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菜籽菜油 » 正文

棉花产业问冷暖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1-07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消费占到46%,全国有4000多万个植棉农户、涉及1.4亿棉农人口,纺织企业从业人员2000多万,创造产值逾千亿元。

    棉花价格的涨跌起伏牵动着整个棉花产业链条上棉农、棉花企业和纺织企业的神经。2008年度的低棉价挫伤了农民的植棉积极性,棉农叫苦不迭。由于植棉面积大幅减少,2009年国内棉花减产,产需缺口增大,棉价一路上扬。然而,面对一路“飘红”的高棉价,棉农是否增收,植棉积极性是否得到提振?纺织企业目前采购情况如何,如何应对高企的成本压力?

    新疆作为全国甚至全世界优质棉花生产加工基地,棉花产量占全国近40%。2009年,新疆棉花产量与运输困难问题一度成为投机资金利用炒作的因素之一。那么,新疆棉花市场基本情况如何?新疆棉花运输问题如何解决?

    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内纺织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随着全球经济企稳,国内纺织业是怎样的状况?行业拐点何时出现?

    本版文章将对目前棉花市场关心的热点问题一一解读。

    2009/2010年度疆棉产量将减少20%

    新疆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8/2009年度新疆棉花产量达到302万吨,但市场并不认可这个数据。按中纤局公布的棉花公检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4月10日的2008/2009年度新疆594家企业有269.5万吨棉花参与了公检,占官方统计的302万吨总产的89.23%。以此推算,2009/2010年度新疆未公检和小包棉花仅有32.5万吨,新疆1000多家收购企业中,剩余数百家企业仅收购32.5万吨?这个数据明显不合理。通过对2008/2009年度新疆棉花出疆补贴、年末疆内库存、新疆消费量等多重数据统计分析,市场得出2008/2009年度新疆产量达到350万吨左右的观点,而这个观点被市场普遍认可。

    2009/2010年度疆棉产量预估

    我们在2009年9月曾经分析预期2009年新疆棉花总产减少18%左右,考虑9月天气对单产的影响,新疆棉花总产下降幅度可能在22%左右,按2008/2009年度新疆350万吨总产计算,2009/2010年度新疆棉花总产量预期在273万吨左右。

    据最新的新疆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0年度新疆兵团棉花产量为112万吨,地方产量为163万吨,合计达到275万吨。而截止到2009年12月10日,新疆地方累计收购169.82万吨棉花,考虑部分兵团棉花流入地方企业及棉农、棉贩囤积棉花,且目前新疆仍有零星收购及部分地区地里仍有棉花未采摘的情况,笔者认为2009/2010年度新疆棉花总产量达到280万吨相对合理,较上年度的350万吨减少20%。

    据分析数据,新疆北疆地区占全疆40%左右产量,南疆占60%左右产量,而2009/2010年度北疆减产幅度大于南疆,北疆棉花占比将继续下降。我们大致推算2009/2010年度新疆各地产量,北疆以昌吉、石河子、五家渠、奎屯、博乐地区为主棉花总产在95万吨左右,以哈密、吐鲁番为主的东疆产量在10万吨左右,而以库尔勒、阿克苏、喀什为主的南疆地区产量在170万吨左右。而从地区来看,石河子、奎屯、库尔勒、阿克苏、喀什是新疆棉花五大主产区,因此关注新疆棉花需要重点关注上述五个地区,特别是南疆的库尔勒、阿克苏与喀什地区。

    近两年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减棉、增粮、增畜、增果”方针,目前来看,阿克苏地区的林果业已经初具规模,虽然政府的政策可能导致部分土地流失,且林果业挤占的土地已难以再次变为耕地,未来新疆棉花种植可能萎缩。但新疆的可开垦荒地将成为候补土地资源,政府的方针虽有可能改变新疆种植结构,但对棉花这个新疆主力农产品的影响作用有限,市场关注的依然是棉花价格。

    新疆棉花种植以高投入高产出而著称,2009/2010年度新疆籽棉收购价格由最初的5.8元/公斤上涨至最后的超过7元/公斤,主流收购价格在6.8元/公斤左右。以新疆本年度平均亩产籽棉280公斤计算,亩收入达到1904元。而计算人工、物化、承包等费用后,亩投入不超过1200元/吨,即2009年新疆棉农亩收益可以达到704元,利润率达到59%,高额的投资回报将刺激2010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增加。

    虽然市场传闻2010年中国棉花种植面积将继续下降,但笔者认为按照中国农民的种植习惯与思维方式,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极低,至少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继续减少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春节后疆棉运输压力将得到缓解

