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年后刚一开局,玉米就惨遭暴击!但还有2根“救命稻草”

来源: 新农观   作者:    时间: 2024-02-18

俗话说,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玉米的行情也是如此。

虽然说市场普遍对于年后玉米的行情比较悲观,但年后玉米上演数日连跌,也确实给了市场迎头暴击。

尤其是玉米市场再次重现山东、东北齐跌的局面。

虽然说这两年玉米的区域性分化比较明显了,就是各自为阵,你跌你的,我涨我的,互不干扰,但是齐跌的局面也令市场担忧。

一是虽然说各自为阵,但是东北粮源过于庞大,要寻找出口,山东华北是重要渠道。而如果山东华北跌跌不休,东北即便想涨也被压制得厉害,很难破局。

二是俗话说买涨不买跌,本来收购主体就少,如果玉米再一齐跌,那收粮主体的观望情绪也就更浓了,很容易形成一边倒的局面。

所以,年后的玉米着实令人担忧,再加上有地趴粮,很多人开始担心,玉米这一跌是不是就要大跌了?

如果从整体格局来看,玉米确实利好不多,利空更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比如,消费情况基本和年前差不多,没有太大变化,虽然说今年的主题是促进消费,但一来是消费提振也得有个过程,不是说提就马上能提起来的;二来我们之前也分析过,行情分化比较严重,像旅游、娱乐方面的消费提升空间较大,也比较明显,但像粮油、菜篮子等消费则比较平缓,提振幅度并不明显。

而格局上看,玉米消费的主力饲料用粮方面也没有太大增长,猪价虽然有所增长,但幅度空间十分有限,再加上年后消费骤降,猪价再次面临回落风险,也进一步抑制了饲料的消费。

需求不给力,供应压力则依然庞大。

昨天咱们分析过,别看年前玉米售粮进度赶上来了,但卖压依然庞大,再加上到了3月份,春暖花开,地趴粮集中上量,玉米可以说是危机重重。

是不是说明玉米就没救了呢?

我认为也不是,至少玉米还有两根“救命稻草”:

第一根就是政策。

年后的玉米行情可以说跟年前差不多,单凭自身的力量基本是很难稳住的,原因一方面是玉米阶段性供强需弱依然明显,客观上很难扭转玉米的局势。

而另一方面,市场情绪不稳,且很容易受悲观情绪影响,进一步砸盘玉米。

这就与年前的情况十分相似,除非有其他力量来支撑,而这个力量只能是政策。

虽然年前增储消息释放以后,并没能使玉米行情反转,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收储的持续,玉米行情确实在逐渐发生变化,玉米的跌势也渐渐被稳住。

而年前已有库点发布了年后继续收粮的消息,因此年后“中字头”的收购及增储将会是玉米重要的支撑。

但话说回来,参考年前的情况,政策对于玉米主要是两个态度:

一个是防止谷贱伤农,玉米跌到没底,但不会提振助涨,所以价格多半仍然是随行就市,不宜期望过高。

另一个则是促进玉米流通,推动玉米购销。

所以,也不要对政策抱有过高的期望。

第二根稻草则是天气。

有人可能会说,天气影响不了供需,没啥作用。

怎么说呢,天气一般时候确实没啥用,但有些时候却有大用,就比如对当前跌跌不休的玉米来说,天气就能起到止跌的作用。

这个作用对当前的玉米市场来说就太重要了。

 

比如,近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预报,今年第一波寒潮已经上线,未来一周,全国多地气温如坐过山车,像华北大部、东北地区、黄淮、江淮等地气温下降幅度达到12~18℃,而比如内蒙古、东北部分地区的降幅可达到20℃以上,雨雪也随之而至。

天气一变,就要影响交通,玉米的上量就会减少。

比如近日山东多地迎来小雨,山东深加工门前玉米的送货车辆就再次下降,从500多辆降至300多辆,所谓量少价涨,企业玉米的报价也开始出现了上涨的苗头。

在玉米正跌跌不休的时候,天气能暂时打断跌势,让市场稍稍冷静,也能防止更大的恐慌性下跌。

尤其是地趴粮马上就要集体上线,如果天气给力,就能使上量分化,从而缓和玉米的供应压力。

随着年后陆续开始复工,新的玉米行情也正逐渐打开,还是那句话,不要过分盼涨也不必过分看跌,这或许是一个最适当的心态。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