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菜油市场行情继续走软
油厂销售意愿有增无减,国内菜油仍有下跌空间
众说周知,每年的5、6月份是国内春收菜籽的上市阶段,在此之前,大中型菜籽压榨企业必须先将上年的贷款偿清,才能申请到新的政策性贷款,使得油厂的销售心理发生显著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份至今,国内水产养殖业进入周期性低谷,造成菜粕的整体销量持续萎缩,油厂对库存菜油的抛售意愿相应加重。截止到目前,国内四级菜油出厂均价在7500元/吨,跌至近四个月来的新低,7000元/吨仍构成菜油均价的下行支撑。
油脂掺兑步入旺季,菜油市场面临看空压力
步入3月下旬,随着国内大部分地区天气的逐渐好转,未来一周里,华北以南地区的日间气温将升至10摄氏度到20摄氏度以上,无疑对高熔点、低成本的棉油和精棕油掺兑形成提振。目前国内24度精棕榈油的到销价不到6100元/吨,四级棉油的出厂价格也徘徊在6200-6500元/吨的相对低位,与豆油、菜油产品的市场价格普遍低700-1000元/吨。由此可见,国内散油掺兑销售的利润丰厚,也给菜油市场带来预期的心理压力,局部地区出现油厂高报低走的抛售行为。
外部市场支撑难寻,菜油跌势依然难改
截止周二(27日),加拿大温尼伯期货交易所(WCE)主力5月油菜籽期货合约收报353.70加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60加元/吨,创下自2006年11月份以来的收盘新低。隔夜,美国CBOT大豆期货明显下挫,连带引发投机盘在油菜籽期市抛空,打压WCE盘面跌至近四个半月来的低点,也令国内菜油市场的交投人气依旧凝重。据海关总署统计发布,2007年2月国内进口油菜籽数量达到90,425吨,远高于上月的391吨,较去年同期提高88%。今年1至2月期间,国内总共进口油菜籽90,816吨,同比降低44.1%;同期,我国还进口了361万吨大豆,同比增加28.5%。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进口油料的到港供应整体相对充裕,而相关油、粕下游产品的终端需求依旧偏弱,间接加大油厂的菜油销售压力,不排除相关散油行情短期继续下滑探底风险。
一周热点
- 2021-03-02上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增长,对我国装运五船玉米
- 2021-03-02美国玉米酒糟粕周报:天气改善,产量恢复,玉米酒糟粕价格下跌
- 2021-03-022021年3月1日世界主要期货收盘价格一览表
- 2021-03-02美国农业部:上周美国对中国大陆装运33.4万吨大豆
- 2021-03-02上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增长,比去年同期提高49%
- 2021-03-02AgRural:截至2月25日,巴西大豆收获完成25%,产量上调
- 2021-03-02美国玉米现货市场述评:现货玉米市场下跌
- 2021-03-02玉米缘何强势上涨?资金釜底抽薪,牛市究竟能走多远?
- 2021-03-01截至2021年2月26日当周国际粮油期货涨跌一览表
- 2021-03-01美国农业部报告可能显示1月份大豆压榨量为1.952亿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