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观点 » 正文

国内棕榈油市场行情再次探底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10-16  
     国庆过后,国内棕榈油市场行情并未扭转下跌走势,截止目前,天津港24度精炼棕榈油集中现货报价在4780-4790元/吨,价格下跌10元/吨;日照港继续稳定在4740-475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张家港报价在4620-4630元/吨,价格下跌20元/吨;宁波港报价在4750-4760元/吨,价格下跌10元/吨;广州港报价在4530-4540元/吨,价格下跌30元/吨。由于国内进口棕榈油到港数量增多,而国内需求季节性迟滞,造成沿海主要港口库存整体出现积压,明显加重贸易商的出货意愿,打压节后棕榈油产品价格继续下滑,此外,外盘走势依然徘徊不定,内部的市场压力,外部的市场困顿,共同筑就了目前国内棕榈油低迷的市场格局,具体分析如下:

    港口库存居高不下,卖方降价出货意愿难减

    目前,国内港口地区棕榈油库存居高不下,预计在29-30万吨之间,与去年同期不相上下,其中,广东地区的棕榈油库存总量接近13万吨,天津港在6万吨,张家港超过5万吨,部分港口仍有新货在卸。与此同时,库存数量的结转积压,也伴随着终端需求的季节性低迷,目前绝大多数港口听日成交量均以百吨计算。往年进入11月份之后,随着国内各气温的大幅下降,终端市场尤其是散油掺兑市场,对高熔点24度精棕榈油的使用量将明显减少,鉴于后期需求面支撑力度明显不足,进口棕榈油仍将陆续到货,不排除部分港口行情再度下滑的可能。

    其它油价涨势难续,抑制棕榈油市场交投人气

    节后以来,国内豆油、菜油等其它油脂价格全线走软,终端用户的备货采购放缓、原料供应集中增多,包括油厂开工的整体恢复,都对散装油脂市场带带来明显趋跌压力;而受“食用油价格支撑体系”的影响,24度精棕榈油作为散油产品的主要掺兑用油,其价格水平也受到国内油脂市场主基调的连带打压,预计后市棕榈油整体行情仍易跌难涨,不排除局部地区宽幅振荡的可能。

    外部市场全面疲软,对国内市场形成打压

    近期,外部市场走势全面疲软,国际原油期货价各持续大幅回落,令生物柴油题材对棕榈油市场的提振影响减弱,加上隔夜美国CBOT大豆和豆油期价双双止涨回落,共同打压毛棕榈油期货“跟风”下挫。周二马来西亚官方发布的供需数据利空,而国际原油以及农户品期货整体走势依旧彷徨,其对棕榈油市场的利空影响无疑将会继续显现,这也将打压国内棕榈油市场的交投人气,不排除部分港口贸易商再度降价促销的可能。

    需求进入传统淡季,后市棕榈油跌价风险犹存

    每年进入第四季度之后,国内棕榈油销售将进入季节性低迷期,主要由于伴随着各地气温的大幅下降,高熔点的24度精棕油无法直接用于掺兑,对终端用户采购意愿的利空影响不言而喻。与此同时,每年的9月、10月期间,东南亚主产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将达到峰值,而近期船运调查机构发布的供需数据偏空,中国市场因为长假而短暂休市,共同加重买方退市、观望的意愿。

    内外棕榈油价格倒挂,抑制价格进一步下跌

    虽然国内棕榈油市场利空因素尽出,节后港口现货成交情况可谓清淡,但是受进口和内销固有模式的影响,棕榈油市面价格进口成本的明显倒挂,也将促使贸易商对棕榈油产品的降价行为趋于理性。目前,马来西亚24度精棕榈油对华(FOB)出口报价在452.50-462.50美元/吨,船期为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预期折算成本在4830-4930元/吨,明显高于目前国内4560-4800元/吨的现货报价。

    综合分析,近期国内棕榈油市场支撑因素匮乏,进口到港数量同比激增,而终需求呈现季节性转淡趋势,造成部分港口库存的相对过剩,棕榈油贸易商的销售意愿有增无减。与此同时,外盘走势的不尽人意,也使得国内市场缺乏外部支撑,但内外市场价格的倒挂,将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价格进一步下跌。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