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国家宏观调控措施陆续出台,外盘也出现冲高回调整理的行情,将国内棉籽市场笼罩在浓厚的利空氛围之中。由于棉籽压榨陷于亏损,各地油厂纷纷紧急停收,棉籽价格大幅回落,北方地区棉籽收购价格多由1.45元高位回落到1.30元以下(毛籽含油13%),南方地区棉籽收购价格也多由1.20元左右下跌到1.10元以下(光籽含油13%左右)。不过,进入12月中旬之后,国内棉油、棉粕行情转好,油厂信心逐渐恢复,国内棉籽供应明显紧张的状况再次出现,尤其是一些油厂恐慌性收购,进一步激化了供需矛盾,一些中间商也加入到操纵市场的行列之中,联合哄抬棉籽价格。截止到目前,山东、河北、河南等北方地区棉籽收购价普遍回升到1.40元吨左右(毛籽含油13%),山东地区最高价可达到1.45~1.46元,涨幅达到0.10元以上;湖南、江苏、安徽等南方地区棉籽收购价格也多回升到1.18~1.22元(光籽含油13%~14%),涨幅为0.06~0.08元。
为应对棉籽资源紧张的状况,新棉籽上市伊始,以山东为代表的油厂就深入山东、陕西、新疆以及广大南方产区调运棉籽,今年以来,北方油厂几乎加工了国内近 70%的棉籽,也正是各地掀起的棉籽收购热潮拉动了国内棉籽价格的大涨。随着棉籽收购步入后期,棉籽资源供应越来越紧张,尤其是有关种植面积下降以及生物燃料需求上升,2008年油脂油料市场仍维持结构性上涨的预期,让市场人士普遍看好后市。油厂、中间商、棉厂甚至农民都将重新参与到棉籽的囤货和竞购之中,后期国内棉籽资源将被严重瓜分,并可能成为明年棉籽行情整体在高位盘整的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