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饲粮展望报告——2021年11月份刊中文版
摘要:2021/22年度美国玉米单产将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最新作物产量报告,2021/22年度美国玉米产量预计达到150.62亿蒲,比10月份预测值高出4300万蒲。玉米单产将达到创纪录的177蒲/英亩。玉米总用量预测数据上调5000万蒲,为148.3亿蒲,因为近来乙醇生产强劲。玉米农场平均价格预估不变,仍为每蒲5.45美元。
阿根廷玉米出口数据上调,因供应增加,竞争力增强,这体现在截至10月份的出口增加。由于10月份的出口偏低,巴西玉米出口数据下调。中国粗粮进口预测数据继续上调,其中大麦和高粱进口增加,将帮助满足粗粮饲料需求。美国玉米出口数据不变,将占到全球玉米贸易的33%,比上年减少560万吨,因为美国所有的竞争对手国的玉米均有望丰收,晚些时候的出口预期增加。
美国国内展望
美国玉米产量数据上调,单产将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美国农业部的11月份全球农业供需预测报告显示,2021/22年度美国玉米供应增加,因为产量数据上调。2021/22年度美国玉米产量预计为150.62亿蒲,比10月份预测值高出4300万蒲。最新的预测是根据美国农业部全国农业统计局(NASS)2021年11月9日发布的农作物产量报告。玉米产量数据上调的原因在于单产数据上调0.5蒲,为每英亩177蒲。播种面积和收获面积数据不变。单产预测数据如果成为现实,那么将是历史最高纪录,超过2017/18年度的前纪录176.6蒲/英亩。生长季节期间西部玉米种植带天气干旱,对2021/22年度玉米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和明尼苏达州,这些地区的单产均低于趋势水平。不过这些降幅被东部玉米种植带的增幅所抵消,尤其是伊利诺伊州、印地安纳州、俄亥俄州和密歇根州。夏季期间东部玉米种植带降雨充足,生长条件改善。
虽然西部玉米种植带的单产下降,但是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和明尼苏达州的播种面积增加,抵消了单产下滑带来的影响,因此玉米产量高于上年。在衣阿华州,播种面积下滑被单产改善所抵消。虽然西部玉米种植带的供应相对比春季预期的那样紧张,当时农户种植玉米,供应短缺问题并没有如各州单产趋势所示的那样紧张。另外,NASS的西部玉米种植带一些州的单产数据高于8月份的最初预期水平。这些缓解了一些供应担忧,明尼苏达州玉米单产预计为每英亩186蒲,相比之下,8月份的预测为166蒲/英亩,内布拉斯加州191蒲/英亩,相比之下,8月份的预测为186蒲/英亩。南达科他州137蒲/英亩,相比之下,8月份的预测为133蒲/英亩。
玉米收获后乙醇生产恢复,玉米用量数据上调
2021/22年度美国玉米总用量预计达到148.3亿蒲,比10月份预测值高出5000万蒲,不过仅略高于上年。和上年出口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相比,2021/22年度国内用量占到更多比重。
美国玉米的食品种子工业(FSI)用量预计为66.8亿蒲,比10月份预测值高出5000万蒲,这完全是因为乙醇行业的玉米用量上调至52.5亿蒲。
美国能源信息署周报显示10月份乙醇产量大幅增加。10月份的周度乙醇产量几乎超过2017年的历史纪录。产量增长的部分原因在于生产利润丰厚,因为随着2021/22年度玉米收获上市,玉米价格,而汽油价格保持坚挺。
10月份乙醇产量增长也与夏季期间乙醇生产放慢有关,当时玉米价格高企,供应有限。夏季期间汽油供应稳步增长,尽管乙醇产量下滑,这导致乙醇库存下降。在玉米收获上市后乙醇产量大幅增加,至少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此前产能利用率偏低的影响。燃料乙醇产能约为每周3.3亿加仑,2021年夏季的产能利用率一直远低于这一水平,但是最近近几周接近这一产能水平。
