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观点 » 正文

11月份国内食用油市场行情综述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2-03  
一、市场行情回顾

  进入四季度以来,食用油脂市场开始了一轮持续上涨的单边行情,在短短的一个半月之内,成功回收了三季度的跌幅。在国内现货市场上,三大油脂从9月29日反弹至今,豆油涨幅达到18.16%,棕榈油涨幅达到15.67%,菜籽油涨幅达到14.14%。同时,国内期货市场也普遍进入上涨通道,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指数反弹大约17%,棕榈油指数反弹约15%,菜籽油指数反弹约13%。其中,菜籽油主力1009合约创出近一年来的新高。期现货价格的上涨开始向终端市场扩散,近期品牌小包装大豆油也开始全线上调批发价,北京地区小包装大豆油涨幅在1.30-3.80%,没有上调价格的省份终端市场也在酝酿提价。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价创下3个月来的新高,豆油期价创下6个月来的新高。

  造成食用油市场连续走强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球需求旺盛,特别是我国的需求远远高于预期水平,加上南美陈豆供应枯竭,美国大豆出口旺盛,支持了美国大豆和豆油期货价格上涨。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09/10年度迄今为止,美国对华大豆的销售总量为168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03%。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情况较好,11月的出口量是今年以来月度同期装运量的最高水平。二是美元汇率再创去年8 月中旬以来的新低,原油期货价格固守年内高位,国际市场上大豆、豆油和棕榈油期价连续走高,导致进口大豆、豆油、棕榈油成本上涨,推动了国内价格反弹。三是我国部分地区现货供给偏紧。近几个月我国大豆到港量连续减少,从6月份的471万吨减至10月的252万吨。各地大豆压榨企业开工数量恢复缓慢,造成局部地区豆油货源短期偏紧,助推豆油现货价格快速攀高。四是国内暴雪天气催生农产品升势。11月9日以来,我国很多地区出现雨雪天气,对农产品储存和运输带来不利影响,相对于往年而言,今年降雪太早,对于湖北、安徽、江苏等油菜主产区刚刚下种不久的油菜形成考验,引起期货市场的多个相关品种特别是菜籽油价格的异常波动。五是运费上涨使得大豆进口成本加大。本月上中旬,国际市场粮船运价持续上涨。其中美湾和巴西到我国南方港口运费比上月末上涨了13.1-14.6%。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比上月末上涨41.1%。运费价格的上涨推升了我国进口大豆成本。六是国内国储油料托市收购政策及限制进口菜籽的政策支撑。

  (一)油料市场行情

  国内市场:

  大豆:进入11月份以来,在国家收储政策和农民惜售的支撑下,国内大豆价格稳中略升。目前农民仍然惜售大豆,中间商前期收购了一些大豆,目前出货数量较少,收购积极性不高。油厂方面相继拿到财政补贴的大豆,货源得到保障,收购大豆积极性降低。进入11月份以来,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连续上涨,特别是11月26日,受国家出台的大豆收储政策的提振,收盘全线飘红,1009主力合约收盘价创出年内新高。
本月进行了四次国储大豆拍卖交易,前两次实际成交0.24万吨,成交率0.79%,后两次全部流拍。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通知,自2009年12月1日开始,暂停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国家临时存储玉米、大豆竞价交易。

  全国部分地区大豆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对比表     单位:元/吨

  11月27日 较月初 幅度(%)
东北大豆收购价 3640-3720 上涨20-80 0.55-2.25
国产大豆入厂价 3720-3760 上涨20-60 0.54-1.64
进口大豆交货价 4000 上涨100-150 2.56-3.90
大商所大豆1005期货合约收盘价 3901 上涨235 6.41

  油菜籽:自10月下旬以来,受我国禁止进口黑胫病油菜籽、食用油价格上涨以及国储大量收购菜籽、货源紧张等利好的影响,国内菜籽收购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当前西北地区菜籽收购价集中在3800-4000元/吨,较上月底上涨100-240元/吨。

  目前长江流域油菜种植已经结束,据农业部预计,今年我国秋播油菜播种面积基本稳定,播种期间多数地区土壤墒情较好,进展总体顺利。其中湖北省农业厅预计,今年湖北省油菜播种面积预计为1850万亩,比去年增加100万亩,播种面积为全国之首;四川省农业厅预计,今年四川省油菜播种面积为1451.5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46.6万亩,保持全国第二的地位。目前长江流域多数地区油菜正处于幼苗生长阶段,近期江苏、安徽、湖北、江西及湖南北部等地出现的低温雨雪天气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多数地区油菜长势较好。

