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观点 » 正文

改变用油习惯也是一种化解之道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9-07  
     高价食用油源于国际炒家操控,改变用油习惯也是一种化解之道

    商务部昨天公布了8月份植物油进口监测月度报告,报告显示,8月份我国进口大豆油28.6万吨,同比增长3.5倍。这是继7月份之后,大豆油当月进口量第二次出现成倍增长。这一数据也表明,以大豆油为主的国内食用油消费将进一步依赖进口。与此同时,国内人均食用油消费量已远超合理摄入量。因此,有专家呼吁,出于个人健康和国家经济安全的考虑,消费者在消费食用油时都应该“少用油、用好油”。

    我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2004年以前,国内大豆和大豆油的产量都比进口多,基本能够自给。但2005年,这一状况发生了改变。据海关总署统计,当年累计进口油脂为1123.4万吨,占国内消费全年供应总量的54.4%。从这一年开始,我国食用油尤其是大豆油供给开始大量依赖进口。

    从2006年至今,我国食用油对进口的依赖进一步明显。去年国产大豆1700万吨,而进口量达到了2650万吨;今年国产大豆预计只有1450万吨,而进口量则可能达到2900万吨。大豆价格完全掌控在美国ADM、邦基、嘉吉、法国路易达孚等所谓的“ABCD四大粮商”手中,大豆油价格则从多年维持的4600元/吨飙升到了近8000元/吨。

    国内大豆油加工企业最惨痛的经历出现在2005年,当时他们组团前往美国采购大豆期货,“ABCD四大粮商”联手,以当年大豆减产为由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从220美元/吨炒到391美元/吨,等到中国采购商签下高价合同之后,美方又宣布数据失真,结果国际大豆价格随即暴跌50%,造成中国采购商亏损高达60亿美元。同样受伤的还有国内3000万大豆种植户,他们在进口大豆大量涌入时遭受了“赔钱或积压”之痛。

    某知名食用油生产企业负责人认为,国内食用油行业要想摆脱国际炒家对市场的操纵,应该尽量多采用国内优势资源,比如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国和出口国,加上花生的出油率远远高于大豆等其他油料作物,如果加大花生油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就能形成国内企业自主定价权。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营养学家毛文岳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个成年人每天摄入的油脂量不超过25克,但目前实际摄入量高达44克,既浪费,又不利于健康。如果多用花生油炒菜,因为其附着力强、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用普通调和油一半的量就可达到“色、香、味、营养”俱全的传统饮食要求。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