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小麦刚跌又涨,玉米正在酝酿、大豆蓄势待涨,今年粮价有“谱”了?

来源: 新农观   作者:    时间: 2022-04-12

今年国际粮食价格走势已然飞起,虽然国内市场相对独立,但主要也受2方面影响而波动:一是国内的市场供需情况,二是国际市场的情绪以及间接影响。

国际粮食市场的走势比较明朗,受前两年疫情对市场供需的扰乱以及俄乌纷争等影响,利多明显大于利空,于是国际粮食基本都在高位震荡,甚至有些机构认为,后期仍有继续上涨的空间。

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波动,国内市场也渐渐地走出了些“趋势”来。
 

ntent="t">01

小麦刚跌又涨,“顶”“底”已现?


前两年是玉米带头疯涨,今年风水轮流转,转到了小麦的身上。

从去年底开始,小麦就显露出了强劲上涨的势头。在去年时就一度跨上了1.5元/斤的大关,结果到了今年,更是箭步如飞,相继跨越1.5元、1.6元甚至1.7元,虽然后来有所回调,但当前来看,麦价也在1.5元以上。

前几天小麦突然全面下跌,引发了市场短期的恐慌,不过对于小麦来说,市场支撑还是比较明显的。

首先就是“量”的问题。去年替代消耗了不少小麦,而冬播延迟部分新小麦长势偏弱,于是这个“量”就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量”的问题远不至于影响到口粮,我们的口粮一直充足,但是会影响替代。

其次,市场消费今年应该是有所增长的。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转变,对于面包、蛋糕等食品需求增长较快,面粉消费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人们开始有了囤货的意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面粉的需求量。

第三,俄乌两国的小麦出口占到全球的29%,而乌克兰受港口关闭以及冲突影响,小麦的出口量以及种植大概率都会下降,且降幅可能不小。另一方面,俄罗斯因为制裁等原因,小麦出口受阻,已使得哈萨克斯坦近一半的面粉厂因原料不足而停产,这无疑又将加剧全球小麦价格的波动。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小麦在下跌了几日后于近日再次大幅反弹上涨,那么可以预见,至少在新麦上市之前,小麦价格的底部基本已筑。而同样,小麦想要继续突破之前的高点也有较大难度,除非另有新的刺激因素,所以基本上小麦的价格顶部也依稀可见。

ntent="t">02

玉米不急不徐,蓄势待涨


 

玉米的情况要比小麦复杂,主要复杂在3个方面:

一是玉米产需缺口虽然存在,但需求不强劲。尤其是生猪市场依旧低迷,养殖业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对饲料需求大幅减弱。另一方面,淀粉等也走势偏弱。

二是替代悬而未定。在小麦退出替代以后,谁来“接棒”,这将直接影响玉米的市场需求。

三是虽然今年进口玉米价格高企,国际市场动荡,进口数量明显下降。截至3月底,我国累计从美国采购了1210万吨玉米,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但是去年玉米的进口量惊人,所以两相对冲,使得缺口也不那么大了。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认为今年的玉米总体仍是上涨趋势,主要原因也有3个:

一是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抑或是需求量,玉米都是佼佼者,其产需结构基本已固定,并不会轻易发生改变。而且今年玉米在产量上没有明显地增加,所以玉米大跌的几率也就不大。

二是国际玉米方面,尤其是乌克兰玉米减产已是大概率事件。根据摩根大通分析,乌克兰今年的玉米产量可能会下降40%之多,还有一些机构预计更多,可能产量下降会达到50%。这就更加加剧了全球玉米的供给,所以国际玉米价格易涨难跌。

三是今年化肥价格一路上涨,种植成本明显增加,尤其玉米对于化肥的需求量较大,全国来看,种植玉米的农民也最多,所以在保障农民收益的大前提下,玉米也很难大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玉米可能与小麦不同,在小麦大踏步上涨的时候,玉米可能更多的是继续在震荡中缓缓抬高,就像玉米已在不知不觉中接近了购销尾声一样。

ntent="t">03

大豆难跌


 

大豆的走势其实也挺扑朔迷离的,毕竟当前豆价正在下跌,再加上今年要“扩大豆”,意味着产量将增加。而另一方面,美国的种植意向报告也显示了,美国农民对于大豆的种植意愿明显增强,这也使得国际大豆价格陷入阴跌。

虽然如此,但是有2个消息对大豆来说却是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大豆一直是我们的短板,与小麦、玉米不同,我们的大豆对外依赖度一直在85%以上,这意味着即便扩种,也很难大幅度弥补这个缺口。而在南美各国纷纷减产后,进口来源开始向美豆倾向,而美豆的天气炒作是惯用伎俩,在后续的生长季中大概率是不会一帆风顺的,这就使得全球豆价难跌。

二是今年植物油价格纷纷大涨,从葵花籽油到棕榈油,到菜籽油再到豆油,全线上涨。豆油的主要原料就是大豆,试想豆油价格大幅上涨,大豆价格又能跌到哪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