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此机会,刘刚赶紧把还在自家西屋存放的500斤油菜籽拉到了县城。“前几天,油菜籽厂家的收购价还是1.7元/斤呢。当时我没有舍得卖,和去年相差太大了。但我多等了8天,就多卖了75块钱。”刘刚一边开着拖拉机,一边哼着小曲。
在回家的路上,刘刚突然赶到一阵晃眼。原来太阳终于穿破了层层乌云透出了一丝久违的阳光。回到家的刘刚听说明天的天气将是多云转晴。
同样,出现“多云转晴”的还有国产农作物市场。面临来势汹汹的进口农作物,我国收储政策出现重大调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国家启动油菜籽临时收储预案,收购价不低于1.85元/斤。
“此次的收储价格,折合成每吨价格为3700元,相比去年下调了700元,也低于目前进口油菜籽的价格(每吨4000元)。这是吸取了去年的经验教训后,所做的一次调整。”6月9日,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油品分析师陈丽娜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油菜籽的收储始于2008年。当时,油菜籽收储价折合为4400元/吨,比当时进口油菜籽每吨高出600元~700元。巨大价格差导致油菜籽进口量激增。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国内开始临时收储之后,在5个月之内,进口量达到104.35万吨,同比激增70%。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使用国产油菜籽的本土油脂企业几乎全线停产。据悉,四川、贵州和安徽等地区除了那些使用进口油菜籽的企业和代加工国储油菜籽的油厂还在继续生产外,国内油菜籽加工企业生产情况异常低迷,绝大多数工厂处于全线停工状态。“高价收储使得国外贸易商及国外农民受益,而背离了扶持国内农民的初衷。”陈丽娜说。
1.85元/斤的价格也得到了油菜种植者的认可。“虽然1.85元远没有达到去年的水平,但是已经高出了成本价(1.6元~1.8元)。至少我们已经不亏本了,也有了一定的利润。”刘刚说。
在本次收购工作中,国家改变了前期收储政策,收购企业对油菜籽自行进行压榨,自负盈亏,给予企业0.1元的一次性费用补贴。《每日经济新闻》的一篇报道称,此举意味着企业收购压榨之后销售可以随行就市,直接给企业补贴将促使更多的地方民营企业加入到收购队伍中来,既维护了市场机制,又消除农民卖粮难的烦恼,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
那么,这样一个收储机制会不会使得很多农民在明年纷纷种植油菜,进而导致油菜籽价格大幅回落呢?
在陈丽娜看来,这样的情况似乎不会出现。“确实,每年油菜种植的面积和产量都会有所波动,但是应该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变动。油菜分为春冬两季,冬油菜面积和产量均占90%以上。这个季节也是种植冬小麦的季节。到底是种植什么收益更高,到时会有具体的测算。”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系副教授司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收储对农民种植来说肯定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是具体会有多大还无法作出判断,需要看后期的油菜籽价格。
目前,国际油菜籽的价格已经处在逐步回调阶段。“假如到再次种植时,对油菜籽的收益预期还是足够看好,收储政策依然有效,有可能出现农民扩大种植面积的情况,但这也无法判定是收储政策引起的。”司伟说。他还表示,这个收储计划依然顶着“暂时”的帽子,谁也不知道会持续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