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单产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
我们在对安徽巢湖、湖南岳阳、湖北新洲、江苏高淳等地油菜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四个抽样考察地点的油菜存活率都很高,未见油菜绝收现象。其中,湖南岳阳的油菜长势最好,其次是湖北新洲及江苏高淳地区。相比起来,安徽巢湖的油菜幼苗长势要差于其他三个地区。按照往年的经验,一般是沿着长江由西到东,油菜渐入成熟期。因此,在这里各地长势的区别应该主要是受气候、地理位置等影响,与雪灾关系甚微。
总结起来,我们在走访中得到的一致结果是:今年油菜的长势较去年同期要差,雪灾过后枯萎发黄、折断的叶片明显多于往年。在谈到今年油菜籽的产量时,当地油脂企业、粮食局及农民都非常关注后期天气,认为后期天气的好坏将决定今年的油菜籽单产。单就这次雨雪天气对产量的影响时,我们感觉油脂企业普遍比较乐观。他们认为,此次雪灾对单产的确有影响,但是影响不会很大。湖南岳阳地区的一家油脂企业相关人士认为产量基本不受影响;武汉新洲区的一位油脂企业人士认为减产可能在10%左右。但是,我们同样也听到了一些并不那么乐观的估计。在湖南岳阳地区部分农民在谈到他们自己和自己村种植的油菜情况时,认为与去年每亩300-400斤的产量相比,可能今年只有200-300斤的菜籽亩产量。同时,当地的农民也表示,为了尽可能减少年初雪灾的影响,他们会在后期加大对油菜施肥等管理。
本季油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
据油脂企业相关专家介绍,国内油菜种植面积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一个先增后减的过程,到了去年又出现了一定的增幅,所考察的四个地区平均增幅在20%左右。2007年,国内油菜种植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菜籽油价格高企、国家补贴政策的引导以及相关轮种产品价格的低迷(在湖南岳阳地区主要是去年芥菜、麻的价格很低,在湖北新洲地区主要是小麦价格很低)。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通过挤占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使用原来的荒地,大大提高了2007/2008年度的油菜种植面积。
对于未来油菜种植面积的增长空间,考察的四个地区中,湖南岳阳、江苏高淳地区抛荒现象极少,如果以后再需要增加种植,只有挤占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湖北新洲地区,存在一定的抛荒农田,未来增加油菜种植面积潜力相对来说较大。
后期天气至关重要,此轮雪灾影响不大
我们此次考察得到的一条最关键的信息就是油菜成活率很高,98%以上没有死苗。只要具备较高的成活率,那么雪灾对今年单产的影响就很有限。但是,今年普遍偏小的油菜幼苗可能会延缓油菜的收割期。
总体来说,在离油菜的收割期还有几个月的时候,就来讨论2007/2008年度的油菜籽产量似乎为时过早。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单就年初的雪灾对目前油菜状况的影响,虽然各方说法不一,但整体影响有限。此外,本产季油菜种植面积有20%左右的增加。如果剔除以后的天气因素,今年的总产量会与2006/2007年度持平。建议密切关注后期天气情况,如果在收割期前天气适宜油菜生长,那么将会大大弥补由于雨雪天气造成的影响,而向去年的单产靠近;而一旦出现“倒春寒”之类的恶劣天气,将大大影响今年的单产。
菜籽油后市回调风险加大
目前,在国际通胀持续、美元不断疲软、供需偏紧、农产品牛市预期不断增强的影响下,国内菜籽油价格一路狂飙,不断创出新高。虽然从长期看,国内油脂市场总体上供求偏紧的格局并未改变,但是,就目前的菜油价格看,市场炒作气氛太浓,风险很大,存在回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