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宿州市棉花喜获丰收,然而,在新棉收购的旺季里,市场却异常低迷。
昔日各收购站点的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今年已无踪影。至10月20日,全市仅收购皮棉4000吨,约占年预计收购总量的9%,不足去年同期收购量的3成。
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主要为:一是棉田面积缩水。国家虽然给全市30万亩棉花良种补贴,各级政府也大力引导扶持,但受棉花比较效益偏低和农村劳力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与上年的植棉面积相比,仍减少15%左右。二是收购价格偏低。目前,各收购站点的籽棉价格是2.80元/斤,龙头企业的基地合同棉收购价是 2.85元/斤,较去年均价3元/斤,下降6%左右,并有继续下滑的趋势。由于纺织企业运行困难,流通企业亏损增大,加之缺少棉籽、棉短绒等副产品价格支撑,棉花市场近期难有起色。三是棉农惜售情绪较重。今年由于化肥、农药的价格大幅攀升,植棉成本每亩上涨120元左右,加之各种农产品的价格都在上升,棉价的低位运行,棉农难以接受。价低棉农不愿卖,价高企业不敢收,这是全市新棉上市面临的主要矛盾。四是收棉资金匮乏。受国家从紧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棉花收购资金普遍紧缺,大都是自筹资金收购。即使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做到“双结零”,仍然很难从金融部门贷到收棉资金。
据市供销社介绍,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已商定,要把稳定棉花市场、保护棉农利益,作为当前棉花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市有关部门,既要积极引导企业入市收购,提前制定棉花收购资金供应预案,增加收购资金供应点,解决棉农卖棉难题,并严禁“打白条”现象出现;又要在新棉大量上市后,若棉价出现过度下跌,将适时入市收储部分棉花,以稳定棉价,保护棉农种棉积极性。同时,还将调控棉花进口节奏及数量,鼓励企业优先收购国内棉农手中的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