  菜粕:进入11月份以来,由于我国油菜籽货源紧张,价格上涨,菜粕库存紧张,加之豆粕和棉粕价格上涨,菜粕性价比凸显,菜粕市场购销空前活跃,油厂提价意愿较强,菜粕市场涨势不断。截止11月27日,菜粕出厂价集中于2100-2300元/吨,较月初上涨180-260元/吨,涨幅8.91%-13.40%。

  国际市场:进入11月份以来,国际市场需求强劲,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价和加拿大温尼伯商品交易所(ICE)油菜籽期价振荡走高。

  国际食用油料期货价格变化情况对比表             单位:元/吨

品种 40144 较月初 幅度(%)
CBOT大豆11月合约(单位:美分/蒲式耳) 1053 上涨75 7.67
ICE菜籽11月合约 (单位:加元/吨) 407.9 上涨12.3 3.11

 (二)食用油脂市场行情

  国内市场:进入11月份以来,国内现货市场看涨信心增强,市场购销活跃,三大食用油现货和小包装油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其中,豆油涨幅最大,菜籽油涨幅相对较小。

  全国部分地区食用油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对比表   单位:元/吨
 

  40144 较月初 幅度(%)
四级豆油出厂价 7400-8050 上涨500-850 7.19-11.81
四级菜籽油出厂价 8150-8650 上涨350-450 4.38-5.84
24度棕榈油港口交货价 6300-6450 上涨330-450 5.53-7.50

  期货方面:进入11月份以来,国内三大食用油脂期价整体上涨,棕榈油涨幅最高,菜籽油涨幅相对较低。

  国际市场:进入11月份以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期货价格和马来西亚衍生品期货交易所(BMD)棕榈油期货价格连续上涨。

  食用油期货价格变化情况对比表

  40144 较月初 幅度(%)
国内菜籽油1005合约收盘价(元/吨) 8130元/吨 上涨234 2.96
国内豆油1009合约收盘价(元/吨) 7586元/吨 上涨362 5.01
国内棕榈油1009合约收盘价(元/吨) 6526元/吨 上涨446 7.34
CBOT豆油12月合约 40.1美分/镑 上涨3.7 10.16
BMD毛棕榈油12月合约 2482令吉/吨 上涨274 12.41

  二、后期行情走势分析

  (一)经济回暖势头向好,货币政策宽松,通胀预期增强,外围市场继续保持强势,将对食用油市场形成强力支撑。一是近期G20各国财长达成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共识",这表明后期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继续充裕,美元走势仍将持续疲弱,市场对于通胀的预期加强,有可能在近一段时间内继续吸引投机资金进场,进而会加速国际商品市场的整体反弹势头。二是自2008年年底以来,大宗商品有色金属铜、黄金、石油价格都纷纷强劲反弹,而CBOT豆类及油脂类价格上涨幅度远不如工业品,工农产品的比价扩大,农产品存在补涨的需求。三是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重新引发了植物油脂产品的生物能源需求,有利于食用油产品的价格上行。

  (二)大豆方面,一是国际市场需求旺盛,3月份之前南美地区大豆供应枯竭仍将在近期内支撑国际大豆市场走强。二是进口大豆价格上涨,目前的港口分销价格达到4000元/吨,比一周前上涨150元/吨,黑龙江大豆与进口大豆的价差已经回到历史趋势线之上,国产大豆价格已具有优势,后期中间商及油厂收购积极性有望重新提高。三是按目前大豆收购价格及豆粕、豆油出厂价格测算,黑龙江油厂平均加工收益为90元/吨,比一周前提高70元/吨左右。市场对豆油价格持看涨预期,后期加工收益可能继续上升,油厂收购大豆积极性将会恢复。四是日前国家发布《关于做好2009年东北地区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称今年将继续在东北地区实行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其中,大豆(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3740元/吨, 对指定收购的大豆压榨企业和中储粮总公司一次性费用补贴0.08元/斤, 收储期限和补贴期限为2009年12月1日-2010年4月30日。当市场价格高于国家规定的临时收储价格一定幅度后,中央财政适时停止补贴。国家的这项收储政策将提高企业收购热情,进一步推动现货价格走高。因此,总体来看,在国内大豆减产、政府收储、农民惜售、进口大豆价格高企,压榨利润提高等因素影响下,大豆价格很可能上涨。

