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平抑,进口油脂压力较大
前期,由于国内油脂价格全面暴涨,过高的价格也加剧了其它生产、生活必需品价格的通胀,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秩序,为平抑物价,国家不断增加进口油脂计划,集中订购了大量的毛豆油和棕榈油。据海关统计,中国8月植物油进口量为88万吨,前8个月植物油进口总量为51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3.6%。而且后续到货进口豆油继续有增无减,初步预估,9月份进口毛豆油到港量预计达到39万吨,10月份到港量将达到30万吨。根据SGS的统计,8月份中国共从马来西亚装运棕榈油474,635吨,较7月份的303,585吨增长56.34%,其中8月26日至8月31日期间,中国共从马来西亚装运棕榈油172950吨,为正常装运数量的3倍,而这些货源大部分将在9月上旬到港,可见近期棕榈油到港将非常集中。根据SGS的统计,中国9月1-10日共从马来西亚装运棕榈油121,662吨,较8月1-10日的116,289吨增长4.62%。市场传言9月份国内棕榈油到货量可能在55-60万吨(含印尼棕榈油)。随着新货到港增加,国内港口棕榈油总库存已经放大到近22.8万吨左右,还有进一步放大的迹象。目前,庞大的进口油脂已经给国内棕榈油市场够成较大压力,贸易商多急于出货,导致棕榈油价格连续下跌。
国内棕榈油逐渐进入淡季,过热价格面临降温
众所周知,夏季高温天气给棕榈油勾兑创造了条件,因应市场竞争激烈各贸易商为降低成本而将棕榈油大量渗入豆油、花生油、菜油等其它高价油中,使棕榈油迎来需求旺季,曾经一度占据市场半避江山,整体行情得以迅速飚升。如今,秋季来临各地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不断拉大,棕榈油限制将越来越大,将逐渐退出勾兑市场,这就意谓着今后国内棕榈油将失去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转而求其次。再看一看棕榈油涉足较深的食品制造市场,随着中秋、国庆双节前食品备货结束,各食品厂生产负荷将下降,饼干、方便面、糕点等食品将步入阶段性的需求低谷,下游买家棕榈油订货将随之减少。预计10月份之后,国内棕榈油市场将步入需求淡季,市场交易放缓,过高的价格也将得到有效的降温。
主产区国进入高产期,内外棕榈油较大顺差打棕榈油行情
自7月份开始,马来西亚、印尼等主产国棕榈油生产即已进入季节性高产期,棕榈油供应将不断膨胀。根据MPOB(马来西亚棕榈油局)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马来西亚8月份毛棕榈油产量为156万吨,较7月份产量增长14.8%,8月份马来西亚共出口棕榈油124万吨,较7月份产量增长11.7%,马来西亚8月末棕榈油库存量为145万吨,较7月末库存增长11%。另据德国汉堡的行业研究机构《油世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7/08年度(10月到次年9月)全球棕榈油产量为4100万吨,同比增长9.3%。其中印尼产量预计提高到1840万吨(上年1670万吨)。马来西亚产量预计为1670万吨,上年为1530万吨。
相对而言,棕榈油进口国多集中在北半球国家,随着秋去冬来,棕榈油因降温疑固,需求量将大幅减少,尤其是目前巴基斯坦、中东等国家斋月备货已经结束,印度的需求尚未完全出现,因为距离排灯节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各进口国棕榈油进口将进入低迷期。原来全球棕榈油供小求的局面将得到缓和,整体行情面临回落。当前马来西亚棕榈油到港成本仅在7600-7690元/吨之间,与国内棕榈油价差不断拉大,外盘行情将成为后市国内棕榈油回落的主要推手。
秋季油脂油料集中上市,将打压棕榈油行情
进入9月中下旬之后,新产棉籽、花生、秋季菜籽、大豆以及芝麻等秋季油料作物陆续上市,虽然今年国内油料产量不理想,但阶段性的集中上市压力将在10月份前后凸显,随着油料供应充裕,各油厂将相继开机,棉油、豆油、花生油等新产油脂将大量上市,一改国内油脂供需紧张的状况,整体油脂价格也将顺势滑落。加之,美豆、加拿大油菜籽等国际油料作物也大量上市,以及其后南美大豆也将播种,有迹象显示,由于大豆产品居高不下,南方有进一步扩种的迹象,全球油脂油料市场面临季节性压力,国内外棕榈油难免受到牵连,整体行情继续回落应在意料之中。
棕榈油价格回落低点仍要高于往年,后市还有回升机会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发展生物燃油已经深入人心,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棕榈油生产。据欧洲生物柴油局称,2007年欧盟27国生物柴油产能估计达到1030万吨,这将超过上年的610万吨。据经合组织(OECD)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展望报告称,在美国,今后十年里基于玉米的乙醇年产量预计提高一倍。在欧盟,同期油籽(主要是油菜籽)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用量预计将会从略高于一千万吨的水平提高到两千一百万吨。在巴西,乙醇年产量将会从目前的二百一十亿公升提高到四百四十亿公升。中国乙醇产量预计提高到每年三十八亿公升,比当前的水平提高了二十亿公升。生物燃料需求的增长给农产品市场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世界农产品的价格可能上涨。目前,尽管OPEC已同意自11月1日起将日产量提高500,000桶,这一增产规模已经大于市场预期,但是与强劲的需求相比较全球原油市场仍然供应紧俏。纽约时间9月12日13:30(北京时间9月13日2:30),NYMEX10月原油合约结算价上涨1.68美元或2.2%,至每桶79.91美元,盘中该合约一度触及每桶80.18美元的纪录高点。可见,今后国内外生物燃油发展如火如荼,将继续带动棕榈油市场整体行情高位运行,预计近期国内棕榈油回调的最低价不会低于7200元/吨。11月份之后,马来西亚、印尼棕榈油等主产国棕榈油生产量又将下降,有利于减缓市场压力。今年全球油菜籽减产,生物燃油生产原料将更多的增加棕榈油用量,上市压力过多,小麦大减产则会进一步刺激包括棕榈油在内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而此时,中国将春节将临近,节前备货高潮又将来临,国内棕榈油又可能迎来春天,市场出现量价齐增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