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2004年我国棉花生产前景总体向好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09-09
    中棉所和全国优质棉基地科技服务项目组,根据2004年1月-9月对我国15个省市区150 个定点基地县 5000户定点农户进行全程苗情监测情况,发布了2004年我国棉花生产形 势展望报告。

    

    报告认为,今年我国棉花生产前景总体看好。一是播种面积扩大;二是前中期呈早发 丰产的势头强劲,中后期单产增加的势头被严重削减,单产有望达到常年水平;三是 由于面积增加,总产将增加,预计低于期望;四是早熟性好,纤维色泽洁白。这些将 大为缓解棉花资源的短缺,满足高等级棉的需要,并对纺织工业后配额时代产生积极 的影响。

    

    2004年棉花生产形势

    

    1.棉花播种面积扩大。据项目组监测,棉花春播面积8475万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加上短季棉,全国棉花播种面积达8626(中棉所修正数),扩大 810万-961万亩,增 长10.6%-12.5%。

    

    2.前中期棉花生长良好,区域之间差异缩小,8月差异又扩大。据项目组 全程监测, 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 5月为107,棉花播种出苗明显好于预期,苗 情好于去年同期 近一成,棉花生产开局良好。CCGI 6月为104,苗情略好于去年 同期,在好苗的基础 上,继续保持苗齐的特征,但蕾期生长势有所削弱,区域之间仍存差异。CCGI 7月为 121,苗情好于去年同期两成多,继续保持苗齐的特征 ,生殖生长势增强,区域之间 差异缩小。CCGI 8月为139,同比成铃数增长39%,区域之间的差异显见,均衡性被打 破。

    

    3.自然灾害轻度发生,生物灾害中重度发生。

    

    今年前中期棉花自然灾害较轻,棉田受灾面积小,程度轻,绝收面积少于历年和去 年。生物灾害中重发生,被称为“温和的灾害”。棉花枯、黄萎病大发生,面积达到 4000万亩以上,主要在黄河,其中华北最严重,局部大爆发;长江和黄河生理性红叶 茎枯病也呈大发生趋势。品种中抗虫棉病情最重,产量损失大,有的毁种和改种。西 北棉蚜中重度发生,局部大爆发,对产量有不利影响。

    

    4.棉铃偏小,铃重轻,秋桃普遍减少,早衰面积大,早发棉田烂铃加,单产增加的势 头被严重削减。这是今年中后期棉花生长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原因包括:一是6-7月 黄河棉花枯、黄萎病大发生,局部大爆发,8月留下严重后遗症--叶色发黄,叶片脱 落,严重垮秆,有效叶面积减少。同时,8-9月黄土高原因 病导致严重早衰,面积占 70%,预计9月中旬将成光杆。二是7-8月雨水多,日照 少,光合产物减少。同时,棉 花生长偏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特别是8月中下旬持续气温下降3-5℃,再 次加重病害发生。三是长江棉花普遍早发,因早发导致早衰面积扩大,红叶茎枯病大 发生。四是8月中下旬北疆有两次低温过 程。这些情况表明,8月中旬以来低温、寡 照、多雨等天气变化对棉花生长产生 不利影响。

    

    5.单产有望达到常年水平,预计总产低于期望,新棉早熟性好。9月初预 计棉花单产 有望达到前三年的平均水平71千克/亩,这比早期期望单产74千克/亩下降3千克/亩, 预测总产为600万吨,也低于先前预期值。今年棉花熟性正常偏 早,吐絮收获期要早 于去年20-30天,也早于常年7-10天,新棉纤维色泽好。 9-10月的天气变化对单产、 总产、收获时间和品质将产生重要影响。

    

    另据各地报道,前中期棉花长势为近10年、近15年以来最好的一年,各地高产典型层 出不穷,然而,8月中下旬以来,病害和早衰日见明显,单产增加的 势头将被大幅削 弱。

    

    当前棉花收购市场 最近对皖、鄂、冀等地的现场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棉花早熟丰产与 2003年晚熟减产形成鲜明的反比;棉花购销市场冷淡、观望、低价与去年同期的热 销、抢购和高价位形成鲜明的反比。

    

    当前新棉收购市场十分冷淡,棉农期望价与实际价之间的差距很大,因此棉农交售与 经销商收购都存在观望心理。8月下旬至9月初,新棉收购价在2.2-2.3元/斤,同比回 落18%-20%左右。另外,不分级的“统花”和“三丝”危害的情 况也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