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花生产业须过“四道槛”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1-06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我国花生产业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粗放式增长。要真正崛起为世界花生市场的主导角色,还必须跨越“四道槛”:

       一是品种。花生的用途可以分为榨油用和食用,不同的用途需要不同的产品品质。目前我国的专用花生品种较少,因此不能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规模化生产优质专用产品。花生品种品种杂,混种混收混加工,产品品质差别很大,降低了花生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出口竞争力。

     品种改良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科技投入少,从事科研的人员、机构和条件都很不足。以美国为例,美国对花生科研十分重视,国家级的研究机构有4个,即美国农业部国家花生委员会、美国国家花生研究实验室、美国花生学会和美国花生研究与教育协会。此外,许多著名大学的研究项目,都选择与花生相关的研究课题。现在,美国已培育出十多个高油酸的花生品种,有的含油酸达到85%,比橄榄油还高。而截止目前,我国唯一的花生研究机构是山东花生研究所。由于科研力量的薄弱,我国花生品种培育和改良十分滞后。

     二是生产。由于花生没有受到像大豆等产品那样的高度重视,因此在生产上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尽管在传统种植中也有一些较为集中的产区,但是远远没有形成优势性的产业带。因此,花生产业始终难以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及时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的生产方法,生产出成规模的优质专用产品。

     三是加工。花生的加工,包括榨油加工和食品花生加工,在我国都很薄弱。这主要体现在花生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尤其是花生的食品、饮料、蛋白粉和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不足,花生油脂、蛋白、磷脂、多酚等资源的深度开发远远不够,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花生生产、销售、加工和利用等环节缺乏有机结合。以花生出口占全国70%的山东省为例,该省目前也只有18个花生食品专业加工厂和28条生产线。

       四是食品安全质量。一方面部分地区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严重影响了花生的品质;另一方面,收获、运输、储藏和加工过程中管理和技术能力不足,导致花生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素的现象较为突出。这既严重限制了花生产品的出口,也影响了国内花生市场的发展。

       上述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技术、生产和政策等各个层面。专家普遍认为,制约花生产业发展最深层次的问题,是人们对花生产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潜力认识不足,从而缺乏相应的支持和促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