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定向销售能不能解供应偏紧的“燃眉之急”

  作者: 来源: 日期:2016-05-30  

  5月27日,超期玉米定向销售举行了第一次拍卖,计划拍卖的国产玉米196.7万吨,实际成交86.5万吨,成交率43.96%,最高价出现在江苏省的一等玉米拍卖1720元/吨,最低价1410元/吨,均价1537.41元/吨。

  河北、山东、山西等省三等玉米拍卖价格1450元/吨,等级价差40元/吨。

  江西、福建、浙江、上海等销区三等玉米拍卖底价1550元/吨,等级价差40元/吨。

  从交易实时行情来看,河北竞拍比较激烈,二等玉米最高成交价1650元/吨,超出底价160元/吨;三等玉米最高拍到1490元/吨;一等玉米最高拍到1640元/吨,超出底价130元/吨。

  近期,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其中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饲用玉米出库价由前期的0.82元/斤左右上涨到了0.86元/斤,东北等主产区玉米市场供应则日渐趋紧。

  自5月23日开始,期货日报记者跟随玉米市场考察团,深入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部分重要玉米产区,对新季玉米种植面积、种植成本,农民与贸易商、需求企业的库存情况,以及对产业链上的各市场主体利用期货市场工具的情况,涉玉米企业对收储政策取消、对未来可能实施的价补分离等政策的反应进行详细调查。

  从当前已了解的情况来看,在国产玉米连年丰产,陈玉米库存高达数亿吨的背景下,国内玉米供应为何趋紧?玉米市场价格为何逆市走高等很受市场关注。与此同时,当前国内玉米市场需求逐渐恢复,种植结构、进出口贸易结构等正在有序调整,产业链上的企业正在挣扎出亏损的泥潭,市场急待政策性库存玉米大量入市。

  市场供应渠道高度集中

  深入东北玉米产区调研,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绿油油的玉米苗正在迎着阳光茁壮成长,由于土壤墒性很好,东北各地新季玉米苗情均好于往年,在各地均没有发现缺苗断垅现象。其次是农户的玉米楼子空空荡荡,公路边上玉米贩子的晒场和仓库里更是难以见到可以出售的玉米。而在有关机构所属的各大粮库则可以看到新陈玉米堆集如山。

  有关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45亿吨左右,其中东北三省一区的产量在1亿吨左右,但东北三省一区临储玉米收购总量近1.244亿吨,如果考虑到东北三省一区农民自用玉米数量、当地需求企业采购的玉米数量,以及市场上少量留存的贸易玉米数量,那么自2015年11月1日东北三省一区临储玉米收购开始至今年4月30日结束,东北三省一区超收玉米数量估计有上千万吨。

  这些玉米来自那里呢?估计除了一些往年产的陈玉米以外,还有大量外地产玉米流入。最终这会对国内玉米市场产生什么影响?“过度收储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令市场粮源高度集中,令市场供应渠道高度集中,令‘政策市’的特征更加明显,令市场的一切行动唯政策性库存玉米如何入市马首是瞻。”在采访中记者不断听到业内人士的如此分析。

  如今可以保证满足国内玉米市场需求的只有政策性库存玉米了。截至目前,国内政策性库存玉米总量在2.6亿吨左右。从库存分布地点、库存玉米质量、库存玉米生产年份等情况来看,情况十分复杂。更为重要的是政策性库存玉米的入市方式、时间、价格等如何确定,至今市场对此还不是十分了解,当前市场十分期待政策性库存玉米出库政策明朗化,也十分希望政策性库存玉米早日大量入市。

  市场需求不断回暖

  目前,国内生猪及猪肉价格已涨至多年来的高点,生猪养殖利润已可以达到800元/头甚至更高。与此同时,水产养殖的利润也在逐步回升。整体来看,国内养殖业出现了良好的发现势头,这为玉米饲用需求的不断增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利润不断增加正在令国内养殖业持续回暖,玉米需求特别是优质玉米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市场分析师汤薇告诉记者,当前国内生猪出栏均价已涨到了20元/公斤以上,生猪养殖利润已连续13个月走高,部分自繁自养生猪的利润已超1200元/头。

  此外,禽蛋养殖利润波动缩窄也增强了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国内能繁母猪存栏环比数据已结束了2013年9月以来30多个月的持续下滑,生猪存栏也连续数月环比增长。

  在部分饲料生产企业与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发现,这些企业对未来产品的销售普遍看好,而且这些看好预期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回应,这主要表现在企业产品远期订单增长较快方面。除了饲用玉米预期将增长较快以外,当前玉米工业需求也表现较好。

