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观点 » 正文

益海嘉里逆市下降调和油价, 打政策擦边球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8-21  
     5月金龙鱼独自涨价潮未平,8月大幅下调风波又起。8月初,金龙鱼5L桶装调和油(原料为大豆)价格跌破50元,让原本抱有涨价预期的其他油脂商始料未及。自今年2月份首次降价以来,金龙鱼已3次调价,食用油业内人士向经济导报记者透露,频繁的价格涨跌背后,是金龙鱼的东家益海嘉里集团深耕大豆产业的图谋。

    “金龙鱼之所以逆市降价,是因为它可以利用大豆远期合约来弥补降价损失。”14日,鲁证期货大豆期货分析师李苑对导报记者表示,“对于外资企业的这种操作手段,如果中小油脂商不能有效应对,我国食用油市场恐陷入如2004年油脂商‘沦陷’的困境。”

    危险的“逆市下调”

    据导报记者了解,8月1日金龙鱼开始降价,调价产品主要涉及豆油、菜籽油和调和油3个系列品种,其中,主打产品5L桶装二代调和油由58元降至49.9元,比5月涨价前还便宜。

    5月份金龙鱼独自领涨后,其他油企一直没有跟进,而此次下调价格似乎更是“一厢情愿”。导报记者了解到,省内一线品牌如鲁花、龙大等都没有跟进,龙大食品有限公司食用油市场营销部曹姓负责人甚至向导报记者表示,“龙大不仅没有下调价格的计划,由于主打产品花生油受原料成本上涨压力,还可能微涨。”

    但也有“支撑不住”的。中粮集团旗下的福临门调和油迅速调价,下降幅度达8%;二线品牌如多力等则以特价促销的形式“暗降”,金龙鱼降价带给整个行业的压力凸显。

    金龙鱼的调价频率之高,幅度之大着实让同行措手不及。虽然多数油企没有跟进5月份的涨价风,但仍旧抱有涨价预期。据李苑分析,在新花生、大豆等原料尚未收获之时,供给相对紧张,原料价格持续走强,食用油价格也自然“水涨船高”。在很多中小油企还在犹豫是否也要跟涨之时,金龙鱼又开始“逆市”下调,让人不禁对其真正目的产生质疑。

    李苑对导报记者表示,这类似2004年油脂商的“沦陷困境”。2004年,我国上千家大大小小的油脂商受当时高亢行情吸引,举债从国外订购大量大豆,没想到大豆和油价急速暴跌,一些油脂商一夜之间破产倒闭,更多的则被外资企业收编,其中不乏益海嘉里的身影。

    当前,国内油脂商又面临食用油价格忽涨忽跌的局面。若按兵不动,恐怕市场份额难有保证;若降价跟进,利润又从何而来?尤其是中小油脂商,无论怎样日子都不好过,被益海嘉里这样的油脂大鳄整合重组恐怕在所难免。

    “吃干榨尽”大豆产业链

    益海嘉里为什么能规避价格忽涨忽跌带给自己的损失?利用调整终端产品的价格来影响原料大豆的价格预期,以期货合约的盈利弥补现货市场损失,是其首选方式。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在原料大豆价格看涨之时,成本压力增加,金龙鱼通过做空,买入大豆期货合约,便可在未来大豆涨价的时点按合约的低价购进大豆,成本压力骤减。李苑对国际大豆期货的分析也证实,“经过短期的调整,大豆期货价格会继续上行”,作为集加工生产、流通于一体的外资粮油巨头,益海嘉里“有技术也有实力参与大豆期货交易,而这也正是企业套期保值的最好路径”。

    不仅是食用油市场,益海嘉里也渐成豆奶行业的一员大将。2008年,益海嘉里收购已有22年历史的东北豆奶粉老品牌“晨星岛”及其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生产线,以多品牌组合全面进军豆奶粉市场。至此,益海嘉里的大豆业务范围包括大豆收购和贸易、初级油压榨、调和油和豆奶粉的生产销售、大豆期货,基本覆盖了大豆产业全链条。

    事实上,国家已经开始限制外资在我国大豆产业的扩张。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不再鼓励外资企业扩大大豆压榨产能。而逆市下降调和油价格,益海嘉里可以加速其整合中小油脂商的步伐,打政策的“擦边球”。

    “单从目前的降价风波看,国内油脂商尤其是中小规模者,应尽快普及期货套保的经营理念,尝试期货操作,最大程度地避免利润缺失。”李苑建议。“不过,从抵御外资角度说,真正做到‘我的地盘听我的’,国内油脂商要做的还很多。”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