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有望年内出台 调和油须亮配方“底牌”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5-08
     日前,国家标准委向外界透露,调和油新国标有望在年内出台,并公布了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中指出,调和油产品的外包装上,不仅要有原料油脂的名称,而且还要标明配方比例。

    业内人士认为,新国标一旦实施,将改变“模糊标签”的行业现状,顾客“透明”消费的同时,调和油市场也将面临一次大规模洗牌。

    【现状】

    原料标注笼统不清

    昨日,记者走访了福州华林路和五四路的几家大型超市,在这些超市的食用油货架上,各种品牌的调和油产品占了半壁江山。

    记者仔细查看了一遍,发现大部分食用调和油的外包装上,“成分”一栏中都只笼统标有原料油脂的名称,如“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等,却没有详细标出这些原料所占的比例。

    在五四路的新华都购物广场,记者看到,同重量的各种品牌调和油,价格却相差甚远。以5L的调和油为例,售价最高的达42.2元,最低的仅34.9元。“主要原料都基本相同,为什么差价这么大?”面对疑问,一位促销员告诉记者,不能只看原料表,主要还是比例。同样是以大豆油为原料,成分占20%还是50%,成本大不一样,售价也自然不同。

    【调查】

    配料比例关系成本

    为什么大部分厂家都不愿标明原料比例?

    “这直接关系到成本,非常敏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福州某油脂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调和油市场没有相应标准,可以用4种原料油进行调和,也可以用6种、7种,甚至有10多种,比例不一致,成本也不同。市场上常见的调和油原料是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这些原料油脂的价格各不相同,比如一级大豆油的价格是5300~5500元/吨,一级花生油的价格在6000元/吨以上,一级菜籽油更贵,达到6500元/吨以上。

    “反正不用标出比例,怎么配最节约成本,厂家心里最清楚。”这位负责人说,一些小厂家之所以能不断压低售价,与其所使用的原料直接有关,比如一些中小企业普遍青睐棕榈油,就是因为成本很低,一吨还不到4000元。这种油虽然也是食用植物油的一种,但相比之下,油品质量相对较差。当然,厂家不会把“棕榈油”搬上原料表。

    【影响】

    小油企将淡出市场

    “如果要标出原料比例,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激烈。”福建省康宏粮油公司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今后,不能再用不标廉价油脂成分或模糊标注等方法蒙混过关,消费者只要一对比,产品的质量好坏就都在心里了,这也将极大促进并规范食用调和油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新国标的出台,必将使调和油行业在短期内发生大规范洗牌,那些生产规模有限的小企业,在失去“模糊标签”掩盖下的低价策略后,只能逐渐淡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