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已经过半,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行情仍旧处于低位震荡的状态。眼看着隔壁的水稻家忙于托市愈发热闹,大豆家忙着发射火箭一飞冲天,玉米想练个跳高都被地心引力无情的拽了回来。行情是涨价的快速把涨的吐出来,掉价的没几天就补回来,真是物质守恒,就在这固定的区间内来回波动,绝不越雷池一步。时间不等人,春运都开始预热了,老百姓还指望卖玉米那点钱高高兴兴的过年呢!在近期,各方对于年前后期走势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玉米价格行情会怎样演绎?中国粮油信息网分析员周喆认为,供需博弈或将继续,市场没有那个扭转乾坤的爆点,价格行情波动区间有限。
市场各方熬鹰大战,行情拉锯中
首先,供应节奏步调不一。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2209万吨,同比减少582万吨。距离春节还有40天的时间,售粮进度依然慢于去年,并且去年过年时间晚,也就是说本年度的年前购销压力更大,行情持续低迷且丝毫不见起色,供应端的心态本就处于水深火热的煎熬中。或是迫于资金压力、或是担忧重蹈19年2月20日的覆辙、或是担忧粮质问题,多重压力下,部分农户选择走货,留下挺价的农户就尴尬了。供应端步调不一,很难像18年11月时期全民赌涨那样,通过挺价的方式倒逼涨价。其次,需求重点打击潮粮。19年玉米上市时间晚且受天气影响,多地的玉米水分情况没有去年好,中原一带水分下降慢,东北一带大水分潮粮多,这样的玉米不利于保存,工厂谨慎采购,供应还想卖。近期,随着华北天气转好,大量潮粮上市,工厂顺势下调潮粮收购报价。联动影响之下,其他产区的玉米价格行情也相应有所调整,用粮企业也通过降价或者调整水分标准的方式,打压潮粮行情,压迫手持潮粮的供应端心态。最后,粮商仍旧作壁上观。市场愈发透明,行情好的时候大家有钱一起赚,行情不好的时候只能说“您哪位?”了。整个19年,也就“3.11的一次性储备304万吨”、“起拍价高开200元/吨”刺激了玉米行情上涨,之后的市场就是不是降价就是在降价的路上,劝退了很多贸易商,留下来的贸易商们购销谨慎,有烘干塔的也不开或者只开小的,多数都以随手随走为主,再也看不到去年11月那样大量备货同工厂对赌的场面了(不排除这些大佬去做大豆了)。在中间商这种坐山观虎斗的心态之下,既不会大量收粮哄抬行情,也没有太多的库存去走货把行情踹下深渊。市场供应端卖货难,不会快速涌向下游,而工厂收粮也不容易,要不然也不会有返利、贴水了。因此,行情波动频繁且幅度有限。
各方没有台阶可下,也无转折点
首先,没有他方介入。供需双方熬鹰大战,谁也不服谁。如果这时候来条蛇吓走熬鹰的人,给鹰飞走的机会,那这样拉锯战就不欢而散了。这条蛇最好的扮演者就是粮库势力了,轮换、一次性储备、贸易粮随便弄点声势,抬个价都能让工厂正视购销形势,让农户转移有额外的选择,行情也就涨了。但很遗憾,粮库方面的收粮行为是有的,但规模太小且价格随行就市,对行情没有明显的刺激效果。其次,各方都有所图谋。春节在即,农户、贸易商想做购销,套现备年货并为明年的耕种做准备,工厂想买粮,现在加工还有利润,春节生产也不能停,有的工厂按捺不住选择涨价。各方都有图谋,年前这个小市场,各方之间的关系是锁死不能动了。行情是涨是落,就看博弈中谁能赢的话语权了,但无论谁赢了,这种利多利空对着冲的行情都使得价格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波动幅度。
综上所述,玉米市场各方进入僵持阶段,工厂和贸易商是熬鹰人,农户是被熬的鹰。鹰都被熬上了就证明它没有了天空的优势,处于弱势的一方,中下游掌握主动权,上游想啄瞎熬鹰人的眼,还需要一条吓到熬鹰人的蛇,就是这蛇太小且没毒,也意味着挺价有些艰难。工厂有春节备货,农户想卖粮,就看谁先熬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