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市:棉花种植面积为何出现骤减
据淮北市农委农村经营管理科科长王忠运分析,这与棉花的种植相对繁琐有直接关系。棉花种植不仅需要育苗,全过程都要精心照顾。而且,从成苗开始就要打药防虫,直至成桃,所需成本较高,尤其是打药期正是夏季天气高温时,大面积的农药喷施极易造成人员中毒。而种植小麦和大豆、玉米,虽然收入较种棉花低,但每次播种和收获仅需几天的时间,不耽误其他农闲时间外出打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出现了劳务输出与棉花争工问题。因为外出务工一年的收入远远超过在家务农的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离开了土地,出现了许多劳力“空壳村”,在庄稼收种时青壮年才从务工地赶回来,因此,他们选种的都是容易打理的庄稼,很少有人种植棉花。
淮北市棉花产业化促进中心主任张家宪告诉记者,棉花种植面积的萎缩不仅仅是淮北地区的现状,目前除了新疆地区由于气候非常适合省工棉花品种生长、没有受到影响之外,长江和淮河流域的棉花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缩,除了棉花种植自身的原因和与劳务输出争工问题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市场粮价提高和国家增发粮食生产补贴,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纷纷扩大粮食生产,减少棉花和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
有关专家认为,使棉花种植面积有恢复性增长,关键是在种植技术上要有所突破,这主要涉及棉种改变种性和多属制种植模式推广两方面的问题。据了解,目前适合新疆地区气候的省工棉花品种,和普通棉种相比省工80%—90%,可对淮北的气候极不适应,特别是当地高温高湿的“桑拿天气”。为此,淮北市棉花产业化促进中心从去年就开始研究省工棉花品种如何改变种性,适应淮北地区的种植,以此来减轻棉花田间管理阶段对重劳力需求(播种时可以选择机播)。多属制种植模式是指间套种植,如果实行瓜、棉、麦、豆等作物的套种,这样可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收入。维持粮食与棉花生产的相对平衡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在维持一定种植规模的基础上,通过提高棉花单产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效益,进而实现粮食和棉花生产双“安全”。
一周热点
- 2021-03-02上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增长,对我国装运五船玉米
- 2021-03-02美国玉米酒糟粕周报:天气改善,产量恢复,玉米酒糟粕价格下跌
- 2021-03-022021年3月1日世界主要期货收盘价格一览表
- 2021-03-02美国农业部:上周美国对中国大陆装运33.4万吨大豆
- 2021-03-02上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增长,比去年同期提高49%
- 2021-03-02AgRural:截至2月25日,巴西大豆收获完成25%,产量上调
- 2021-03-02美国玉米现货市场述评:现货玉米市场下跌
- 2021-03-02玉米缘何强势上涨?资金釜底抽薪,牛市究竟能走多远?
- 2021-03-01截至2021年2月26日当周国际粮油期货涨跌一览表
- 2021-03-01美国农业部报告可能显示1月份大豆压榨量为1.952亿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