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食用油市场跟盘风险续显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12-27
     受外盘期货价格下跌及市场需求明显不旺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进入12月中旬末,国内食用油市场价格升降各异,但市场整体交易平淡。

    目前山东地区豆油价格一般在7700元/吨,比前期上涨7.5%;天津市场价格在7650元/吨,与前期变化不大;江苏市场价格一般在7750元/吨,与前期基本持平。

    目前江苏市场菜油价格一般在8000-8100元/吨左右,与前期变化不大;安徽地区价格一般在8000-8100元/吨,比前期下降1.8%;湖北地区菜油集中价格报在7800-8000元/吨,比前期下降0.6%。

    目前山东地区花生油市场价格一般在11000-12000元/吨,比前期上升1.8%;河南地区价格一般在11600-12000元/吨左右,比前期上涨3.5%;江苏市场价格一般在13000元/吨,比前期上涨8.3%。

    目前天津港24度精炼棕榈油集中价格在5680-5700元/吨,比前期下降1.04%;山东青岛、日照港口价格一般在5600元/吨,比前期下降0.4%;江苏张家港地区在5600元/吨,比前期上升0.9%;浙江宁波港在5680-5700元/吨,比前期上升1.6%;广东地区在5530-5550元/吨,比前期上升0.6%。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后期国内食用油市场价格将继续保持在目前的价位上波动,大幅走高的可能性应该不会太大。其主要原因是:

    一、开工积极性增强,国内豆油价格升势趋缓。由于前期油厂开工积极性增强,市场供应量的不断增加从而打压豆油市场上涨势头。从供应原料来看,目前新季大豆已经集中上市,市场交易较为活跃,各大油厂正在积极展开收购。随着油厂开工数量的不断增加,大豆市场整体供应充裕,加上进口大豆数量的趋增,在需求无法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国内豆油市场出现冲高回落态势。目前国内豆油市场尚处消费淡季,市场实际需求量不大,销售压力较大。受到进口大豆增加、压榨利润居高、内外盘期货价格深度回调、养殖业恢复较慢等因素的影响,预计后期国内豆油价格将继续向下调整。

    二、前期油厂开工不足,国内生油价格继续攀高。今年自新米上市后,国内市场价格高开高走,各地市场价格均创下近年来新高,各产区农户普遍产生惜售心理,随着产区农户手中油用米的货源日趋紧缺,尤其是大厂抬升价收购的限制,中小厂商目前全面进入停工阶段。目前国内产区统货花生仁收购价格都在6000元/吨以上,由此可见,目前国内花生油产品的加工成本明显攀升,加重了部分厂商的提价心理,对花生油产品售价的拉动效应。近期各地大型油厂出货缓慢,多数中小企业开工意愿不足,仍对花生油价格构成一定的支撑。

    三、前期价格涨势过猛,国内菜油市场行情冲高回落。由于前期国内菜油价格涨势强劲,拉大了与豆油产品的价差,限制了中间商追涨采购的意愿,加上年底前中小油厂急于回笼资金,共同打压了菜油价格的回落调整。虽然前期菜油价格涨幅过大,但实际成交并不理想,加上豆油行情近期弱势调整,促使菜油市场看涨氛围渐趋理性,鉴于中小厂商套现还贷的意愿普遍,不排除后期国内菜油价格继续回落的可能。

    四、交易相对清淡,国内棕油行情仍将震荡回落。目前正值棕榈油消费淡季,国内棕榈油市场交投人气清淡,终端需求出现季节性疲软,而后期进口新货到港有增无减。目前国内棕榈油库存总量在23万吨左右,造成贸易商库存销售压力不断加大,加上油脂市场进入弱势调整区间,从而打压国内港口棕榈油行情出现下滑的态势。进口成本高企,国内棕油仍将震荡整理。近期豆油以及马盘市场走势低迷,给棕榈油市场带来压力。随着气温的进一步降低,北方地区棕榈油的使用范围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色拉油内充入高凝点的棕榈油后易冻,所以掺兑现象得以控制,后期棕榈油市场行情仍有回落。但是近期BMD期价止跌反弹以及国内外价格的倒挂将限制国内棕油价格的下跌空间。预计后期国内棕榈油市场仍震荡回落,但幅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