  在部分玉米淀粉、玉米酒精生产企业中,往日长期闲置和时开时停的生产线当前正在开足马力运转,部分产品销售较好的玉米淀粉企业的开机率达到了90%以上,部分大型酒精生产企业的开机情况更是长时间保持在满负荷状态。在这些企业,来往运输玉米原料的大货车排起了长龙,企业采购部的工作人员时常是手忙脚乱,企业玉米采购量的骤然增加和库存不足使得采购员们不得不到处找货。

  在玉米饲用和工业用需求双双增长的刺激下,加上玉米替代品数量的减少和价格的走高,部分玉米贸易商、需求企业还滋生了增加玉米库存和适当囤积玉米的心理,市场流通环节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玉米补库需求。

  供应与需求能否达到“默契”

  目前,庞大的政策性玉米库存已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玉米去库存化势在必行,而需求的回暖来得正在是时候。不过,玉米市场的供应与需求能否达到“默契”却令人担忧。

  从市场担心的问题来看,一是政策性库存玉米品质好坏程度差别较大,好坏玉米可以提供的供给比例可能不会均衡。二是由于政策性库存玉米库存点分布不均衡,即便大量出库,但市场仍会出现区域性粮源采购渠道受限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自新的作物年度开始,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将停止执行,现在储存有政策性库存玉米的机构的心理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如不愿让玉米出库的心理、趁机增加出库费用的心理等。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相关机构的管理不到位,政策性玉米出库不顺畅的概率会比较大,这会让市场的供应得不到保证。据记者了解,当前大部分政策性库存玉米存放地集中在东北地区,跨省移库至东北以外地区的玉米大部分生产年份较早,且相当一部分质量偏差。此外,即使是同一生产年份的玉米,由于产地不同、保管的好坏程度不同,在质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部分参与了政策性玉米轮换、竞价销售的需求企业了解到,当前由于企业采购政策性库存玉米可以得到有关机构发放的补贴,尽管采购到手的玉米质量不佳、短驳费用高,但所有费用整体计算下来还是比较低的,市场供应与需求基本可以达到平衡,后期如果补贴没有了,那么采购政策性库存玉米就会不划算了,而市场上有没有其他粮源可寻,届时市场供需情况可能会变得较为复杂。

  市场价格保持低位运行

  尽管玉米市场需求正在回暖,市场看涨玉米价格的心理开始出现,但市场价格保持低位运行的概率依然较大。这是为什么呢?“2.6亿吨政策性库存玉米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化完毕,其对价格的影响在3—5年内不会消失。”一位玉米市场老行家告诉记者,如果不为庞大的政策性库存玉米找到新出路,光靠饲用和工业用需求的增加,肯定解决不了玉米去库存化问题,这些库存将长期对国内玉米价格形成压制作用,有关机构应尝试增加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的数量,或者想办法减少玉米及玉米替代品的进口。

  目前,我国配额内进口乌克兰玉米的进厂价(东北部分地区)在0.76元/斤左右,而且其质量比国产玉米好很多,生产出来的下游产品也很热销。如果考虑性价比,国产玉米仍处在劣势地位。后期一旦国产玉米价格进一步走高,那么其市场占用率会下降很快。

  据分析,当前国内玉米需求市场正处在回暖的初级阶段,需求的回暖主要是低价玉米的出现给予了下游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机会,增强了一些玉米下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果后期政策性库存玉米能够大量出库,能够让国内玉米价格保持住一个平稳或稳中有升的运行状态,那么整个产业链才可能会形成一个良性的价格传导机制,玉米需求的增长态势才可能长期得到保持。

  定向销售难解“燃眉之急”

  据了解,食用酒精加工企业、工业酒精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玉米深加工企业等,按有关规定和程度申请并经有关机构审核取得资格后,可以参与玉米定向销售的交易。不过,从定向销售玉米的生产年份、质量等情况综合考虑,这些玉米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实际需求。业内人士认为,即将定向销售的库存玉米大部分是2011年、2012年生产的,存放时间较长,在质量上已经不能满足饲料与淀粉深加工企业的采购需求,估计酒精加工企业采购以后也只能掺着使用。

  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供应短缺的主要是质量较高的玉米,虽然有关机构为了加快玉米的去库存化进度,为加快处理质量偏差的玉米留出市场空间,但也不能不考虑市场的需求。从当前市场发展态势来看,定向销售难解供应偏紧的“燃眉之急”,玉米市场质高价优的态势将延续。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