    新疆是国内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在2008/2009年,按官方预测的新疆302万吨产量计算,占全国总产的37.75%,仅可满足中国30%的消费需求,新疆棉花在国内棉花市场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运输是制约新疆棉花发展的主要瓶颈。棉花从新疆到内地的运输费用最少达到500元/吨以上,加上新疆棉花质量上乘,售价偏高,在纺织企业严格控制成本的时代,新疆棉在价格上缺乏竞争力。为解决此问题,扶持新疆棉花产业,将新疆建设成为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从 2007/2008年度开始政府对新疆棉出疆补贴铁路运费400元/吨,大幅降低新疆棉运输成本,补贴截止到2009/2010年度,但据笔者了解,如无意外,运输补贴在未来将作为常态存在。

    运输成本虽然在补贴400元/吨后大幅降低,新疆棉在内地市场竞争力大幅增加,但运输紧张使新疆棉难以及时供应市场,这成为制约新疆棉发展的瓶颈之一,也是近期郑棉市场炒作棉价的利好因素之一。往年一般是地产棉“打前半场”,新疆棉“打后半场”,新疆棉基本在春节后可大量供应内地市场。每年年底新疆铁路部门早早完成全年计划,在11—12月压缩运力,这导致年底新疆棉出疆运力紧张。但元旦后新的年度开始,铁路部分用于发运棉花的车皮将增加,春节客流高峰期过后,棉花运输基本恢复正常,这也是历年来新疆棉“主打后半场”的主要原因。

    目前来看,春节过后新疆棉将集中涌入内地市场,市场炒作新疆棉花运输紧张的基础已经不存在,对近期市场投机资金过度炒作郑棉的情况不可乐观,谨防2010年春节后中间商囤积的棉花因进口棉与新疆棉的冲击而大量涌入市场,防止市场重演2003/2004年度的历史。

    纺织业迎来拐点年

    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内纺织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在2009年国内一揽子计划大力刺激下,经济逐渐企稳,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复苏迹象,那么纺织业究竟是什么样的状况?其行业拐点何时出现?笔者认为,纺织业出口外需和内销状况是否企稳回暖,可以作为判断该行业拐点是否来临的风向标。

    各领先指标风向偏正面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纺织服装行业逐步陷入低迷,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也从前几年20%—30%的高速增长迅速滑落,2008年全年全行业投资增长仅为6.36%,是2000年以来最低增幅。进入2009 年,一季度行业投资增速进一步下滑,4月开始明显反弹,随后逐月稳步回升。统计显示,2009年1—11月纺织全行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703.5 亿元,同比增长9.78%,高于2008年,虽然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比仍明显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纺织业复苏持续进行中,行业参与者对未来预期逐步乐观。

    行业PMI指数触底回升。作为行业景气度的一个直观反映指标,纺织和服装两个子行业的 PMI 指数均从2008年10月开始快速下滑,并在2009年1月出现2005年以来的低谷,这也与行业景气度的时间节点十分吻合。而从2009年3、4月份开始又逐渐回升至50的临界值。统计显示,10月纺织业和服装制造业的PMI 指数分别为53.1和61.4,连续两个月和三个月站在景气分界点之上。其中,服装制造业10月PMI值高出同期制造业整体PMI值6.2,已经达到2007年行业景气高点时的水平。

    出口重新扮演行业发展主推手

    纺织业作为最典型的出口型行业之一,其行业对外依存度超过50%,因此出口能否回暖并恢复是影响行业复苏并转折的关键因素。

    目前纺织品出口金额虽然仍同比下降,但下降幅度正逐渐收窄。统计显示,2009年1—11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出口1446.7 亿美元,其中纺织品552.4亿美元、服装894.3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11.88%、10.97%和12.44%。

    第106届广交会的交易情况,也预示了纺织业出口有回暖的迹象。纺织品服装成交34.2亿美元,同比增长5.9%,占商品总成交额的11.2%。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成交17.9亿美元,同比增长10.5%;纺织品成交16.3亿美元,增长1.4%。这预示着市场逐渐恢复,危机爆发前积压库存逐渐消化,纺织业出口正在走出低谷。

