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期货价格对世界纺织业影响分析(上)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2-21
    ▲郑州棉花期货价格已开始影响国际期货价格走势

    继成功推出小麦期货后,棉花期货在中国首家农产品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半年间,其价格发现功能日渐凸显。郑棉期货价格除与全国棉花协会发布

    的棉花现货价格指数走势基本一致外,也与国际棉花期货价格走势保持了基本一致,并已开始影响纽约棉花期货价格指数的走势。

    据郑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王献立透露,自今年6月1日中国棉花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以来,截止到2004年11月23日,共成交461万手(每手5吨,约折合2303万吨),日均成交38099手(折合190495吨),成交金额2931亿元;9月份以后,日均交易量超过30万吨。与经历了130年历史、目前全球最大的棉花期货市场--美国纽约棉花期货市场相比,从交易量上看,自上市的第二个月起郑棉日均交易量就相当于纽约市场同期量的19.54%以上,10月份以来则达到同期交易量的60%左右;从价格走势上看,郑棉期货价格与纽约棉花期货最近交割月合约价格走势基本吻合。

    但中国棉花期货价格并没有完全跟着美国纽约期货价格走,而是经常性地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王献立举例说:“从6月23日到7月5日,郑棉价格一路上扬,而纽约期货价格大幅下跌,随后,纽约期货价格也开始大幅上扬,与郑棉价格的走势基本保持了一致;8月12日至8月22日,郑棉价格平稳波动,而纽约期货价格却大幅上扬。这种现象在9月、10月和11月也多次出现。”专家分析,究其原因,郑棉期货反映的是对中国2004/05棉花年度新棉价格的预期,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主要是国内棉花播种面积、气候条件、国内消费量、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等;而纽约价格反映的是美国棉花市场的整体情况,因此两者有差别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中国既是棉花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也是有着影响力的棉花进口大国。近几年中国棉花生产、消费量大约占到世界生产、消费量的30%左右;仅2004年一季度,中国就进口棉花100多万吨,接近了世界贸易量的20%。生产、消费的优势本来可以有条件提高中国棉花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但由于中国1998年才开始进行棉花流通体制改革,2001年棉花市场虽然完全放开,但棉花生产、经营分散,现货市场不规范,难以形成合理的棉花价格,也因此很少有中国企业参与国际期货,却往往在国内棉花供求紧张时公开、大量、分散购买国际市场的现货棉花,又由于企业缺乏棉花价格的谈判能力,导致涉棉企业大量购买高价棉花,使企业蒙受很大损失。专家指出,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的中国棉花期货市场,可以使中国涉棉企业在国内进行期货交易和套期保值,这不仅可以使涉棉企业规避风险,也有利于中国棉花权威价格的形成。

    郑棉期货价格正在成为国际棉价的权威信息源。王献立总经理在解释郑棉价格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时称,郑棉期货是按国际标准进行交割,郑棉期货在国际棉花定价过程中自然有自己的话语权。从长远来看,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产棉国、消费国和进口国,随着棉花期货市场的发展,中国将会进一步扩大在国际棉花定价过程中的发言权,进而争取中国棉花的国际定价权,最终使中国成为全球棉花的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和价格中心。

    ▲期货市场价格开始发挥发现功能

    中国棉花期货市场的诞生,完善了棉花市场体系,这主要反映在即期棉价的现货价格之外,形成了反映未来一定时期内供求关系变化的棉花期货价格;在棉花现货市场之外,形成了棉花期货市场。棉花未来供求关系虽然以目前供求为基础,但作为预期产生出来的价格,它已经区别于现货市场。

    在棉花期货上市交易之前,中国初步形成了局域性的棉花现货市场,例如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省级棉花交易市场和各地区域性的棉花交易市场。这些市场的一个基本特征,都是即期交易,形成的价格反映当时的棉花供求关系。2004年6月1日上市的郑棉期货价格则客观反映了国内棉花供求关系变化,与全国棉花协会发布的中国棉花价格指数走势基本一致。上市初期,期价略高于现货价格,从7月中旬到10月中旬,棉花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基本持平。10月下旬至今,又略高于现货价格1000元/吨左右。从棉花价格形成过程来看,期货市场价格已开始影响现货价格。

    棉花期货价格近远期月份之间呈正向基差排列,表明了棉花价格波动趋势的合理性。就棉花价格波动的规律而言,现货市场棉花在每年3月份以后逐步走高,目前郑棉期货价格CF503(2005年3月到期合约)以后合约也稳步走高,充分反映了棉花价格波动的规律性,提前给涉棉企业一个可供参考的价格信号。农产品中粮棉比价多年来一直都在1:8左右,当前期货市场反映的粮棉(小麦:棉花)比价为1:8,现货市场则为1:6上下。这种比价关系的差别,将会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不断趋于合理。

    棉花期货市场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信息、充分的市场竞争形成体现未来市场供求变化的棉花价格,弥补现货市场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和不完全性。宏观调控部门可以根据棉花期货价格的变化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可以减少被动性,提高调控效率;棉花期货市场聚集了大量的供求信息,储备部门可以利用期货信息合理安排棉花储备数量。同时,还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储备棉花的轮换、套期保值,降低储备成本。

