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份,国内玉米现货市场迎来开门红,多数地区玉米现货价格纷纷上调。东北地区收购价整体上调10~30元/吨,华北产区终端收购价上调20~40元/吨,北方港口平舱价上调20元/吨,广东港口成交价上涨10元/吨。
从目前的玉米市场环境以及潜在因素分析,笔者认为,3月份玉米价格非但不能高枕无忧,而且很有可能出现新一轮震荡调整。
随着多数地区交通运输的恢复,基层粮源购销开始活跃起来,但实际的上量规模仍未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水平。目前国内玉米主产区的收购进度较去年同期仍落后400万吨以上。
意味着当前玉米市场的粮源积压情况依然较为明显,且短期国内基层玉米收购力度也无法与往年同期相比,未来收购进度的滞后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考虑到粮农长期的售粮习惯以及变现的需求,3月中下旬或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基层粮源上量,现货供应量也将因此进一步增长。
受疫情影响,国内酒精企业当前的开机情况的确比往年同期有所增加,对原料玉米的需求同比增加。除此之外,其他下游企业包括深加工及原料需求量更大的饲料加工企业,其整体开机情况与往年同期相比均处于较低水平,其对原料的需求也相对疲软,多数企业采取随用随采的模式来维持相对较低的开机。
目前国内加工企业多数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下游需求不高,无论是主产品(酒精除外),还是副产品(DDGS供应量过剩)都是如此,而原料价格相对来说仍处于较高水平,在缺乏利润支撑的前提下,企业便失去了进一步提升开机的动力
目前对于下游终端需求的恢复速度,仍应保持一个相对保守的态度。对于3月初的集体高开,更多只是复工的企业数量增加了,短期内形成了一个需求有所增长的“假象”。
后期随着基层粮源的上量规模不断扩大,不排除在月末某个时间段出现售粮高峰,一旦出现,届时如果市场整体需求并未回到往年同期常规水平,势必形成粮价再一次深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