    另外,即使在危机中,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份额仍保持提升。统计显示,1990—2008年,全球纺织服装出口额由1990年的2200.75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6384.7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10%,而中国占全球纺织服装出口额的比重由1990年的7.95%提高至30.26%,份额提升的速度远超出需求增加的速度。再从出口结构上看,我国纺织出口主要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主,分析近年欧盟和美国纺织服装进口数据可以发现,即便在危机中我国占其进口比重也是不断攀升。截至2009 年9 月,我国占美国纺织服装进口额的比重为38.52%,截至2008 年,我国占欧盟纺织服装进口额的比重为38.94%。欧盟和美国对我国纺织出口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欧美经济的逐渐企稳,对纺织品的需求也正在慢慢恢复,预计我国纺织业将进入复苏通道,2010年有望实现正增长。

     内需拉动不断增强

    从国内服装纺织零售市场看,其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相对滞后,2008年全年国内服装类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9%,高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个百分点。而从2009年开始,行业的持续低迷和部分出口回流的冲击导致国内服装纺织零售增速也出现明显的下降,但从3月份开始快速恢复,目前已恢复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2009 年10月,规模以上企业服装、鞋帽、针织品的零售额为426.30亿元,同比增长25.68%;2009年1—10月累计零售额为3607.80亿元,同比增长20.61%。

    一般纺织服装作为必需消费品,会随与收入水平的提高而稳步增长。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的稳步提升,以及国家持续的消费刺激政策大力推行,2010年国内纺织服装消费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综上所述,通过考量纺织业的各项经济指标以及纺织出口、内销等状况,笔者认为可随着2009年第一季度行业最坏阶段已经过去,正处于从底部逐渐回升的阶段。随着外需回升,纺织业出口逐步复苏并现正增长,内需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笔者预计2010年国内纺织行业将重新迎来新一轮增长的拐点。

    棉价上扬几家欢喜几家愁———山东德州市2009年度棉花产购销情况调查

    近年来棉价的大起大落,给棉花产业链上的棉农、棉企、纺企带来了抹不去的伤痛。2003年度棉价像过山车一样暴涨暴跌,给棉花企业造成了严重损失,有的企业到现在还未缓过劲来,同时也造成了2004年度棉价大幅下跌,给棉农造成了严重损失。2008年度的低棉价,造成2009年度植棉面积大幅减少,棉价上升又使刚从金融风暴重创下“死里逃生”的纺织企业想方设法应对成本压力。

    笔者认为,棉花市场要讲求棉农、棉企、纺企均衡发展,棉价稳定对各方都有利,棉价大起大落不利于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面积减少 棉价上扬

    山东省德州市是全国重点产棉区之一,常年植棉面积200万—300万亩。受2008年棉花价格低迷、农资价格较高、植棉比较效益下降等因素影响,2009年德州市植棉面积减少到232万亩,比上年下降19%,降至7年来最低点。9月上旬,当地持续多天阴雨天气,棉花质量和产量大受影响,棉花减产20%以上。

    2009年新棉上市以来,当地籽棉收购价格一路上扬,从9月初的3元/斤左右上涨到12月底的3.65元/斤以上,比2008年同期上涨了60%,超过了2003年度3.60元/斤的历史最高价位,创历史新高。

    支撑棉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一是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国内棉花减产,产需缺口较大。2009年全国棉花总产量预计比2008年减少10%左右,是2000年以来棉花产量的最大降幅。德州市棉花总产更是减少37%。二是国庆节后棉油、棉粕、短绒等棉副产品价格快速上升,棉籽收购价从国庆节前的1.20元/斤上涨到12月份的1.55元/斤以上,比2008年同期上涨78%。三是由于棉花减产,棉企普遍看好后市,各企业相互抬价抢购,推高了棉价。四是新疆棉外运困难,造成内地暂时性资源短缺。五是纺织行业逐步回暖,用棉需求量上升,国内棉花缺口扩大。

    由于受全国棉花减产及粮价走高、种粮收益较好等因素影响,棉农对棉价期望值较高,特别是国庆节后棉价不断上涨,更加重了棉农的惜售心理,普遍等待观望,交售进度缓慢。

    棉花企业如履薄冰

    棉价走高,棉农当然高兴,忙活了一年总算有个好收成。但处在棉花产业链中间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却高兴不起来。2009年9月份新棉上市以来,部分棉花企业认为后市会走高,相互抬价抢购,致使籽棉收购价格一直偏高,随收随加随销基本无利润或亏损100—200元/吨,购销价格倒挂。多数棉花企业收购资金来自社会集资或商业银行贷款,月息1分上下,一个月光利息费用就达130多元。

    面对收了即亏损的市场局势,干了十几年的老棉企也迷茫了,收还是不收,不少企业冒着风险、硬着头皮开秤收购。假若皮棉价格后市走平或走低,棉花企业将出现严重亏损,重现2003年度的惨剧。幸好2009年皮棉价格也持续走高,已从9月初13000元/吨上升到12月底的15100元/吨。前期收购存着没有出售的,利润可观。