    专家认为,期货市场价格发挥发现功能可以减轻宏观调控的压力,提供宏观决策信息,完善宏观储备制度。如,2003年棉花价格上涨,实质是棉花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市场配置资源滞后,当时的市场难以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均衡。而棉花期货市场可以提供未来的棉花供求信息,引导涉棉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减少供求矛盾;可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形成较为真实的棉花价格,避免棉价的大起大落;可以降低流通成本,有利于价格回归。

    ▲棉农和涉棉企业可利用期货市场寻求价格保护

    郑州商品交易所经过长期的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棉花期货终于在今年6月1日获准上市。专家认为这是中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建立完善的棉花市场体系,增强棉花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这一方面有利于获得棉花国际贸易中的定价权,另一方面可以为棉花经营者提供避险工具。棉花期货上市交易时间虽然不长,但棉花期货市场在发现未来价格、保护农民利益、服务流通体制改革、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开始发挥着积极作用。

    据悉,目前在郑商所开设期货交易账户的涉棉企业已达565家,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每天达2000多个,最多时(10月28日)达4093个;98%以上的会员参与了棉花期货交易。专家认为,棉花期货市场为涉棉企业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广大棉农以及涉棉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市场套值保值的功能,寻求价格保护,以化解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

    一位期货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郑棉期货推出后,中国的涉棉企业可以降低在购销中的价格波动风险,即利用棉花期货价格指导棉花采购业务,有效地回避国际市场对国内棉花市场的冲击,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纺织品的竞争力,避免或减少像2003年,中国很多涉棉企业在国际市场棉价持续上涨中,以18000元/吨购进棉花(去年进口到岸价也在16000元/吨左右),又由于今年价格下跌(至今年8月底,棉花现货价格已跌至12500元/吨,每吨下跌5500多元,同期进口棉花下跌得更多),拥有存货或进口棉花的企业损失惨重的局面再现。这些企业的经营者们对记者感慨地说,如果早一点上市棉花期货,我们就不会亏损这么大了。

    郑棉期货上市后,部分涉棉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对存货进行了价格“保险”,变被动适应为主动出击,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如湖南、山东、新疆的一些企业今年7月份以来,面对棉花现货市场价格下跌的趋势,在期货市场做“套期保值”,减少了企业亏损,取得了明显效果。

    郑棉期货还为促进棉农增收提供了价格信号和避险工具。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评估报告看,今年全国棉花总产达到593.8万吨,较上年增加了107万吨。总产的增加在缓解资源短缺的同时,在短期内出现了“棉贱伤农”的现象,与粮食价格上涨形成了强烈反差,粮棉比价关系有些失衡。

    自9月下旬以来籽棉收购价一路下滑,最低时曾出现1.8-1.9元/斤,较收购初期下跌了0.4-0.6元/斤,与去年同期的2.7元/斤左右相比,下跌近1元/斤,皮棉标准级销售价格也由每吨13100元跌到每吨11400元左右。加上新棉开秤推迟、资金紧张、收购进度缓慢等原因,目前籽棉收购量不足总产量的20%,交售数量不足常年的20%。按全国棉花产量600万吨计算,农民收入比收购初期(按籽棉下跌0.4元/斤计算)将会减少约120亿元。受此影响,山东、河北等省农民大幅减少棉花种植面积(下降1/3),增加种粮面积。如果这种现象蔓延下去,棉花市场将会出现剧烈波动。

    但作为发现棉花远期价格的郑棉期货价格,一直在12500元/吨(折合籽棉约为2.6元/斤)一线上下波动,而且远期合约反映出来的价格正在逐步走高。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已给广大农民一个强有力的信号:目前的棉价下跌只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其价格将会企稳略升。许多棉花经营企业和纺织企业已开始纷纷入市,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功能。因此专家分析指出,棉民应稳定棉花种植面积,推迟交售籽棉,以规避风险。

    棉花期货市场还促进了“棉花订单农业”的发展。目前,一些棉花经营企业已开始通过期货市场尝试订单+期货的经营模式。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农业龙头企业,今年与农民签订了近万吨棉花收购订单,其中用8000吨卖到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实现了农业龙头企业与种棉农民共同受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准备在明年种棉时先以一个团场为突破口,发展棉花“订单+期货”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再逐步推广到整个兵团,以逐步解决多年来兵团棉花生产中面临“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棉花期货市场对保护种棉农民利益、促进棉花种植结构调整的作用突现。棉农和涉棉企业,可以通过有效利用现货和期货两个市场指导生产经营活动,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主动地位。

    但专家提醒,由于中国证监会对国有涉棉企业期货套值保值业务有严格规定,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又不允许企业利用该行贷款进入期货市场,因此,参与郑商所交易的大多为民营企业和投资者的自有资金。郑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王献立认为,如果有更多的涉棉企业和资金进入到郑商所棉花期货市场中来,郑棉期货完全可以与纽约棉花期货相抗衡。他表示,今后郑商所将加大市场培训力度,普及期货知识,让更多的企业和老百姓了解期货。

    据悉,截至10月底,郑商所已召开棉花期货推介宣传会议134场,参加培训的人员3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