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期货出发 未来任重道远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08-02
6月1日,国内期货市场1996年以来首只真正意义上的新品种——棉花期货正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

  棉花期货的推出,对于郑州商品交易所可以说是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期货市场以几十亿的 资金规模管理着上千亿的农业、工业相关产品的价格风险,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期货市场作为管理着其他行业风险的特殊行业,如果没有适当的品种推出,就很难发挥其套期保值、发现价格和风险管理的功能。棉花期货的推出,可以打破国内期货市场的品种瓶颈,推动期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推出棉花期货也被认为是整合棉花市场、推动棉花市场化的重大举措。5年前,棉花实行统购统销,价格相对稳定;5年后棉花现货市场全面放开,市场化格局基本形成,然而,由于没有棉花期货市场的存在,棉花生产企业无法规避季节性的价格波动风险,棉花流通、加工企业也不能锁定企业生产成本,利润很难稳定。近年来棉花现货市场价格的暴涨、暴跌造成涉棉企业的成本加大,效率降低。

  有了棉花期货市场的价格形成体系,市场各有关方面更容易掌握棉花市场的发展变化规律,涉棉企业更容易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可以摆脱了一放就乱、一乱就管、一管就死的怪圈,进而为加入WTO后,其他农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探索出一条新路。 棉花期货低调上市

  6月1日,上午九点。郑州商品交易所。随一声铃响上市的一号棉花期货合约代码为CF,交易单位为5吨/手,最小变动价位5元/吨,每日交易价格最大波动限制不超过上一交易日结算价±4%,最低交易保证金定为合约价值的7%。基准交割品为328B级国产锯齿细绒白棉。

  有些意外的是,郑棉一号并没有出现期待中活跃的交投场景,也没有出现去年强筋小麦期货那样动人心弦的行情,有的只是各合约大幅高开后价格骤然下落形成的巨大振幅。按交易所规定,首日挂牌的6个合约基准价分别是CF411为14300元/吨,CF412为14300元/吨,CF501为14500元/吨,CF503为14800元/吨,CF504为15100元/吨,CF505为15400元/吨。合约挂盘当日涨跌停限幅为正常涨跌停板的5倍。

  当日郑棉一号各合约在交易所规定的基准价的基础上普遍大幅高开,CF411开盘16000元/吨,上涨1700元/吨,CF412开盘17150元/吨,上涨2850元,距离涨停板价格只差10元。而CF501合约则更甚,在以17000元/吨大幅高开2500元后,瞬间上冲涨停板17400元/吨,涨幅达20%。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持久,此后各合约均出现急速回落。最终,成交和持仓量最大的CF411合约以14670元/吨报收,上涨370元,全天成交2044手,持仓量为810手。与此同时,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MAO411合约的价格仅为13924元/吨。

  上市首日,郑棉一号最终在冷清的交易中默默收场。

  “没想到今天棉花期货交投如此清淡,没想到今天棉花期货合约能够如此的大幅高开,竟然能触及郑商所规定的最高涨幅。”在中粮期货公司,一位投资者对记者表示。

  之后一周,棉花期货表现依旧平淡,每天的成交量在1.5万至2万吨之间。郑商所提供的一份期棉交易报告表显示,郑棉一号上市后的4个交易日,除了CF504有0.70%的微量涨幅之外,其他5个月份的期棉品种,均出现了较大的跌幅。

  “从棉花期货上市后的成交量和持仓量看,投资者显然还处于观望状态。”一家期货业人士评价道:“这可能也是造成棉花期货振幅过大的原因。”盘中很少看见有较大的对手单出现,往往几手下单就有可能形成大的波澜。

  “棉花期货的连续下跌属于正常现象,这和国际上棉价走势是吻合的。如果在国际上棉价大幅下跌的形势下,国内期棉反而出现暴涨行情,这倒会让人看不懂。”郑商所市场开发三部部长姬广坡博士对此并不很在意。

  市场人士分析,后期棉花期价难以继续下挫,短期内有可能向现货棉价回归。“市场价格的平衡点是相对的,而不平衡则是常态的,从最新情况看,棉花期货似乎找到了一个价格波动的中轴线,而新合约最初的价值区间定位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郑商所有关负责人也反复强调,并不希望还未掌握棉花期货知识的人过早地盲目进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对棉花期货市场初期的平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所以现在并不感到可怕,通过交易所规范运作和平衡发展,市场培育这个渐进过程将会大大缩短。”

