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观点 » 正文

新产棉籽价格高开棉油消费前景悲观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9-26  
     双节前国内新棉籽难以大量上市

    据相关部门统计,今年我国籽棉集中上市时间,除安徽将推迟一周左右、河南比往年稍有提前以外,国内多数主产区新棉上市时间基本保持正常,按照原来的预计,9月中、下旬全国大部分地区新棉籽将集中上市。不过,因新上市的棉籽质量相对较差,据调查显示,目前山西地区棉籽水分普遍达到16%~20%,不利于油厂大量收购,部分油厂仍采取谨慎收购的态度,棉籽的收购和压榨也同步受到影响,绝大多数油厂还没有正式开机。因此,预计国内新棉籽在双节前难以大量上市,仍将以少量上市为主。    国内棉籽开秤价高位态势已形成

    截至9月12日,国内各地新棉籽收购价格如下:河南各地新棉籽平均收购价为每500克(下同)0.72元;山西各地为0.62元;甘肃各地棉籽9月底、10月初正式上市,目前价格尚未形成;陕西各地为0.695元;山东各地为0.745元;河北各地为0.758元;安徽各地为0.68元;湖南各地为0.655元;湖北各地为0.655元;新疆各地为0.545元;江西各地为0.65元。各主产区新棉籽厂家收购价与去年开秤价相比,普遍上涨0.01~0.04元。通过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与去年相比,今年国内各地新棉籽收购价格均有所上调,目前价格已经达到相对高位。    棉籽丰产已成定局抢购局面难改

    尽管今年籽棉丰产已定,棉籽产量也将达到历史高位,但市场抢收局面将不利于近阶段棉籽价格的回落,尤其是目前棉粕、棉油仍处相对高位,各地抢收新棉籽相对较多,如近期北方产区棉籽价格的走高就是受当地抢收拉动的,而南方菜籽的大幅减产导致很多油厂菜籽提前加工完毕,尤其是进入9月份后南方大部分菜籽加工企业逐步进入停工阶段,这将促使更多的油厂加入抢收棉籽行列。

    双节后国内棉籽行情将稳中趋弱

    目前,因国内棉油、棉粕价格相对维持在高位,且市场销售比较顺畅,油厂为争夺双节前的油粕市场,将纷纷及早入市或跨省抢购棉籽,预计在棉籽大量上市前(9月底10月初),其价格将保持高位并稳中略涨。

    目前国内各油厂压榨之所以尚有一定利润完全是以下游产品价格相对较高为前提的,一旦各产区棉籽大量上市,市场供应量急剧增长,由“供应短缺”形成的“高价”局面将很难以支撑。预计进入10月中旬以后,其价格有望稳中趋弱,但不具备大幅度下跌的可能。

    今年我国棉籽产量处于历史高点

     初步预计,今年我国的新棉籽产量将在1080万~1100万吨之间,比上年增长110万~140万吨。

    从近10余年的棉籽产量与折油量来看,我国棉籽的产量处于振荡上扬的态势,今年在棉花总产量增加的形势下,棉籽产量也将有所增长,并有望达到历史高点。初步预计今年棉油市场可供应量也将出现增长,预计为150万~160万吨,将比上年增长20万吨左右。

    棉油市场消费呈现稳中有增态势

    1996~2001年我国棉籽油食用消费数量增长并不明显,2001~2004年则基本稳定在80万吨的水平。近几年棉籽油在我国东部地区的消费数量已明显减少,西北地区是主要的消费区域。2005年我国棉籽油食用消费数量为60万吨左右,较2004年下降10万吨。1996~2004年我国棉籽油工业及其他消费需求基本在30万~40万吨之间波动,2005年棉籽油的工业及其他消费数量估计为40万吨。未来几年,随着豆油销售在各地区的渗透,棉籽油食用消费数量不会出现明显增长,但可以预见的是,棉油的工业消费量将逐渐增多,其市场消费量将呈现稳中有增态势。

    国内多数厂家陈棉油的库存稀少

    截至9月10日,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尉氏,河北河间、东光,山东大部,陕西大荔,湖北公安、岳阳、武穴等多数地区棉油厂陈棉油库存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出售完毕;河北邢台、献县、隆尧,新疆沙湾,湖北荆州厂家库存仅在10~100吨之间;甘肃敦煌、金塔,河北安平等极少数地区厂家库存在1000~3000吨之间。目前,河南尉氏、山东夏津、山西运城、湖北等地新棉油已经上市,但量很少,尚难形成规模。各地棉油厂家多数以零售为主,惜售心理十分强烈。