不过乙醇库存并未相应大幅增长,原因可能包括,增加的乙醇产量直接用于国内汽油掺混,乙醇出口增加(美国统计调查局12月份才会发布10月份的乙醇出口易数据),产量从生产厂家转运到储存设施,或和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今后汽油消费和消费者驾驶里程将是影响乙醇生产和需求的主要因素。补库和出口可能提供额外机会,但是规模相对较低。
2021/22年度美国玉米期末库存略微趋紧,年度农场均价预估不变
由于用量增幅超过产量增幅,2021/22年度美国玉米期末库存预计为14.93亿蒲,比10月份预测值低了700万蒲。2021/22年度美国玉米农场均价预计为每蒲5.45美元,与10月份预测值一致,远高于2020/21年度的4.52美元/蒲。NASS在10月29日发布的农产品价格报告中称,9月份农户的玉米售价平均为每蒲5.45美元。今年9月份是2021/22年度的第一个月,不过10月、11月和1月对年度农场均价的影响通常最为显著,因为这个时候农户会出售大部分玉米。9月份的价格首次揭示种植户如何将生长季节期间预售的玉米转化为实际收入。
玉米现货价格已经低于夏季期间水平,这也在预料之中,因为夏末时的期末库存降至极低水平,而之后2021/22年度玉米收获上市。虽然目前玉米价格低于夏季时水平,但是仍高于上年同期,说明市场需求依然强劲。10月份伊利诺伊州中部的玉米现货均价为每蒲5.37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3.97美元/蒲,但是低于2021年5月份创下的7.08美元/蒲。出口价格走势类似,其中10月份美湾玉米均价为每蒲6.09美元,去年同期为4.74美元。玉米基差报价(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差值)说明市场在努力吸引农户向国内用户出售玉米,如乙醇生产厂和饲料厂。这与去年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市场价格主要受到港口价格及基差强劲的影响,因为海外需求旺盛。
2021/22年度所有饲粮和小麦的饲料用量和其它用量数据上调,GCAUs下调
2021/22年度饲粮和小麦的饲料用量和其它用量预计为1.504亿吨,高于2020/21年度的1.493亿吨。玉米、高粱和大麦的饲料用量和其它用量增幅抵消小麦和燕麦的同比降幅。2021/22年度谷物消费动物指数(GCAU)预计为1.005亿单位,比2020/21年度的1.013亿单位低了近80万单位,主要原因是生猪存栏降低60万头,饲养牛存栏减少40万头,奶牛存栏量减少10万头。家禽GCAU提高了30万单位,部分抵消了其他类别的降幅。
2021/22年度燕麦价格预估上调
2021/22年度美国燕麦产量预测数据不变,仍为4000万蒲,供应总量预计为1.47亿蒲,远低于2020/21年度的6600万蒲。加拿大生长条件干燥,燕麦歉收,也导致美国供应紧张,因为美国从加拿大进口的数量大幅下滑。
2021/22年度燕麦农场平均价格预估上调0.05美元,为每蒲3.65美元,这是根据截至9月份的数据。如果预测成为现实,将是2013/14年度以来的最高价格。
长期基本面因素导致燕麦价格上涨
自夏季以来,美国燕麦现货和期货价格大幅上涨。美国农业部农业营销局(AMS)称,2021年10月份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的燕麦期货价格超过每蒲6美元,超过2008年和2014年创下的高点,上涨主要是因为2021/22年度美国和加拿大燕麦歉收,美国供应紧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燕麦产量一直稳步下滑。1980/81年度到1985/86年度期间,美国燕麦产量位于4.5亿到6亿蒲之间。而在过去十年里,产量最高的时候也不到9000万蒲。燕麦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燕麦收获面积下降,因为单产仍在稳步提高。
