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棉企业如何看待棉价不振之因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6-30
     近日国内皮棉市场呈现行情上涨乏力,市场观望等待气氛浓厚的特点,这直接表现在现货成交的委靡不振。而无论是从中国棉花信息网前期所作工商库存调查,还是近日召开的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以及网友广泛讨论的情况来看,资源偏紧甚至存在缺口确是不争的事实,需求不旺是棉价在目前时段仍表现平淡的重要原因。那么在这种观望等待中涉棉同行究竟抱持着怎样的心态?他们怎样看待目前的市场行情?棉花价格究竟要被羁绊多久?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身处不同行业的涉棉人士。

    棉花经营企业的代表表示,棉花价格在目前阶段仍然受制于纺织行业的挤压(供给状况决定,还未到棉花决定纺织的阶段),棉价走势步履蹒跚与纺织全行业的生存环境和运行状况恶化有直接关系。出口受限、加上目前正值纺织淡季,纺织品销售价量有不同程度下滑。而许多小型纺织厂由于接单不足,已经出现大批转让的现象。据山西某大型棉花经营企业介绍,在对该省一家亚洲规模最大的细纱机厂的销售情况跟踪中发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纺机销售的火爆局面一去不返,这与纺织厂扩产增锭速度下降有关,而更进一步的原因是纺织厂的产销形势不佳,资金运行紧张。在今年纺织出口频繁遭遇贸易摩擦,市场环境更趋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判断,纺织行业的投资高峰已经过去,全行业已进入调整时期。以上情况带来的结果是,棉花消费速度减慢,企业原棉库存时间缩短,这导致企业采购需求的整体不旺。

    供给方面,一个可能影响市场供求的因素是8月底农发行的“双结零”政策,企业为了获得继续贷款的信用等级,会在短时间内抛压兑现,从而带来市场资源量的增加。此外,进口棉价格目前仍有较大优势,由于从签约到到港之间有1个多月的时间,所以7月份的外棉签约状况值得关注。以上因素对于8月份棉花缺口的最终兑现,以及棉花价格的走势将产生直接影响。

    期货业人士通常会从全局的角度看待棉花市场。针对近日行情反复涨跌的情况,他们认为在基本面上,应该从宏观经济和周边市场的角度来分析棉花走势。目前国际、国内经济运行状况都明显偏弱。在国内,带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投资导向型的行业,如房地产、汽车等受到明令限制,而紧缩银根的政策则从去年开始就影响着包括纺织行业在内的众多行业;消费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仍没有充分体现,受经济景气回落以及就业压力的影响,消费信心和实际需求仍存在压力;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在今年受到了很大挑战,主要源自欧美对中国纺织品的设限、特保。经济运行状况不佳直接导致市场成交意愿的下降,资金对于投入到棉花市场兴趣下降,同时观望心理增强。在周边市场上,目前国内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市场运行状况普遍疲软,对棉花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综合以上情况,目前国内棉价走势偏弱与整体经济运行状况有直接关系。市场信心并未丧失,但诸多不确定因素令市场各方仍在观望等待,相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