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玉米行情展望
2023年后玉米进入“后疫情”时代,市场的供需结构均将发生较大改变。
首先,玉米市场供需缺口得到有效弥补,疫情时代的结束以及俄乌战争的缓和促使全球玉米市场供给偏紧形势较去年有较大缓解,再考虑巴西玉米的丰产以及国内政策支持进口,今年玉米的缺口炒作热度会明显下降,更多的利多因素将会集中在国内收储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消费恢复进程。余粮方面,大部分机构统计的数据在春节前余粮4成,还剩余6成,较往年偏多,卖粮压力延迟到节后。
其次,需求端生猪养殖利润和深加工生产利润的全面亏损将对后期玉米消费产生不利影响,制约下游玉米采购意愿,况且下游需求的恢复传导到原料端需要一定的时间。
总之,节后玉米市场在3-4月份农户大量出货之前还是偏弱运行,长期看,供需缺口还是存在,至于能否大幅上涨还要看进口谷物买船以及国内收储政策的实施力度。
粮食企业基差贸易机会探究
对于贸易企业,1月份和4月份都是较好的建库收购机会,利用金融衍生品对冲现货贸易风险。根据基差变化,通过基差套利等期货操作,对冲现货端贸易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
举例来说,假如贸易企业当期、现货有一个基本价差时,在吉林白城采购了农户的现货,并计划发往成都,核算资金利息以及物流成本后,大概在400元/吨,并报出基差报价。此时成都的一家饲料厂刚好有买货需求,就询问了基差,双方确定基差B2,并签订基差定价采购合同,约定未来一段时间,由买方饲料厂点价。在确定基差的同时贸易企业在盘面卖出期货(采购价-期货卖价=B1),锁定基本利润(期货卖价+基差B2-采购价成本)。过了一段时间,饲料厂认为期货价格已经到了合适的点价位置,通知卖方确定期货价格,卖家期货平仓,此时双方完成合同价(期货买价+基差B2),按合同结清货款、交货。
在上述过程中,贸易企业的利润=现货端利润+期货端利润=(销售价-采购价)+(期货卖价-期货买价)=(销售价-期货买价)-(采购价-期货卖价)=B2-B1,再比较(B2-B1)和400的大小,如果在基差销售过程中基差的差值能覆盖掉成本400元,那么该贸易企业是有净利润的,如果不能覆盖算是亏损。所以在贸易企业在做基差销售时,可以提前做历史数据分析,看看往年历史的基差数据中,(B2-B1)大于400出现的概率大不大。最近用期货主力合约1月、5月、9月的历史数据和成都、白城的现货历史数据做了分析,出现B2-B1大于400的概率还是很大的,以9月合约为例,从2018年到2022年,除2021年是56.63%外,其他年份基本都达到了70%以上,也就说从历史数据看5月-8月做白城-成都基差销售赚钱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实时的行情走势和基差走势找到入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