燕麦主要产区位于美国北部平原和大湖区诸州(如明尼苏达、南达科塔、北达科塔以及威斯康星)。随着美国国内产量稳步下滑,美国国内燕麦供应主要依赖进口,加拿大成为主要供应国。1990/91年度到1995/96年度之间,美国燕麦供应的17%依赖进口,在2015/16年度到2020/21年度期间,进口依存度提高到了45%左右。
燕麦产量和供应下滑,主要是受到动物饲料行业的燕麦用量减少的驱动。由于出口数量微乎其微,因此燕麦市场逐步从饲料为主的市场转为人类消费为主的市场。考虑到2021/22年度的燕麦供应量降低,而需求很可能缺乏价格弹性,燕麦作物的销售比一二十年前更多依赖和种植户签订合同。因此,当美国北部平原以及加拿大大草原省份出现干旱导致作物减产时,美国燕麦价格就会出现大幅飙升。
国际展望
全球粗粮产量预测值上调510万吨
2021/22年度全球粗粮产量预计达到14.99亿吨,比上月预测值高出510万吨,因为美国以及美国以外国家的产量均作了上调。2021/22年度美国以外国家的粗粮产量(全球产量减去美国产量)预计为11.011亿吨,比上月预测值高出400万吨,比上年增加4350万吨。美国粗粮产量也比上个月调高了110万吨。
中国大麦和高粱饲料用量数据上调
2021/22年度全球粗粮消费数据上调450万吨,为14.906亿吨,其中海外消费数据上调,美国国内用量数据上调。海外用量数据上调330万吨,主要原因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欧盟和中国的用量数据上调。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和欧盟的消费数据调整,因为粗粮产量数据调整。玉米和高粱产量增加,提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FSI用量。欧盟玉米产量和饲料用量数据上调,在一定程度上被大麦的降幅所抵消。
中国大麦和高粱饲料用量预测数据上调,中国南方地区的饲粮需求预期增加,当地谷物产量不足以满足养殖行业的旺盛需求。南方是中国收入最高的地区,人口稠密,牲畜产品需求旺盛。为了填补饲粮缺口,南方缺粮省份必须从东北玉米产区采购或从海外进口饲粮(主要是玉米)。今年中国玉米产量预计将会创下历史新高,比去年增加5%或1300万吨。
但是将玉米从东北主产区运至南方销区的运输成本飙升,提高了进口粗粮的价格竞争力,使其更有吸引力。虽然玉米进口受到配额的限制,但是中国并没有限制大麦和高梁进口。大麦和高梁主要面向饲料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麦、玉米和高梁进口国。中国积极采购,并推高全球价格。沙特阿拉伯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麦进口国,其大麦饲料用量下降,因为主要进口国为确保大麦供应而竞争供应,中国历来倾向于从其他消费国竞相收购进口谷物。从历史形势来看,中国倾向于竞价采购谷物,吓退其他消费国家。
粗粮库存预测数据上调
2021/22年度全球粗粮期末库存预测数据上调220万吨,为3.297亿吨,主要原因是期初库存数据上调170万吨。2020/21年度全球期末库存数据上调(导致2021/22年度期初库存数据上调),主要因为中国。中国2020/21年度玉米进口数据上调,导致库存增加。
玉米期末库存数据上调270万吨,而高粱库存数据的调整略微抵消,因为澳大利亚库存数据下调(因为对中国的出口增加)。大麦和其他粗粮库存数据基本不变。
大麦期末库存数据基本不变,仍为1690万吨,这是近40年来的最低水平,因为今年全球大麦需求超过供应,导致价格飙升。
阿根廷玉米出口数据上调,巴西出口数据下调
