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菜籽菜油 » 正文

拾花不规范 新疆棉花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9-14  
     尽管自治区各级农业及供销部门早就严禁用化纤袋装棉花,但记者8月28日至9月1日在北疆一些产棉大县看到,棉田里拾花工腰后别着的袋子及地头装棉花的袋子大多仍为化纤编织袋。

    眼下正是新棉采摘期,记者看到一个个拾花工飞快地将拣拾的一朵朵棉花塞进腰后别着的化纤编织袋,这些编织袋上大都印着尿素、二胺等字样。拾花工们穿着各色衣裳,女拾花工们为了防晒带着花头巾。在众多的拾花工里,仅有少数人使用棉布拾花袋,其中两人袋子还是紫红色的。地头装棉花的袋子几乎是清一色的化纤大编织袋,除了白色的,还有浅绿色的。按规定,拾花工应该头戴白帽,挂白色棉布拾花袋。以防“三丝”进入棉花。

    棉花“三丝”主要指掺杂在棉花里的有色纤维、毛发丝和羽绒,“三丝”极易影响纺纱及漂染工艺质量,布面会形成多种色疵,造成印染布降级。据了解,由于棉花中“三丝”过多,纺纱厂不得不组织大量工人在棉花投料前逐包挑拣。据业内人士测算,一个中型棉花企业每天要用200来人挑拣棉花“三丝”,每年仅支出挑丝人员工资就高达100多万元。

    “我们也知道拾花必须戴白帽子、用白棉布做成的拾花袋。但这样做成本实在太高,一个棉布袋子要12-13元钱,而且棉花枝条一戳就破,得经常补。我们算了一下,每户要全用棉布袋子至少得花500多元钱,而化纤袋子每个只要1.2-1.5元,全部下来不足70元钱,而且耐用。”一位姓王的棉农说。

    国家2006年7月4日重新修订的《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中,对棉花收购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在每一家棉花加工厂门口,记者都看到“杜绝三丝”等几个大字。但近几年,由于棉花市场供不应求,各棉花流通环节的经营者为争夺原料,放松了对棉花采摘环节“三丝”的控制,特别是在收购中不按照标准挑拣“三丝”,致使大量“三丝”进入棉花,严重影响了新疆棉花的质量。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