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周以来,国内玉米市场持续笼罩在价格连续下跌的雾霾之下,尤其是短时间内粮价大幅下行引发市场观望情绪。截止发稿,东北局部地区标准水分玉米价格已经跌破1400元/吨水平,第二轮价格保卫战宣告再度打响!那么,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该如何坚守底线思维呢?还是哪句老话:高手永远在民间!
10月份政府要求强化底线思维,1400元/吨保卫战迎来第二轮
今年10月8日吉林省召开政府专题会议,会议提出:要求加大收储力度,释放积极市场信号,强化底线思维,解决好粮食收储市场主体、仓容、资金等问题;要求有关央企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大收储力度,释放积极市场信号。简而言之,一旦出现农民大面积卖粮难问题(价格过低或无人收购),政府可能采取措施强制性让央企和国企入市。此后,有关中储粮开会传达精神,“成立收购协调委员会,由财政部、国粮局、发改委等组成;可以开始收粮,价格1400元/吨,按1:1.6扣量”的消息不胫而走。
同时,9月下旬在结束东北考察后率先提出0.7元/斤价格保卫战的概念,因东北主要玉米产区农民生产成本集中在0.6-0.7元/斤之间(不含地租)。如今,伴随着东北玉米连续下跌,我们正迎来第二轮1400元/吨保卫战(事实上,局部已经失守)。
东北玉米价格连续下跌,深加工企业收购已倍感疲态
伴随着近两周以来东北港口玉米价格率先走低,东北主产区玉米价格也连续跟跌,其中,吉林、辽宁等地跌势明显。以榆树为例,目前当地潮粮收购价格已将至1000元/吨以下,30%水分,烘干成本在1200元/吨左右,潮粮较11月中旬高位累计下跌近200元/吨。同时,由于当地农户手中地趴粮一般需在春节前卖出,惜售心理较此前有所改观,无奈的是烘干塔已大多停收,中间商如惊弓之鸟暂停收购,连东北收购主体玉米深加工企业在盈利不断扩大、补贴加身,前期大量收购完毕后也开始降价收购,缩减收购规模。据悉,目前东北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库存已足够2个月之需,故收购步伐放缓,原先占据深加工企业收购便利之优势的地区反而成了集中货源无法消耗的重灾区。
总之,今年10-11月份在物流紧张,新粮上市延迟共振下粮价上涨是我国农民卖粮的好时机,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打破固有思维的枷锁“上市期间不拍卖”,积极销售陈季临储玉米库存;而伴随着上述两大利多因素转空,市场回归基本面,且东北粮价撼动“底线思维”的情况下,1400保卫战再度打响,政府是否应该出手,如何出手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昨日有关黑龙江省落实出省外销玉米整车运输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政策已传出,接下来政府还有什么举措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最后,对于终端用粮企业而言,临近年关粮价大跌何尝不是一个逢低择优补库的好机会,尤其是在今年东北玉米霉变比例高于常年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