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合连续五个跌停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了,郑州期货超过撮合的跌幅,过去的现货市场基本上没有和现在这样跟着这么紧的,现在的现货市场已经有许多超过撮合和郑棉期货的跌幅了。现在有许多的纺织企业根本就不报价格,也有大量收购的,本人了解昨天江苏徐州的一家企业三级棉花收购价格10200元/吨,公检品级、公定重量而且短绒率超标还要扣重量,“异纤”超标还要退货,不过货到检验后就可以拿到货款。目前许多的棉花收购企业成本价格都低于10000了,昨天山东已经低于9500了,还有企业成本低于9000的。以上现象说明大家不看好后期市场,同时也说明对国家收储托市信心不足。
市场发生这些事情,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的,首先棉农不愿意看到,损失最大的就是棉农了,到目前为主棉花的收购数量很少,大部分都在棉农手上,如果按照这个价格卖的话,今年亏损已经成定局了,辛辛苦苦一年到这个时候还得亏本。收购、加工企业也不愿意看到,毕竟他们手上还有棉花没有卖完,现在还不敢收购。纺织企业是最停产不起的,他们买到手棉花每天都在降价,他们现在在担心纱的价格也会降价的。可能最无奈的是发改委的领导了,国家给了这么好的政策,我们怎么就没有办法托市呢?
本人认为市场发生了这些事情是必然的,如果这个时间不大幅降价的话,将来会害了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也会害了纺织企业的。我个问题我就不多说了,在10月30日的文章里面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我今天想说的是收储的价格和具体办法都出现了问题,首先是价格问题,太高了,这于市场已经严重地脱节,这个问题也没有必要争论了,市场出现的一切已经说明问题了。还有最大的问题就是具体办法了,今年200吨的打包机又没有取消资格,为什么就不能够参加收储呢?国家支持400的改造是对的,在技术改造方面已经支持了,不能够什么都要考虑400吨吧!我看这次就是借托市之名。另外回潮率要求低于8.5%,从便于保管这个角度看是对的,但是在淮河以南想达到这个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们现在上烘干设备。
我想给发改委一点建议:把现在的收储价格改为11500元/吨,新疆、内地一个价格;数量不要限制,有多少收储多少;200吨的打包机也可以参与;回潮率不超过10%(这是国家标准的上线);同时收储的时间可以延长到整个年度;加大到纺织企业的支持力度,现在就可以把增值税的问题给解决了。
新疆基本上都完成设备改造了吧!国家对他们的支持力度也够大的吧,为什么新疆的棉花现在有些地方价格都收购到3.80元/公斤了,这难道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吗?我想发改委的领导应该抓紧时间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了,我们相信发改委有这个能力的。国家不会允许他们有4000元/吨的利润吧!
有人可能会反对我对价格这个说法,你能够给我说,你们是按照这个价格收购棉农的吗?你们在赚取合理利润吗?
听说我们的纺织企业在看到不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积极的一面。目前全球经济危机,大家都需要过紧日子,我们的纺织品质优价廉不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吗?这不正是我们发展的机遇吗?我们自己不要打价格战了,世界不需要我们的倾销产品,我们学会按照贸易规则来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