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初,在大连棕榈油领涨下,菜籽油和豆油震荡上扬,不断试探前期高点。随后因市场担忧流动性紧缩,商品期货大幅跳水,油脂也未能幸免。
短期压力显著
宏观面看,市场对流动性回收的担忧令商品市场承压。2009年底连续12周共计净回笼资金7140亿元,上周四(1月7日)央行发行600亿3个月期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1.3684%,较上次涨4个基点,使得市场猜测央行正采取措施回收流动性。
政策面而言,临储菜油的轮换政策、棕榈油库存超预期和南美天气良好对油脂价格产生一定压力。市场传言,截至今年1月份上旬,国储菜油共投放近20万吨,投放价格集中在8300元/吨以上,占中储累计收购总量14%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节前油脂价格大幅上涨的预期。
此外,1月11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公布了12月份棕榈油供需报告,库存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对棕榈油市场较为利空。报告显示,12月份该国棕榈油产量152万吨,较11月减少4.7%至7.5万吨,减幅低于市场预计的10%;12月份出口120万吨,环比下滑20%;12月底棕榈油库存224万吨,较上月的193万吨提高31万吨或16%,创2008年12月份以来最高值。值得一提的是,南美良好天气总体利空美豆盘面,也抑制了豆油涨势。
底部仍有强支撑
中期来看,政府政策性支撑、国产油菜籽产量下滑预期和进口油菜籽数量减少等因素,将对菜籽油价格底部构成强力支撑。
去年12月31日,政府在文件中明确内蒙古、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等春播油菜产区油菜籽收购的执行期延长至2010年2月底。同时,储备植物油抛售将以顺价销售为主,并不以打压价格为目的。以油菜籽为例,按照今年中央储备系统的托市(国产)油菜籽收购成本,以及当时入储的菜粕市场价格,包括后续的加工补贴和仓库储备费用折算,政府抛储的四级菜油成本底部区间应在8300-8500元/吨以上,这也意味着节前菜油期、现货市场的下行支撑位仍有望固守在8000元/吨以上。
天气方面,近期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等地普遍出现强降温,这将严重威胁上述冬菜籽主产区的油菜长势。总体来看, 2009年秋季开始的干旱,11月份的初雪,以及本次大雪降温天气都不利于国产菜籽单产的提高,产量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
此外,由于12月25日起我国政府开始执行新的进口油菜籽质检政策,对进口船货中的“黑胫病”病毒采取零容忍、指定地点加工等新措施,同时要求加拿大政府主产区实行油菜作物的动态监测与报告制度,这使得来自中国买家的询盘、采购和装货都几近停滞,未来进口油菜籽数量的减少将有利于国内商业库存的消化,进而支撑菜籽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