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低迷成因及蕴藏潜在市场动能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08-31
     在中国宏观调控的引导下,整个商品期货处在一个熊市当中运行。棉花市场也不例外,由于棉花市场的流通体制、市场调控政策、风险预警机制存在着不健全因素,在此次调控当中"暴露"较为明显。尤其是此次调控实行的银行信贷紧缩,对这个还未成熟的棉花市场影响更加深远,制约了企业正常的消费能力,以至整个棉花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在全球基本面的制约下,逐步趋于"理性"向市场价值回归。在国内期货和国际棉价的带动下,国内现货价格也出现逐步回落。各地市场都在寻找一个今年的合理价格区域。

    

     国内、国外棉价对比

    

     近期,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ncotton A)报价为12719元/吨,.(Cncotton B)报价为11465元/吨,基本与上周持平。代表国际现货棉价的Cotlook指数较上周表现坚挺,代表高等级现货的Cotlook A指数(相当于中国三级棉)现报价为54.55美分/磅,折口岸交货价11574元/吨,由前期低于国内同等级2300元/吨,缩小至近期的700元/吨。而Cotlook B指数(相当于中国四级棉)平均为55.25美分/磅,折口岸交货价11720元,由上月低于国内同等级2000元/吨,缩小至近期400元/吨左右。外棉经销商对EMOT SLM1.1/16(相当于国内328级)8月装运到中国港口平均报价为55美分/磅,折合人民币11839元/吨,仍然低于国内429级棉到厂均价近300元/吨左右。国外棉价近期受市场需求的拉动和基金买盘的推动,其报价较上周大幅回升。使两市棉价逐步趋于升贴水正常状态。

    

     国内市场"低迷"原因

    

     现阶断的国内各地市场,纷纷被观望气氛所笼罩。笔者近期从棉花市场所了解到市场的低迷是因为:一方面,是出于对今年棉花丰产的预期较好,从现阶断较为保守数据来看,今年产量有望突破1984年的626万吨,创下历史新高,从而制约了棉价的上行空间。二是,新棉上市存在着诸多不明因素,新棉收购定价和棉市调控政策不明朗,加重了市场的谨慎心理。三是,信贷政策的扶持,这是近期整个棉花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市场消费低迷的重要因素,制约了正常的消费动能。

    

     消费能量短期受抑消费潜力仍然存在

    

     棉花市场在今年这个特殊的环境下,是考验国家政策和市场体制的关键时期。怎样寻找一个合理的价格区域和保持棉价的稳定,是现在市场投资者所关心的问题。如棉市的向好,需要人气的恢复,政策的扶持,消费的提振。就消费而言:现阶断,是处于消费旺季的即将来临和新棉上市之际,大多涉棉企业有迫切融资的需求,受此影响,在近期纺织出口较为景气的情况下,但市场对棉花原材料的需求消费却十分低迷,显然是不市场的正常现象,究其原因乃是资金的制约。以至市场出现大多涉棉企业现买现用,或以消费仅有库存为主。从这其中我们不难看出,消费能力受抑,是现阶断涉棉企业的无奈之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潜在的消费能量会逐步加大,企业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一旦得政策的扶持,市场人气恢复,届时棉花市场低迷会大有改观。所以投资者在"悲观"的同时,也应当保持清醒,看到棉市的本质。

    

     政策不支持过低的棉价

    

     美国控制通货膨胀的加息政策和中国的资金紧缩政策已经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中国在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不大,而维持稳定的经济政策的呼声在加大。在7月中旬国务院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又一次强调了在继续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合理有度、区别对待、把握全局,更强调了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这从大的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定下了继续向好的方向,从目前棉花行业的现实状况及"上保护纺织、下保护棉农"市场根本出发。结合棉花市场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解决,市场人气较为"低迷"。笔者认为,不排除在新棉上市之际棉价会有一跌,不过前期棉花价格的大幅下跌极大程度上释放了市场的卖出能量,如果市场棉花出现再次下跌之时,笔者认为应该是投资者逐步买入的时机,而不是悲观的卖出时机。当市场上大多数人处于悲观状态时往往也就是市场出现反转之时。

    

     综上所述,作为投资应当密切关注近期农发行的信贷政策、棉市的调控政策实施,及棉价异常波动,影响棉农合理利益和纺织企业的正常经营程度。

    

     电话:027-8725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