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所长王汉中称,实际上两种主要进口油料产品东南亚棕榈油和美国大豆油确实存在先天不足。首先,棕榈油是劣质食用油,长期食用不利于人体健康。他称,目前我国生产的植物油,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其饱和脂肪酸含量都比较低,均在20%以下,最高的花生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也不过18%,菜籽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仅7%。
从技术上说,国内对食用油饱和脂肪酸含量检测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王汉中介绍,目前国内大多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食用油里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只要将食用油样品在仪器上经过,其饱和脂肪酸含量、组成均可精确显示。
其次,美国大豆油的先天劣势在于它是转基因食品,目前的研究还未对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得出结论性意见,欧盟市场一直对其关闭。专家们则建议有关部门和厂家切实落实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褚绪轩也支持设置技术壁垒的做法。他说,通过设置技术壁垒能在短期内减弱进口食用油对我国油料产业的冲击,保护油菜、花生等优势油料作物。碳水化合物、脂质和蛋白是人类所必需的三大类主要营养素,其中脂质及蛋白质主要由大豆、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提供,油料作物的发展在国家的食物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日显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