  显然,郑商所非常珍惜棉花期货这一期货品种,并不希望她刚一上市就掀起太多的波澜。

  棉花期货上市始末

  早在1996年,郑商所就开始为棉花期货的上市开始做准备工作,但由于当时棉花流通还处于统购统销的计划体制下,推出棉花期货的大环境并不成熟。

  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从1999年9月1日起,棉花的收购和销售价格均由市场形成。政府有关部门只根据棉花供求情况等提出棉花收购指导性价格和指导性种植面积。供销社及其棉花企业、农业部门所属的种棉加工厂和国营农场、经资格认定的纺织企业,都可以直接收购、加工和经营棉花。

  2001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下发,提出“放开棉花收购,鼓励公平有序竞争”,“凡符合《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经省级人民政府资格认定的国内各类企业,均可从事棉花收购”等等。这被认为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几经转折,终于确定了市场的走向。

  2002年3月11日,在全国九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司马义·哈提甫提议在新疆设立棉花期货交易所,以充分发挥新疆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促进中亚区域经贸合作与发展。新疆是中国开拓中亚、南亚、西亚市场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与之相邻的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都是主要棉花生产和贸易国。司马义·哈提甫认为,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新疆建立棉花期货交易所的条件已经成熟。他还提议说,如可行,棉花期货交易所可设在乌鲁木齐市,该市正致力于建设中亚地区的国际商贸中心,铁路航空运输发达,通讯设施完备,金融服务体系健全,相关条件和设施均已具备。

  棉花期货上市地的天平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在进入2003年后,棉花现货暴涨暴跌。作为棉花生产和消费大国以及纺织品出口大国,棉花价格的大起大落,给中国国民经济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推出棉花期货呼声愈发高涨。

  今年年初,随着国务院关于发展资本市场九条意见的出台,棉花期货上市终于露出了曙光,5月21日,在经历太多坎坷和磨难后,棉花期货终于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上市,上市地定在郑商所。郑商所弹冠相庆。

  棉花期货一号合约的特点

  据了解,郑商所对于棉花期货设计的总体思路是有利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形成合理的棉花未来价格,通过棉花期货的推出做好三项服务:为促进棉花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服务;为涉棉企业规避风险、发挥出口创汇优势服务;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基于此,郑商所在设计具体期货合约时,采取了同时推出两个合约品种的方法。此次上市的棉花期货是一号合约。

  郑商所副总经理张晋生详细讲解了棉花期货合约制度设计中的几个特点:一个是设计了一号棉花合约和二号棉花合约。为妥善解决两个合约的接轨问题,防止出现逼仓风险,设计一号棉花合约的标准仓单,用于二号棉花合约替代交割时同等级升水600元/吨,交割时随货款一并结算。“两种合约的本质差别是交割地不同,郑商所之所以设计两个合约,是考虑到棉花重要产地新疆的产量占全国比重很大,但其运输有时间和费用的问题,如作为同一个合约,在交割上有难度。”张对此解释说。

  第二个特点是按国际惯例设计了时间贴水。由于棉花现货品质品级分类多样化,不同品级和不同地区的现货升贴水标准不一。“当年产(是指本年度生产的棉花)棉花标准仓单从次年8月合约交割起贴水100元/吨,以后贴水每月递增100元/吨,直到年底仓单退出为止”。

  第三个特点是棉花期货实行公证检验制度。进入指定交割仓库的棉花由中国纤维检验局负责质量检验,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质检证书,符合交割标的的棉花质检费由国家财政承担。

  第四个特点是,根据棉花生产时间和质检证书时效,规定了有效期不同的两类仓单(C1、C2),同类仓单之间可以通用。

  第五个特点是交割仓库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大品种、大流通和放开交割的思想。第一次注册的棉花交割仓库均设置在主产区或集散地,分布在京广、陇海、京九等主要铁路干线上,比如河南储备物资管理局四三二处、南阳市棉花储运有限公司、河南省棉麻总公司、邢台邦力工贸购销中心,等等。内地仓库之间和新疆仓库之间均不设升贴水。库点分布相对集中,库容比较大。

