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盘期货价格弱势振荡,市场看涨预期受到冲击
截止到5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基准11月毛棕油约收于2570令吉/吨,比前一周下跌了74令吉/吨;9月份,BMD基准合约曾创下2678令吉/吨的纪录高点。显然,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进入超买区间,获利抛盘的持续活跃,加之中国长假的结束,以及中东买家的节前备货基本结束,使得毛棕榈油期市也进入相应的调整阶段。目前大盘的技术面图型基调稳健,关键位2550令吉/吨构成下行支撑,传言马来西亚的棕榈油月末库存趋降,包括国际原油价格高企运行,仍有望对BMD盘面带来弹性支撑,而国内棕榈油市场短期也将以理性调整为主。
国内贸易商面临亏损预期,港口棕榈油市场跌价空间受限
截止目前,今年10月船期对华出口的马来西亚24度精炼棕榈油,离岸(FOB)报价在840美元/吨,价格下跌了10美元/吨,折合到港成本超过8160元/吨;11月至12月船期的报价在830美元/吨,回落了15美元/吨,到港折算成本略高于8070元/吨。就目前港口的分销售价来看,随着高成本精炼棕榈油的陆续到货,国内销售商将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这对于后市大盘的运行箱体具有支撑效应。
市场需求季节性疲软,棕榈油价格下跌风险犹存
今年9月份期间,国家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低于往年同期,其中,华东以南沿海地区近期台风频繁出现,降雨、降温天气的季节性影响,无疑将对后市棕榈油行情走势带来利空影响。此外,往年中秋、国庆节后,快餐、饼干和食用油等消费品的需求将显著萎缩,加上国产棉油正值上市高峰,都不利于棕榈油市场行情的止跌反弹,市场行情下跌风险犹存。
综合分析,目前国内棕榈油市场行情整体坚挺,由于长假期间港口出货停滞,而终端买家也无太多采购兴趣,大盘呈现交投凝滞的徘徊态势。不过,受气温季节性转冷,以及节后商品市场消费疲软的心理影响,个别港口棕榈油报价有所下滑,短期国内棕榈油市场行情将以稳步整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