斤),2010年/2011年预计缩窄至350万包,然而,世界期末库存不断萎缩导致全球棉花价格持续上涨。该机构称,2010/2011年全球棉花库存预计连续第四年下降,降至14年最低水平。
不过,在种种利好之下,很多国内经纪商却不推荐在棉价的历史高位“逢高加码”。北京中期报告称,考虑棉价高位运行、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以及国家增加抛储量等因素,建议投资者节前最后两个交易日调整到一个合理的持仓比例,以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