  郑商所有关人士透露,交割仓库的设置思路也参考吸收了纽约期货交易所的经验。目前,纽约期货交易所棉花期货有五个交割地点,德克萨斯州有两个:加尔威斯顿和休斯顿;路易斯安纳州的新澳尔良;南卡罗莱纳州的格林威尔;田纳西州的孟菲斯。这几个州均是美国的主要产棉区,除田纳西州外,其他三州均有发达的水陆运输条件,而孟菲斯是历史上形成的棉花集散地。因此纽约期货交易所棉花交割仓库的交通运输都十分便利,在这五城市方圆15公里以内,只要是美国农业部认可的棉花专业储备库,其申请经交易所批准后均可成为交易所的指定交割仓库。

  此外,棉花期货的最低交易保证金为7%,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为±4%,最后交易日和交割日分别为合约交割月份的第10个交易日和第12个交易日。而且,郑商所对于棉花交易单位、最小报价单位、交割形式、交易手续费的设计思想,都与另一品种小麦合约完全不同,充分体现出新棉花期货的自身特征。 上市公司欢迎棉花期货

  棉花期货被允许上市,除了期货公司外,一些上市公司也表示欢迎。目前股票市场中有三类上市公司与棉花期货存在相关性。

  一类是直接涉棉企业,其股票近日已做出了正面的反应,主要有新农开发(600359,6月1日上涨0.84%)、敦煌种业(600354,6月1日上涨3.51%)和新赛股份(600540,6月1日前连续上涨4天)。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棉花现货市场价格经常出现暴涨、暴跌,导致棉花生产企业因无法防范风险而利润不稳定,此次棉花期货的推出有利于这些企业经营的稳定性,是一利好消息。

  第二类是纺织业上市公司,如华芳纺织(600273,6月1日上涨1.68%)、常山股份(000158,6月1日涨0.49%)、江苏阳光(600220,6月1日上涨2.80%)、鲁泰A(000726,6月1日前连续四日飘红)。

  第三类是涉及期货经纪的上市公司。

  敦煌种业赵明告诉记者,公司对棉花期货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之前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公司会考虑参与。

  如何投资棉花期货

  为做好棉花期货上市准备工作,郑商所的网站上关于棉花期货的内容多了许多,如棉花期货培训资料、棉花期货投资指南、棉花指定交割仓库的条件及申请条件等。郑商所还专门向全国棉花经营、加工、纺织企业写了一封信,希望涉棉企业要认真学习套期保值知识,熟悉交易所的交易规则等有关制度,研究套期保值的方法和技巧,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减少现货价格波动造成的不利影响,面对期货价格涨跌的诱惑,不要中途改变套期保值交易的初衷,更不要以投机为目的,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很显然,郑商所一方面是担心部分涉棉企业对棉花期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有效利用这一工具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另一方面是担心部分企业在棉花期货市场过度投机,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更大的风险,并希望他们把握棉花期货的运行规律,这样也利于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国内棉花的种植面积波动很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高为10253万亩,最低为5400万亩,两者相差近一倍;国内棉花的年产量也呈现周期性波动,在400万~600万吨之间,因而我国棉花现货价格的波动幅度比较大。棉花期货作为国内期市的一个新品种,业界没有实际交易经验,要把握好棉花期货价格未来的走势,有关专家特别提醒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密切关注全球棉花供求状况

  供求关系是影响棉花价格走势的最根本原因。根据有关预测,2004年全球棉花将出现供过于求,但中国棉花消费仍存在缺口。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去年棉花价格快速上扬,促使农民在今年扩种了更多的棉花。据国际棉花顾问委员会(ICAC)5月份预测,2004年全球棉花产量将达2185万吨,比2003年度增加160万吨,增幅8%;棉花消费2131万吨,仅比2003年度增加18万吨,今年全球棉花供求总体为产大于需54万吨;期末库存为826万吨,也将比2003年增加54万吨。另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2004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将比上年增长10%,达8400万亩,是1993年以来的最高点。如果气候正常,2004年度中国棉花产量将突破600万吨,而且可能超过1984年625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

  ——国际棉花期货的价格走势

  纽约期货交易所的棉花期货,是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棉花期货价格,也是各国政府制定棉花政策和各国涉棉企业生产经营时参考的主要依据。另外英国棉花展望公司的CotlookA、B两种价格指数,代表着国际棉花现货市场的交易价格,它与纽约期货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走势基本一致。

