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预计2022年国内小麦市场:延续高位运行 维持合理区间

来源:    作者:    时间: 2022-01-12
国家对作为口粮的小麦继续实施政策保护,最低收购价稳中上调。综合考虑小麦市场的供需格局以及行情运行情况,预计2022年小麦价格仍将高位运行,国家政策亦会引导并调控麦价维持在合理区间。
2021年,是我国小麦市场极不寻常的一年,也是比较特殊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极端气候及国内外周边市场的影响,小麦价格波动频率、波动幅度同比偏高,尤其下半年小麦价格走势强劲,一涨再涨,频频刷新高点,以至于市场底部重心较上年同期大幅上移,往年循规蹈矩的小麦在2021年的粮食市场中可谓风光无限。
市场监测显示,2021年12月末,全国主要粮油市场小麦平均价格为2835元/吨,较上年同期上涨427元/吨,涨幅17.73%,年内价格创出历史新高。郑商所强麦主力合约收盘价2946元/吨,同比上涨13.66%,为近11年最大涨幅。 
市场供需或较往年略显收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比2020年增加1336万吨,增长2%。其中,夏粮小麦产量13695万吨,比上年增加270万吨,增长2%。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1/2022年度国内小麦消费总量为14515万吨,比上年度减少211万吨,当年度新增供给与需求连续第二年存在缺口。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现有库存水平可满足一年以上消费,小麦供给有充足保障。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2021/2022年度小麦库存仍将维持在1.41亿吨的水平,库存消费比高达94.63%。
我国小麦产需缺口拐点出现在2020/2021年度,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后导致小麦饲用替代量增加,2021年毒素超标小麦又有很大一部分流入饲料企业,小麦供需小幅收紧,国家政策从“去库存”逐渐向保供稳价转移。
据统计,截至目前,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在480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2700万吨左右。市场人士认为,国家临储小麦库存大幅下降,在库存结构改善的同时,存量减少势头若得不到有效控制,远期市场的调控能力或打折,进而影响到口粮供给安全,小麦供需虽无近忧但存远虑。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尽管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同比明显下降,但仍占到国内小麦年消费量的1/3强。可以确信,目前的最低收购价小麦库存依然对市场有着绝对的调控能力。
农情调度显示,受异常天气影响,2021年主产区冬小麦秋播普遍较晚,10月中旬之后播种进度加快,11月底基本结束,据了解,播种及长势好于预期;截至12月中旬,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23%、77%,长势基本正常。前期因播种推迟,曾引发市场对冬小麦出芽率及后期生长情况的担忧。市场预计,新季小麦晚播,加之后期天气变化不定,2022年春,市场对小麦生产的炒作或较往年增加。    
麦市购销更加趋向市场化
2021年夏粮市场购销十分活跃,制粉企业、饲料企业、储备企业和各类贸易商纷纷入市收购,小麦价格高开高走。夏收小麦不仅全部为市场化收购,而且集中收购数量高于上年同期。截至2021年9月30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5791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300多万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粮食市场自2004年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已实施了17年。而2021年夏粮收购期间,未启动托市收购,粮食收购全部为市场收购,这也是多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
2021年小麦市场优质优价特征亦较明显。受收获期降雨及暴雨内涝等多种因素影响,夏收小麦市场以质论价,优质优价市场特征表现明显。不同质量的小麦购销“冷暖”不一,价格泾渭分明。毒素超标的小麦无人问津,价格较低;毒素不超的小麦遭遇哄抢,价格坚挺。据了解,夏收期间主产区质优小麦价格高于雨后小麦0.03~0.08元/斤,华北黄淮地区平均价差超过0.06元/斤。
2022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当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1.15元/斤,较2021年上调0.02元/斤。市场预计,由于新年度小麦价格有望继续高位运行,预计2022年夏收市场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的概率仍然不会大(或难以大范围启动),购销将更加趋向市场化。与此同时,小麦市场优质优价的定价法亦将会表现明显。    
