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观点 » 正文

供需缺口或被夸大 棉价后市涨升空间不大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6-21  
    进入6月中旬,国内棉花现货、郑棉期货和商品棉电子撮合的价格连续高位补涨引起用棉企业、国家有关部门和投机资金的关注,郑期CF1009和MA1009这一轮反弹的高点分别触及18150元/吨和18170元/吨,距年度高点均只有一步之遥,但总体来看,郑棉期货的表现要比商品棉电子撮合理性很多。截至6月17日,内地二、三级棉的报价集中在18500—18800元/吨和18200—18500元/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三级棉的内地仓库提货价在18900—19100元/吨、18500—18800元/吨,二级与三级棉的差价普遍缩小至100—200元/吨,而且目前棉花市场上新疆棉的流通量减少,部分兵团棉报价要么“有价无市”,要么“有价无货”。

    与6月份国内期现货市场同向上涨表现不同,ICE仍未摆脱大宗农产品持续弱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近月合约仍在80美分附近做“钟摆”运动,而随着6、7月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新棉陆续加工上市,国际棉价的大涨行情受到多方质疑。据笔者了解,5、6月份中国各主港保税区外棉的通关量大幅增加,中国用棉企业和贸易商的进口热情高涨,主要原因,一是5月份有关部门增发的80万吨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逐渐落实到位,从配棉的角度看,新疆棉和外棉成为短期消费主体,地产棉的供应则被忽略;二是外棉的价格优势6月份非常突出,棉纺厂抓紧时间补充原料库存,如6月17日美棉E/MOT SM和/MOT M的报价集中在97.50—97.60美分/磅、95.60—95.70美分/磅,滑准关税下的港口净重提货价分别为17630—17650元/吨、17250—17300元/吨,较国内同级别新疆棉低1200—1400元/吨;三是随国内现货和电子盘再现涨势,囤棉企业惜售情绪比较高,很多棉企都“压着卖”,计划7月份才集中出货,三级棉的销售预期普遍在19000元/吨以上,棉纺厂被迫采购高等级外棉。据了解,目前几大国际棉商手中的现货存量都非常少,有的棉商5月中旬就开始放假,因此目前保税区的棉花货权大多属于国内棉花贸易商和代理企业,报价也以人民币为主。

    近日关于国家将出台抛售60万吨国储棉和增发100万吨(首批70万吨)棉花进口配额的消息不胫而走,用棉企业普遍表示希望调控措施尽快落实,使企业及时补充高等级棉花资源,为8、9月份“青黄不接期”做储备。据笔者调查,目前相当一部分10万锭以上的棉纺厂棉花库存基本能坚持到8月底或9月中旬(新疆未运出棉花和未到港的进口棉包括在内),因此实际棉花需求缺口在30—45天,按5、6月份的单月消费量来看,缺口在80万—120万吨,因此60万吨国储棉再加上70万吨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基本可以填平棉花供应缺口,而且由于抛储的棉花以2008/2009年度收储的新疆棉为主,棉花品级和指标完全可以满足用棉企业的纺纱需求,因此及时抛储,稳定棉花供需局面可谓“水到渠成”。业内普遍认为若再增发70万吨棉花进口配额国际市场将无棉花可供中国企业进口,笔者倒不这么认为,简单从供需角度来看,至6月中旬,国际市场美棉、澳棉、西非棉、中亚棉及其他棉花主产地至少还有180万—200万吨棉花可供流通,印度棉出口近日再次解禁,而且7月份开始总产250万吨以上的巴基斯坦的棉花将陆续加工上市。某国际大棉商表示,不要妄猜全球还有多少棉花,只要价格涨至100美分/磅以上,棉农合作组织和其他棉企都将有棉花卖给国际棉商,满足中国进口70万吨问题不大,关键看价格。

     针对棉价持续上涨,棉花企业囤棉炒作,中游棉纺织企业担心7、8月份棉价出现大幅波动,进而影响到前期订单的执行和利润。从对河南、湖北、山东、河北四省的近100家棉纺织企业调查来看,目前三级棉的综合采购成本在14000—16000元/吨(到厂),只有少部分棉纺厂的纺纱用棉成本在17000—18000元/吨,棉纺厂的实际利润要高于业内预期,如据笔者统计,分别按当时棉价计算,2009年9月份三级棉同C32棉纱的差价为5300—5500元/吨,但今年6月中旬,二者间的差价已达到8000—9000元/吨,若实际棉花采购成本低于16000元/吨,则二者间的差价达到11500元/吨以上,棉纺厂工人工资上涨、运输成本增加、财务费用上升均可消化,一些纺纱的净利润达到近十年高点,棉纱销售形势仍“高温不退”,大多订单是100%预付款,因此纺企采购棉花鲜有赊欠,有的也采取全款预订。而一些中小棉纺厂却深受棉价上涨拖累,由于资金不足、采购能力有限、销售回款缓慢,小厂一方面采购棉花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只能随行就市使用高价棉,抵御棉价波动风险的能力大幅下降。总的来看,大部分棉纺厂短期并不希望棉花价格有较大的波动,而是以平稳为主。其一,棉价下跌将推翻整个产业链的“多米诺骨牌”,棉纱跌幅必将超过棉花,纺纱利润重新分配,下游织造、服装厂的产销压力将平行上移,棉纺厂、棉企的压力陡增;其二,一些棉花等原料库存在2—3个月甚至更长的棉纺厂担心棉价下跌,原料大幅贬值,若棉价跌幅过大,原料在仓库中就已出现亏损,企业将受到纺纱降价、原料下滑双重打击;其三,部分企业资金主要通过棉纱、坯布或棉花在银行抵押获得贷款,一旦产品和原料价格下滑,企业获得贷款的支持力度将下降,而且一旦降幅较大,银行为了规避风险或将提前回收贷款。而一些棉花库存仅15—20天的棉纺企业则希望棉价短期有调整,一方面降低棉花企业的“捂棉惜售”情绪,社会流通量上升;另一方面降低原料成本压力,企业敢于积极接内、外销订单。

    据了解,近日山东某大型棉纺织企业从河北、山东、河南等主产棉区大量收购三、四、五级棉花,而且全部是厂家提货,100%现款,但效果并不明显,囤棉企业大多“不买账”,出手的也多是四、五级皮棉。而浙江几家大型棉纺厂则表现比较平稳,在4—6月份及时补充了棉花库存,大多能坚持到9、10月份,企业采购人员表示,目前企业并不缺棉花,报价主要参照港口外棉的净重价格,10—12月份新棉集中上市才是备货的时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