  (三)油菜籽方面,一是国内油菜籽货源紧张,菜粕库存不足使得后市价格上涨动力强劲。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自新年度油菜籽上市以来,国家共计收储了油菜籽472万吨,目前我国各主要菜籽产区可供收购数量不足10%,国储收购的这部分菜籽尚未进入市场进行流通。而根据我国政府关于停止进口携带有毒黑胫病菜籽的政策,至少在下一个油菜籽市场年度前,油菜籽进口基本停止。因此,后期油菜籽供应将处于紧张的局面。同时,菜粕库存的不足致使油厂对所剩菜籽的采购力度及加价意愿明显增强。二是目前长江流域油菜播种结束,面积基本稳定。虽然近期出现的低温雨雪天气对油菜生长影响并不明显,但农业气象专家表示,降温天气提前,油菜抗冻能力较差,如果气温长时间处于0 度以下,一些抗寒能力较弱的油菜苗可能会遭受冻害,不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和形成壮苗越冬,有可能会对油菜籽产量造成一定影响。三是今年国家给我省下达的政策性菜籽收购计划为24万吨,较去年增加7.5万吨,占今年总产量36.6万吨的65.57%,国家收储量较大,随着国家政策性收储的进行,市场上加工企业自营菜籽的收购难度将会加大,有望拉动我省后期油菜籽价格上涨。

  (四)豆油方面,一是在明年3月份南美大豆上市供应之前,国际市场豆油供给将向偏紧方向发展。同时,马来西亚及印尼棕榈油产量在达到高峰之后,将会逐渐下降,国际食用油供需面在未来3个月内出现新利空消息的可能性下降,价格存在进一步上涨的可能。二是油脂需求有所恢复。随着天气的转冷和临近年底,油脂需求有望进一步恢复,将有利于现货市场走高。三是近期CBOT豆油盘中期价创下6个月来的新高。按照目前外盘期价折算,今年12月至明年2月船期的进口南美毛豆油,到港完税成本已经升至8050-8200元/吨,较一周前上涨了300元/吨左右,比沿海四级豆油价格高700元/吨左右,达到今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11月23日,大商所豆油主力合约最高触及7868元/吨,但仍然低于进口成本的预期水平。国际市场豆油价格的快速上涨,将对国内食用油市场形成持续推动作用。总体来看,后期国内豆油价格存在进一步上涨空间。但是,预计11月份起进口大豆到货量将会逐步增加,且油厂开工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国内豆油供应将继续保持充裕的局面,豆油价格上涨的空间有限。

  (五)菜籽油方面,一是而受后期油菜籽原料供应减少的影响,油厂的挺价意愿增强将支撑菜籽油价格走强。二是季节性消费需求支撑菜籽油价格。年末至春节前这段时间历来是我国油脂产品的消费旺季,从历史年份看,年底到下一年初阶段价格普遍高于其它月份。而近期花生油价格的上涨,也将提振菜籽油的价格。因此,后期菜油价格更趋于易涨难跌。

  (六)棕榈油方面,一是近来马来西亚油棕榈产区出现暴雨以及洪涝灾害,威胁到油棕榈收获、加工生产以及运输,生产商预计11月份棕榈油产量可能比上月减少10-15%。同时,市场预计全球棕榈油库存将会下降,11月份以来,马来西亚出口的棕榈油数量是今年以来月度同期装运量的最高水平,出口需求强劲,这将推动价格不断走高。二是国际市场豆油与棕榈油价差处于较高水平,达到130 美元/吨,比过去3 个月平均水平提高70 美元/吨。市场认为,这很可能意味着豆油供给偏紧,并最终会导致棕榈油出口需求上升,拉升棕榈油价格。三是后期国内食用油需求将逐渐转旺。目前,港口库存总体水平进一步降低,库存总量在40.3 万吨,比一周前下降3.8 万吨。尽管目前棕榈油需求处于淡季,但当前的价位较低,华东地区一级豆油与24 度棕榈油价差达到1700元/吨,比月初提高300元/吨,是春节以来的最高水平,价格优势突出,这将受到中间商的青睐,从而会推动价格上涨。

  (七)尽管存在上述利好因素支撑市场走强,但是国内食用油料、油脂进口量持续放大,国内油脂供应相对充足,将给油脂后期市场带来一定压力。据中国海关最新进口数据显示,1-10 月份我国进口大豆348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3.2%;进口油菜籽267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227%;今年1-10月份我国进口植物油(含棕榈硬脂)总量将达到78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9.9%。其中,豆油进口量减少,进口豆油195.8 万吨,同比减少4.3%;棕榈油和菜籽油增加,进口棕榈油532.9 万吨,同比增长24%;进口菜籽油40.3万吨,同比增长99.5%。庞大的油料、油脂进口量将继续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产生压力。
  
  综上所述,目前的宏观经济势头良好,通胀预期下农产品价格存在补涨的需求,国家的政策因素以及近期国际、国内市场的供需状况也为食用油上涨提供良好时机,在众多利好因素影响下,预计后期食用油市场仍将稳中趋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