小麦重新向主粮价值回归
2020年,我国玉米供应偏紧、价格上涨,玉米、小麦价格倒挂使得大量小麦进入饲用领域,从而拉动小麦市场购销火爆,支撑小麦价格跟随走高。而2021年,尤其下半年小麦价格虽然也频繁上涨、不断冲高,但市场的引擎基本为面粉企业推动,而饲用对市场的支撑效应相对上年是减弱的。
2021年12月下旬以来,华北黄淮地区玉米、小麦价差为-90元/吨,华南地区-160元/吨,分别较新麦上市初期回落485元/吨和350元/吨。市场反映,由于小麦价格高企、玉米价格下跌,玉米、小麦价差逐渐回归理性,部分饲料企业已更改配方使用玉米。此外,还有一部分饲料企业使用进口谷物或使用糙米混合生产饲料,对小麦的需求也在减少。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1/2022年度饲料消费及损耗为356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240万吨。市场人士认为,由于全球小麦减产,国际小麦价格飙升,出口国出口供应收紧,进口国“抢麦”情绪高涨。小麦作为口粮,虽然我国市场基本面供需相对宽松,但饲用替代、人畜争粮也导致小麦库存下降较快。为了保障口粮安全,预计2022年小麦将会逐步退出饲料市场,重新回归主粮价值本位。    
政策去库存让位保供稳价
据初步统计,2021年我国政策性小麦年度总投放量6931.36万吨,较上年减少8394.64万吨;实际成交量2871.79万吨,同比增加548.79万吨;成交率41.43%,同比提高26.27个百分点。
按照往年惯例,进入第四季度,政策性小麦拍卖投放便会重返市场,面粉企业多从政策性小麦拍卖渠道获取稳定粮源。而2021年四季度,政策性小麦拍卖虽然启动,但仅10月份进行了两次拍卖活动,共投放小麦105.2万吨,实际成交92.68万吨,成交率为88.09%,此后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便处于暂停状态。
由于拍卖投放暂停,用粮企业粮源只能从流通市场中获取,贸易商成为市场小麦供货的主角。尽管流通市场小麦供应偏紧,但各级储备小麦轮换销售较往年同期增加,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临储小麦停拍的暂缺,缓解了用粮企业的采购焦虑。
据了解,目前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在4800万吨左右,较上年同期下降2700万吨。有市场主体认为,由于国家临储小麦库存下降较快,在国内产量预期“担忧”和国际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作为市场重要调控手段的临储小麦库存肯定会用在刀刃上,何时投放、投放数量、投放方式、投放区域等将会更加灵活,保供稳价也会与时俱进,政策性小麦调控目的将会从过去的去库存转向稳定市场价格、保障口粮安全上来。
进口处于高位   渠道趋于多元
在2021年的国际粮食市场中,小麦的表现十分抢眼。一方面,小麦是重要的口粮,全球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错位问题尚未恢复,再加上全球通胀引发粮价上涨,小麦价格高位震荡;另一方面,全球小麦主产国纷纷出现减产,使得供应紧张,从而引发全球“抢麦”情绪高涨。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小麦价格已经连续6个月上涨,美国CBOT小麦期货一度上涨到近9年高位,欧洲小麦期货价格也徘徊在近14年高位附近,2021年以来,全球小麦价格已经累计上涨27.31%。当前,多家国际机构预测,2021/2022年度全球小麦供需偏紧,主要出口国新季小麦生产形势不佳,预计国际小麦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11月我国进口小麦75万吨,同比减少7.2%;1月至11月累计进口小麦883万吨,同比增加17.8%。当月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含量12%)离岸价直接折人民币1.23元/斤,比优质麦产区批发价低0.28元/斤;配额内1%关税下,到岸税后价约1.75元/斤,比国内优质麦销区价格高0.24元/斤,价差比上月扩大0.01元/斤。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我国小麦进口来源国和进口品种将更趋多元化,但国际小麦价格上涨可能抑制我国进口,2021/2022年度我国小麦进口量800万吨,同比将减少243万吨。
综观2021年的小麦市场,国内、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市场行情震荡加剧。由于小麦生产、收储、消费的季节性特征相对明显,加之结构性供需矛盾仍存,行情变化多体现于阶段性市场及品种市场上。从纯贸易和经营的角度来看,2022年小麦市场在各方力量的博弈中,如何抓住季节性波动与区域性供需所带来的市场机会仍然非常必要。(原文刊登于2022年1月11日粮油市场报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