    据调查,德州市共有680多家棉花加工企业(其中400吨打包机型70多家),2009年参与收购的有360多家,半数企业因收购无利润、风险较大或由于资金问题而没有开秤收购。截止到12月底,德州市籽棉收购进入尾声,收购进度80%左右,企业平均销售量70%左右。预计春节前收购进度在90%左右,比2008年度提前2个月结束收购。

    种棉比较效益不高

    据德州市棉花协会调查,2009年棉价虽然创历史新高,但种棉比较效益并不高。

    2009年德州市平均亩产籽棉仅有420斤左右,而正常年份520斤以上。若按平均销售价格 3.50元/斤计算,亩产值1470元,扣除直接成本376元,亩纯收入1094元。

    与种粮比较:2009年粮食价格上涨较快,平均小麦每斤0.98元、玉米每斤0.88元,若按种一季小麦(平均亩产1000斤)、一季玉米(平均亩产1120斤)计算,亩产值1966元,扣除成本再加上每亩84元的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亩纯收入1350元,种粮比种棉每亩多收入256元左右。

    与种辣椒比较:德州市近几年辣椒面积逐渐增多,今年辣椒价格较高,每斤7元多,按平均亩产700斤计算,亩产值5000元左右,扣除种植成本450元和雇人采摘成本300元,亩纯收入4250元,比种棉多收入3150元。

    如果按正常年份亩产籽棉520斤,按近年最高价格3.50元/斤计算,亩产值1820元,扣除成本后亩纯收入1400元左右,与种粮收益基本相当。但2009年的棉价是历史最高年份(2008年籽棉平均售价仅有2.40元/斤),今后能否保持这样高的棉价很难说。

    近年来,种粮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强度减轻,用工减少。种棉投入多、机械作业率低、劳动用工多、风险大。种粮有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种棉仅有棉花良种补贴,且补给良种企业而不直补给棉农。目前,农村近70%的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月收入一两千元,远比种棉挣钱多。

    植棉比较效益下降、农民挣钱门路的多样化,使农民植棉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据调查,2009年在棉价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德州市秋种拔棉种麦的仍有10%左右,预计2010年植棉面积仅有200万亩左右,降至十年来最低点。

    纺织企业积极应对成本压力

    山东是我国纺织服装制造业发达和纺织企业密集地区,全省纺棉需求量在400万吨以上,占到全国棉花需求量的三成左右,而实际棉花产量仅100万吨左右。德州市有棉纺织企业180多家,纺纱能力450万锭,年用棉量50万吨左右,全市棉花自给率不到50%,产不足需的矛盾更加突出,对价格和市场变化比较敏感。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纺织品出口受阻,国内纺织行业严重不景气。2009年企业订单开始增多、整个行业刚刚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时,棉花紧缺、棉价高涨、疆棉运输困难等问题再次让棉纺企业苦不堪言,目前各企业仅仅是维持生产而已。

    原材料成本增大,让本来就利润微薄的纺织企业雪上加霜,许多纺织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据调查,德州市大多棉纺企业库存棉花不足1个月,有的纺企库存仅10天左右,随用随买。

    针对目前棉价的高位运行,德州市部分纺织企业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采用非棉纤维化解高价棉花的影响。德棉股份、德州华源科技、德州恒丰纺织、陵县宝鼎纺织等企业加大了对天丝、莫代尔、牛奶纤维、竹纤维、玉米纤维、大豆纤维等新型纤维以及羊绒、狐狸绒、蚕丝等动物纤维的应用和新产品开发,市场前景较好。非棉纤维用量占比逐步提高,其中:德棉股份占11%、华源科技占72%、恒丰纺织占49%、宝鼎纺织占65%。

    棉花产业亟需政策支持

    面对2009年植棉面积减少、种棉比较效益下降的现实,今后棉花产业将走向何处?业内专家认为,国家应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整,既要保护棉农利益,保持棉花种植面积的相对稳定,又要保证国内纺织用棉的需求,促进棉花市场的稳定和持续健康发展。

    为此,笔者认为有几项建议可供参考,一是根据国内棉花缺口情况,适时适量发放进口配额;二是参照种粮补贴办法,出台种棉补贴;三是将棉花良种补贴直接补给棉农;四是增加棉花种植农资综合补贴;五是出台扶持棉花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六是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在主产棉区建立优质棉基地县。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