    目前,国内新棉籽上市量少,尚未对整个棉油市场造成冲击,而国内陈棉油的可供应量已所剩无几,厂家压榨新棉籽的不多,新棉油上市量很少,对整体棉油市场影响不大。加之“十一”前市场仍有一定的消化能力,因此,预计在短时间内,国内棉油市场仍将保持供不应求的状态。

    厂家新产棉籽收购价格不断走高

    截至9月15日,国内各主产区棉籽厂家收购价:河南新乡到厂价为每500克(下同)0.75~0.77元,与月初相比上涨0.02~0.03元,对于当地棉籽,各厂家都在观望,多数从外地采购,但水分较大;河北河间报价为0.81~0.82元,上涨0.05元,油厂都还在观望之中,等待棉籽大量上市后价格会稳定下来;安徽无为出厂价为0.71元,含油在15%以上,外地到当地调货较多,到宣城、巢湖的价格为0.74~0.75元;山西永济0.64~0.66元,含油13%~14%,水分20%左右,上涨0.02元;陕西渭南0.70元左右,含油14%~15%,水分15%~16%;山东武城0.75元,含油15%左右,水分11%,基本持平;湖南常德0.67元,含油13.5%~14%,水分较高,上涨0.02元;湖北荆门0.68~0.69元,含油13%~14%,水分13%~14%,上涨0.03元;新疆阿克苏0.60元,含油15%以上,水分8%以下,上涨0.05元。

    综上所述,与9月初各地棉籽收购价格相比,山西、湖南、湖北、河南等地普遍上涨了0.02~0.03元,河北、新疆等少数地区上涨幅度达0.05元。新棉籽上市价格普遍高企,为转嫁高额籽棉收购成本,多数厂家对棉油的提价、惜售心理都比较浓重。

    近期国内棉油需求将会逐渐升温

    棉油一直有着明显的区域消费特性,在河北、山东、山西、新疆等棉区城乡居民有传统的喜食习惯,尤其是在广大农村有其固定的消费区域。至今,各地棉油销售基本上仍以散装方式直接供应到终端市场。目前,广大棉区农民正忙于棉花收获,预计到9月末终端市场棉油采购量将有所放大,棉油消费旺季将到来。另外,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棕榈油的使用范围将会相对缩小,同样具有掺兑作用的棉油将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需求也将会有所升温。

    未来几年棉油消费将保持在低位

    从国内油脂品种的发展趋势来看,尤其是针对油脂品种的消费量来看,国内棉油的市场份额逐渐有所退化(以消费量来衡量):

    2001年以前:菜籽油——豆油——花生油——棕榈油——棉籽油——小品种油

    2001年至2004年: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小品种油——棉籽油

    预计未来几年: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花生油——小品种油——棉籽油

    可以看出:以2001年为分水岭,前后国内植物油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1年以前,各品种植物油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变化并不显著。2001年以后,豆油、棕榈油消费份额明显增长,而菜籽油、花生油与棉籽油的消费份额出现降低,小品种油的消费份额变动很小。至2004年,小品种油的消费份额超过了棉籽油。而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棕榈油的消费数量仍将继续增长,棉油的市场消费量将保持在低位。

    后期国内棉油市场行情走势展望

    ●短期内,国内棉油上市量在双节前将呈快速增长态势,但受厂家库存不多、两节前棉油消费需求明显增长等因素的支撑,其价格有望继续走强。

    ●9月下旬至10月初期,随着新棉油的大量上市,其市场压力将会显现,节日期间或有下跌空间。因市场余留陈棉油不多,预计节日前部分厂家抛售陈棉油的行为对市场影响比较有限。

    ●长期看,随着棉油厂家开工率的提高,棉油入市量的急剧增长,预计双节之后的行情将处于调整趋弱态势。

    ●而随着后期进口棕榈油的大量涌入,以及棕榈油分提技术的不断完善,对国内棉油市场份额的影响将十分深远。预计10月末至元旦前夕,棉油行情总体以弱势调整为主,春节到来之前,随着棉油市场的消耗,行情有望再度趋好。

    厂家及贸易商应密切关注中间商的备货情况、国内棉油企业的开工情况、豆油的市场动态以及各地气温的变化等等。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