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额增发几成定局 主导棉价短线回落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12-01

 

    历来年底都是棉市的多事之秋,虽有11月初中美纺织品协议达成后出现暂时的缓和期,但近期市场的焦点又集中在国内的

    棉花进口配额上。市场的供需状况可能因此而改变。

    国家发改委早已预计今年国内缺口在370万吨,维持在89.4万吨的配额显然是需要增发的,而配额迟迟未曾增放在客观上助长了棉市多方的信心。但是,在国际棉花库存创出20年新高之际,放任国内价格比国际价格高出千元/吨,使已陷困境的众多纺织企业雪上加霜显然是不智之举。

    配额增发几成定局

    近期市场已传闻将有300万吨的配额即将发放,不论信息是否属实,笔者以为配额的大量增发几成定局,而且将对国内棉价形成巨大压力。

    受此影响,期货价格也将出现补跌走势。但是今年的国内减产又是既成事实,整个棉市依然在大的牛市周期之内,下跌的空间比较有限。

    当然,笔者得出补跌判断的前提是:配额发放量必大于国内需求缺口。历史经验表明,国家不会再让配额限制成为纺织业难题。

    说起配额对国内棉花市场的影响,令市场记忆犹新的还是在2003年的棉价跌宕起伏,在300天波幅6000元/吨。因国内产量的不足,导致2003年年底现货价一度达到19000元/吨,而配额直到2004年4月才发放150万吨,使得市场达到平衡后才急速回落到13000元/吨。无论涨跌,对企业的风险都是有限的。但如此剧烈波动,使得上下游企业都出现了巨额亏损。外国棉商和基金却趁机赚了一笔。耐人寻味的是,这一年度全球棉花市场基本平衡,国际市场最高价也是国内企业集中使用配额买出来的。

    反对发放大量配额声音一直存在。不少人认为,进口棉花数量过多,影响了生产企业的生存,更重要的是危机到棉农的利益,甚至直接关系“三农”问题。那么,是否上游企业降低棉花的价格就无利可图呢?

    棉农利益确实是个问题,但棉农收益在“三农”中的比例比较有限,而纺织业则关系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0%、出口总额的20%,因此对于棉农完全可以用补贴等方式保障利益,没有必要以损害纺织业的利益来保障。

    国际棉市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