2021/22年度(10月到次年9月)全球玉米贸易数据略微下调6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1.904亿吨。巴西玉米出口数据下调到2900万吨,因为截至10月份的出口低于预期。2021/22年度(10月到次年9月)巴西玉米出口数据下调200万吨,因为玉米供应偏低,将在2月份之前放慢出口,2月份标志着2020/21年度(本国市场年度)的结束,是2021/22年度(国际市场)的第五个月。巴西玉米出口步伐慢于早先预期。对于2020/21年度(3月到次年2月),玉米出口数据下调250万吨,为1750万吨,是2015/16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是对于2021/22年度(始于2022年3月份),出口数据不变,仍预计达到创纪录的4300万吨。
2020/21年度和2021/22年度阿根廷出口数据上调,反映出供应增加以及价格有竞争力,这也受到截至2021年10月份出口高于预期的支持。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阿根廷已经成为全球最具价格竞争力的出口国。
欧盟玉米出口数据上调幅度较小,因为欧盟主要玉米出口国--法国和罗马尼亚的玉米产量数据上调。罗马尼亚玉米的最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是伊朗,伊朗玉米进口数据上调。缅甸也将出口更多的玉米,主要出口到邻国泰国。坦桑尼亚玉米出口数据上调,因为根据肯尼亚的进口数据,两国的贸易高于正常水平。
中国粗粮进口数据继续上调
2020/21年度(10月到次年9月)中国粗粮进口量预计为创纪录的5050万吨,比上月预测值高出230万吨;2021/22年度中国粗粮进口预计为4640万吨,比上月预测值高出90万吨。
2020/21年度中国玉米进口数据上调150万吨,为2950万吨,因为中国的进口数据已经和美国出口数据一致。2021/22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预测值维持不变。虽然玉米进口可以填补中国饲料缺口,但中国每年720万吨的玉米关税税率配额(TRQ)仍然存在,截至去年时还对玉米进口构成限制。私营公司使用大麦和高梁等替代饲粮,而国有企业(如中粮)实际上占到大部分的玉米进口份额。随着国内饲粮需求激增,供应短缺地区的国产玉米价格已经接近450美元/吨,因此私营公司一直利用全球大麦和高粱价格较低的优势从国际市场采购大麦和高梁,因此2020/21年度和2021/22年度中国的大麦和高粱进口预计增加。
中国对大麦和高粱的进口需求提高有助于满足国内饲料需求。中国贸易数据显示,2020/21年度(10月到次年9月)中国大麦进口预期值调高了70万吨,比2014/15年度的前历史纪录990万吨高出200万吨以上。2021/22年度中国大麦进口预测数据上调50万吨,为1010万吨。中国已经成为欧盟和乌克兰大麦的头号买家,乌克兰出口的大麦有超过一半运抵中国。
中国高粱进口预期值也上调20万吨至1000万吨,达到2014/15年度创纪录的水平。中国将从澳大利亚进口更多高粱,这将提振澳大利亚2020/21年度和2021/22年度出口,也反映出2020/21年度澳大利亚的高粱产量略微增加。
美国玉米出口预测数据不变,将占到全球贸易的33%
本月美国农业部维持2021/22年度美国玉米出口预期值不变,仍为6300万吨,占到全球玉米贸易的33%,比上年的创纪录出口量减少560万吨,上年度美国玉米出口量占到全球贸易的37%以上,因为中国进口强劲,来自巴西和乌克兰的竞争减弱。截至2021年10月底,尚未装运的美国玉米出口销售量略低于上年同期,10月份的出口检验量基本和上年同期一致。但是美国的三大竞争对手的玉米产量均有望丰收(前提是天气条件正常),出口规模预期庞大。随着收获推进,乌克兰可能提高玉米出口;阿根廷将从2022年3月份开始提高玉米出口,随后是巴西,这将在2021/22年度晚些时候对美国玉米出口构成限制,使得出口量限于当前预期的水平。
在2020/21年度(10月到次年9月)国际年度,美国玉米出口数据上调30万吨,为6860万吨,这是基于美国统计调查局的2021年9月份数据。美国本地市场年度于8月份结束,因此上就已经调整过出口数据,本月维持美国本地年度的出口数据不变,仍为27.53亿蒲或699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