  ——国内棉花进出口状况

  长期以来,国内棉花一直呈现净进口状态。最大的进口来源是美国,约占进口量的50%左右;其次是乌兹别克斯坦,约占10%。1990~1999 年10年平均,棉花进口68万吨(占全球棉花进口量的12%),出口11万吨,每年棉花净进口57万吨,棉花净进口约占国内同期产量的14%。1994年以前,因国内棉花产量不高造成总供给偏紧,导致大量进口棉花;1995年以后,国内棉花供求的紧张形势得到缓解,棉花供求基本平衡,但这期间的棉花进口量仍然较大,主要原因是国际棉花价格大幅回落,棉花质量较好,加上按照国家政策加工贸易进口棉花有税收优惠等政策,纺织企业普遍倾向于使用进口棉花。

  专家认为,2004年以前,国内对棉花的进口实行比例配额制,即对配额以内的进口棉花征收较低的关税(1%),配额以外的进口棉花将不享受此项关税优惠(非配额部分以76%的进口关税征收, 2004年减至 40%)。以优惠关税进口棉花配额关税数量在2000~2004年期间从74.3万吨增至89.4万吨,这一进口数量配额远远高于国内目前实际进口棉花的水平(1998年进口20万吨,1999年进口5万吨),这就意味着国内大大降低了棉花进口门槛,大量的进口棉构成了对国内市场棉花的竞争,尤其是从2005年开始取消棉花进口比例配额后国内棉花进口的机会大大增加。

  ——了解棉花期货合约内容和特性

  棉花期货一号合约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国内棉花生产和流通特点,使棉花期货价格能与现货价格接轨。交割标准品是占流通量70%以上的国产三级328B细绒棉,三级以上、长度在28mm以上均可替代交割。其他如灰棉、黄棉及皮辊棉和进口棉花不能作为交割品;棉花交割品的质量检验以品级(含成熟程度、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长度、马克隆值(棉花纤维细度与成熟度的综合指标,分三级,B级为标准级)、异性纤维、含杂率、回潮率六项综合检验标准。检验证书有效期为一年;棉花期货合约交易价格为含增值税的价格。棉花卖方交割增值税为13%,向相对应的买方客户开具,采用标准成包包装。

  ——掌握郑商所及代理期货公司的基本制度

  现阶段国内期货市场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交易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郑商所关于棉花期货的基本制度经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期货公司都应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包括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涨跌停板制度;实物交割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大户报告制度;强行平仓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等。

  ——熟悉套期保值交易的基本策略

  棉花套期保值包括买入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两种类型,买入套期保值是需要棉花而又担心价格上涨的企业常用的方法,如棉纺厂。卖出套期保值主要适用于拥有棉花的生产商或贸易商,担心棉花价格下跌而常用的方法,如轧花厂、棉库和贸易商。企业在套期保值过程中,应该学会进行保值成本比较和必要性分析、把握进入市场和退出市场的时机、掌握期货分析方法并灵活运用目标价位策略,等等。

  争夺棉花价格的发言权

  中国是棉花生产、消费大国,也是有影响力的棉花进口大国。近几年中国棉花生产、消费量大约占世界生产、消费量的30%左右。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棉纺工业发展较快,国内棉花供不应求,曾经大量进口棉花。 1994年,我国采购棉花的举动曾经导致纽约棉花交易所棉花期货价格连涨七个停板。 2004年一季度,中国进口棉花100多万吨,已接近世界贸易量的20%。生产、消费的优势本可以有条件提高我国棉花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但由于我国没有棉花期货市场,很少有企业参与国际期货,往往是在国内棉花供求紧张时公开、大量、分散购买国际市场的现货棉花,缺乏棉花价格的谈判能力,导致购买大量高价棉花,使涉棉企业受到很大损失。

  统计显示,棉价上涨1000元/吨,我国纺织行业将提高成本55亿元左右,相当于2002年全行业利润总额的16%。“棉价的大幅波动,棉纺织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而棉纺织工业恰恰又是我国纺织工业的基础性行业,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尽快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纺织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20.26%升至2002年的21.71%;纺织工业总产值占我国GDP的比重不断升高,已由2000年的8.85%升至2003年的11.04%。从这个意义上看,棉价的波动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今年5月北京大学首届中国供应链管理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对此如此说。

