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重,国际油脂油料价格的下跌。此轮国际油脂油料价格下跌乃是多个利空因素的集中释放。首先是前期美国中西部洪水对大豆作物生长的影响被高估,随着天气的转好,市场削减天气升水。这一点属于对前期利多的部分回吐。
其次是阿根廷取消争议性浮动出口关税,阿根廷罢工基本得到解决。我们在之前分析过,阿根廷农民罢工事件并没有改变大豆市场整体的供给和需求,只是在时间上进行了转移,也就是将当期的供给推迟了。所以,一旦农民罢工解决,阿根廷的大豆供给恢复,带给市场的也将是集中的利空打击。这一点应该会将之前的升水全部回吐。
再次则是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原油期货价格从147.9美元/桶的历史高点回落,展开了中期调整,这对具有“能源属性”的玉米和大豆价格带来一定的冲击,不过笔者认为原油的影响相对有限,其影响并不是线性的。虽然农产品牛市启动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生物能源计划,但由于农产品的大幅上涨,生物能源正在受到谴责,据报道,欧盟已经开始冷落生物燃料。原油价格虽然展开中期调整,但毕竟还在120美元/桶以上运行,国际机构预测2008年下半年原油均价将维持在100美元/桶以上。如果是这样的话,原油高价的事实并没有根本改变。
最后是来自基金的平仓行为。基金往往会扮演“助涨杀跌”的角色,基金目前的净多头已经减少至10万手左右,距2007年年底15.5万手的最高点已经减少了33%。
第二重,国内植物油的弱势行情。在油脂油料价格下跌的过程中,植物油的跌幅尤其巨大。以3月底4月初的低点到7月初的高点的价差为基准进行计算,CBOT大豆从高点下跌了50%,大连大豆价格下跌了1/2稍多;而植物油期货价格则已经跌破了前期低点,菜籽油期货809合约比前期低点下跌了900元/吨。
植物油价格的偏弱行情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进入夏季之后,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对食用油的使用量明显减少,需求不振,但供给却比较充足。二是在通货膨胀压力下,宏观调控物价的力度很大,植物油价格是宏观调控的重点。比如之前市场传言,“中国政府已收购约40万吨豆油和100万吨大豆用作储备,政府近期出售25万吨豆油给小包装生产企业,以抑制通胀及确保奥运会期间的市场供应”。三是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创出25年新高,毛棕榈油价格从7月中旬开始大幅下跌,国内棕榈油价格更是受到港口高库存及大型油厂的主动打压而不断下挫,由于替代效应,豆油和菜籽油价格更是雪上加霜。
第三重,油菜收购和压榨企业陷入困境。今年油菜收购价格低开高走,从不到2元/斤一路涨至2.7元/斤甚至更高。油菜籽收购价格不断走高是受菜籽油价格高企的支撑,但本轮菜籽油价格下跌却打破了平衡。
首先是菜籽油价格下跌后,新菜籽的压榨开工已经无法盈利甚至出现亏损,这使得各地油厂停工、停收(菜籽)现象明显增多。湖北地区中小厂家的菜籽入厂均价在2.70元/斤左右,湖北、江苏地区大多数企业菜籽油的成本价在12000-12200元/吨,在成本线以下大幅降价抛售意愿不强,所以菜籽油市场交投几乎停止。其次是由于菜籽收购价格大幅回落,农户惜售心理再次增强,部分农户停售菜籽,等待价格回升,国内菜籽购销市场呈现出清淡局面。再次是油菜籽的贸易商处于两难境地,出售库存菜籽则亏损,不出售又害怕价格继续下跌。最后,国内菜油正值上市高峰(较往年明显推迟),这对油厂特别是中小厂商的销售心理也形成了巨大压力。
笔者在油菜籽上市之前曾撰文指出,“由于今年油脂价格行情的不确定性,油厂收购菜籽的风险很大,所以,期货市场就成为油厂规避风险的必然选择”。然而,事实却是除了部分中大型企业做了套期保值外,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基本没有进行套期保值。但是,中小企业一般都是满仓操作,资金压力比较大,一旦菜籽油价格下跌,潜在的风险将充分暴露。所以遭遇困境的也主要是中小企业。做了套期保值的部分中大型企业抵御菜籽油价格下跌风险的能力比较强,菜籽油的销售价格相对也比较低。
菜籽油价格的弱势运行近期难以根本改变。虽然在接下来的8-10月,国际油脂油料期货价格有可能再次受到“天气市”的提振而继续走高,但油脂油料期货价格的波动风险应该引起菜籽油压榨和贸易企业的高度重视。菜籽油价格不再是单边上涨,面对下跌风险,企业如果不能在期货市场进行有效的套期保值,在今年将出现的产业洗牌中就有可能被洗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