  另外,从历史发展规律上看,凡是世界经济强国、又是某一商品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都应该有自己的国际定价权。这个定价权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期货市场。目前棉花品种在郑交所上市,涉棉企业可以在国内进行期货交易和套期保值,形成中国棉花权威价格,将对国际市场的棉花价格产生影响,进而争取我国棉花的国际定价权,成为全球棉花的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和价格中心,有效维护国家利益。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纺织工业健康发展的机制保证。

  完善棉花市场体系的重要一环

  国内1998年进行棉花流通体制改革,2001年棉花市场完全放开,但由于棉花生产、经营分散,现货市场不规范,难以形成合理的棉花价格。几年来棉花价格剧烈波动,棉花质量下降,给棉花生产、经营和加工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2003年棉花价格上涨,实质是棉花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市场配置资源滞后,当时的市场难以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均衡。

  开展棉花期货交易,可以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完善棉花市场体系。首先是为涉棉企业提供一个公正、透明的棉花期货交易市场,在期货市场中,由于信息高度集中,参与交易的人员数量众多,符合充分竞争的条件,所形成的期货价格的形成更能反映出整个社会对棉花价格的一种认知态度,为企业的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二是涉棉企业可以通过棉花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回避棉花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三是可以进一步完善宏观储备制度。政府可以利用期货市场,通盘考虑收储政策,对国家储备棉进行保值运作。储备企业也可以利用期货市场改善经营管理,确保储备棉安全。

  推出棉花期货还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保护农民利益,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国种植棉花的农户近1亿户,棉花价格的大幅下滑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棉花期货上市以后,期货价格带来的棉花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符合棉农的长远利益,长远来看会提高农民收入。随着国家“东锭西移”战略的逐步实施,棉花期货将给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更大发展空间。

  农发行禁令引发市场质疑

  就在郑棉一号期价一路下跌、成交清淡、投资者观望、涉棉企业犹豫之际,6月3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给下级行发出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农发行贷款的棉花企业目前一律不得进入期货市场进行交易。

  农发行解释此通知是根据国务院1999年发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其中第47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使用信贷资金、财政资金进行期货交易,金融机构不得为期货交易融资或者提供担保。

  《通知》进一步要求,各有关行尽快查清辖内是否有开户棉花企业已进入期货交易市场,若有开户棉花企业已进入期货交易市场,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这些企业尽快退出棉花期货市场。而近期农业发展银行总行又发出通知,要求在农发行贷款的棉花企业目前一律不准进入期货市场。

  农发行的《通知》引起期货界的强烈不满。“国际上一般的做法是,银行给企业发放贷款时,他们首先要看这个企业是否已经做了套期保值,价格风险是否有控制措施,而我们却恰恰相反。更何况1999年发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明显已经不适应当前期货业的发展,并且和今年国务院出台的发展资本市场九条意见精神不一致。”一位期货业资深人士指出,“这其实说明了农发行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思维层次上。”

  另外,农发行《通知》中把《期货交易管理暂行规定》中的“信贷资金”不准进入期市扩大成为“信贷企业”不准入市,也为期货业界所诟病。“农发行如果真正为棉花企业考虑,就应当鼓励棉花企业掌握规避风险的工具,因为这才是涉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由之路。”

  郑商所对农发行《通知》不想作太多的评论。一位负责人只是担心农发行的禁令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涉棉企业的成长和壮大。

  推广棉花期货任重道远

  从棉花期货获批的消息公布到上市,只有短短的8个工作日,棉花期货上市是不是有些准备不足?

  “棉花期货5月28日刚刚进行完路演,6月1日就开始上市交易,而棉花期货第一期推介会在6月5才开始进行,现在许多客户连怎么下单都还没搞清楚,更谈不上参与了。”一家期货公司的老总向记者坦言。一些涉棉企业目前还是比较关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更何况之前中国证监会的《国有涉棉企业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引》以及农发行的通知令很多企业驻足观察。棉花期货的冷清也在意料之中。

  据了解,目前国内棉花交易的权威价格还要看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其现货和远期合约价格不仅已经辐射全国,而且在一定程度内还影响了东南亚棉花市场的价格走势。已经与美国形成了棉花价格的两极,全国70%以上的纺织企业经常或曾经通过交易市场购买或订购远期棉花。

  部分棉花现货商也认为,选择这个时机上市不是很好,因为这个时期现货量小,特别是七八月份青黄不接,棉花市场容易形成剧烈波动,从长远看,剧烈波动往往对现货企业杀伤力大。看来,棉花期货的推广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